夏秋被彻底激怒了:
“我和我娘就不是这个家的人吗?这个家的房屋和田地,本来就该有我和我娘的一份。现在,我们也只是想带走几件换洗的衣裳。人生百年,要行善积德。祖母这么做,不怕将来入阿鼻地狱吗?”
夏老太太一时没听明白夏秋的意思。
一旁的夏翠翠说道:
“祖母,她骂你呢。”
夏老太太一听,越发地生气了:
“荣儿,你也在这里看着她们。在李家来人之前,不许她们移动半步。”
说罢,气冲冲地进了屋子。
院子里,夏荣忽然对夏秋友好地一笑,说道:
“二婶,秋儿妹妹,祖母老糊涂了,你们别和她生气。一会儿等没人了,你们自去屋子里收拾东西,我不告诉祖母就是。”
夏秋和王氏对夏荣忽然的示好感到莫名其妙。
“唐哥哥,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夏秋问。
“秋妹妹怎么这么说呢?哥哥时常想着帮衬你们的,只不过碍着祖母,不好和你亲近,唯恐祖母生气。其实哥哥心里,是非常想和你们亲近的。都是一家人,血浓于学,以后还要互相帮衬呢。是吧,二婶、秋妹妹?”
夏秋和王氏互相看了一眼,都猜不出夏荣这话几分真几分假。
夏荣见状,又十分诚恳地说道:
“一笔写不出两个夏字,哥哥是读书人,岂能和祖母一般见识。二叔在的时候,便对我这个侄子特别好,这些我都是记在心里的。这些年,家里里里外外,都是二婶和秋妹妹在操持着,这我也都是看在眼里的。我时常想着,以后等我中了举人,做了官老爷了,一定好好孝敬二婶,也一定要替秋妹妹相看一个好人家。只怪我没出息,这么多年了,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所以也没法孝敬二婶……”
说着说着,夏荣竟然滴下泪来。
王氏听他句句深情,忍不住也湿了眼眶。
“荣儿,你有这份心,二婶就知足了。荣儿这般心善,老天爷不会亏待你的。这一次一定能考上秀才。”
夏秋却满脸狐疑地看着夏荣。
她可是记得夏荣欺负自己的好多事情呢。
就在几个月前,夏荣还骗走了夏秋唯一的一支发簪。
那可是夏秋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就那么被夏荣骗走了。
现下,他把话说得那么诚恳,还不知道背后藏着什么坏心思呢。
夏秋对他说的那些话,一个字都不敢相信。
“秋妹妹,你还站着干什么呢?还不快进屋去收拾东西呢。不用担心,要是祖母出来了,我吹口哨提醒你们。”
“当真?你别是打算等我们一进屋,就去向祖母告状吧?”
“哎哟。秋妹妹这样讲话,可就太伤哥哥的心了。二婶,你说说,我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们难道还不相信我对你们的心吗?好。我发誓,但凡我以后要是对二婶和秋妹妹有一个不好了,老天就罚我一辈子考不上状元……”
“好了,好了,快别说了。二婶信你。”
王氏连忙打断了夏荣的话,她对夏荣的话,已经深信不疑了。
“秋儿,我们快去收拾几件衣服吧。”
夏秋只好跟着王氏进了屋子。
“娘,别的都不重要,昨天的七十文钱,可一定要收好。”
“自然。早就收着了。”
王氏先将银钱装在身上,正准备再收拾几件衣服。
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口哨声。
王氏警觉,立刻就知道是夏荣在提醒她们。
“秋儿,快别收拾了。你祖母出来了。”
二人连忙出了屋子,才在院子里站定,果然夏老太太就从屋里出来了。
老太太一眼就看出王氏和夏秋脸上不对劲,正要说什么,夏荣忙冲上前去,道:
“祖母,您老人家耳朵真好使。必定是听到了远处的锣鼓喧闹,所以出来瞧的吧?”
他这样一说,老太太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
她向远处望去,果然见一队人正往这边走来,隐隐听到锣鼓声。
“怎么?李秀才已经来了?”
老太太向院门口走去。
夏荣扶着老太太,路过夏秋身边的时候,朝夏秋眨了眨眼睛。
夏秋这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这个夏荣,怎么忽然对她们那么好了?莫非是有什么企图?
远处迎亲的队伍越来越近了。
夏老太太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李秀才居然能把场面组织得这么体面。
原本以为,他能领来十几个人,有一匹红布头装点迎亲队伍,就算是不错的了。
没想到,他居然还赶着一辆牛车。
那个穷秀才,十两银子的聘礼,还不得掏空他的家底?
他是怎么弄到这辆牛车的呢?
夏老太太百思不得其解。
一旁的夏荣却并不感到奇怪。
方才李秀才拿出十两银子,并且毫不介意嫁妆只有十文钱的时候,他就猜到了。
可能大家都对李秀才的财力,有什么误解。
这个李秀才,很可能并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穷。
当然夏荣只是猜测。但是他决定对夏秋和王氏态度好一点。
万一李秀才真的很有钱,他可不想错过这个攀上有钱亲戚的好机会。
夏家的左右邻居,也闻声出来观看。
见到李秀才如此大的排场,都忍不住调侃起王氏来:
“哟,夏二嫂子,你可真有面子。这李秀才居然赶着牛车来娶你。你这再嫁的寡妇,居然比人家第一次出嫁的大闺女还要体面。”
“可快别叫夏二嫂子了,该叫李夫人才是。”
“是呀,是呀。李夫人,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拉扯乡亲们一把。”
……
夏秋和王氏却面色凝重。
李秀才家里贫穷,她们是知道的。
要不然,也不会到挖野菜吃的地步。
之前,他拿出了十两银子的聘金,还能说是因为对这门亲事重视。
可是如今又在迎亲的队伍上这样铺张,就有些没有必要了。
夏秋想,这个人该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类型吧。
本来家里就穷,这么一来又不知欠下了多少债务。
那娘嫁过去以后,岂不是又要累死累活地挣钱帮着还债?
若是那样,那她和娘可就是从一个火坑落入了另一个火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