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冲之和朵丽雅都听的认真,胡日乌斯把头朝萧冲之的肩膀又靠了靠,继续说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实力尚浅,兵马不过数万,且皆为草原上的勇士,擅长驰骋而非攻坚。
耶律重元用兵如神,韬略过人。若真让他一统大局,谁能保证他不会顺势挥师北上,将我们这片草原也纳入他的版图?毕竟,草原上的部落纷争从未停歇,强者生存的道理,我们都心知肚明。
反观耶律洪基,他虽坐拥中都,权倾一时,但在用兵之道上,似乎并无太多建树。若他战胜耶律重元,必将元气大伤,忙于平定内乱,无暇他顾。这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喘息和发展的良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悄悄壮大自己的力量,为将来的路铺垫更为坚实的基石。
因此,我认为韩辉祖的策略虽精妙,却似乎对我们自身的实力评估有所偏差。他未曾深思,我们的优势在于草原的辽阔与自由,而非城墙下的厮杀。所以,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我们需更加审慎,既不盲目追随,也不轻易树敌,而是寻找那对我们最为有利的平衡点。”
萧冲之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笑道:“你说得极是,我们的兵力确实有限,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便我们有心介入,实力也不允许。耶律洪基若胜,我们至少能在草原上继续逍遥自在。因此,我决定还是暗中助他一臂之力。”
他轻轻拍了拍胡日乌斯的手背,继续说道:“韩辉祖的策略颇为明智,让我在西京西边仅摆五千精骑,意思一下即可。这样既不会过于张扬,又能让我们保持足够的灵活性,静观其变。至于其他,等回去后再从长计议。”
夜色已深,灯火逐渐微弱,三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宁静。萧冲之温柔地拥着朵丽雅与胡日乌斯,轻声说道:“好了,夜深了,我们先休息吧。具体情况等回去后,自然会有个大概的了解。”
朵丽雅与胡日乌斯闻言,皆露出安心的笑容。她们紧紧依偎在萧冲之身旁,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温馨与平静。在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中,他们仿佛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随着灯火的熄灭,夜色更加深沉,而在这片宁静之中,萧冲之已悄然下定了决心。他要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寻找那最为有利的平衡点,既保护好自己的小家,也为将来的路铺垫坚实的基石。
翌日清晨,阳光洒满汴梁城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座古城披上了一层金辉。萧冲之率领的辽国使团,在顾廷烨和齐衡的精心护送下,踏上了归途。队伍浩浩荡荡,马蹄声与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壮丽的乐章。
他们一路向北,沿途风景如画,田野间的麦浪翻滚,山间的绿树成荫,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顾廷烨和齐衡骑在马上,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他们深知此次护送任务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按照大宋皇帝赵祯的旨意,他们需将萧冲之一行安全护送至真定府。真定府,这座位于宋辽边境的重镇,不仅是军事要地,更是两国交往的重要节点。到达真定府后,萧冲之就可以亲自率队返回辽境,继续履行他的使命。
而在此次使团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成员,耶律倍的骨灰。这位在汴梁不幸遇害的辽国使者,他的生命虽然戛然而止,但他的灵魂却将随着使团的归途,回到遥远的故乡。
一路上,萧冲之与顾廷烨、齐衡谈天说地,他们时而欢笑,时而沉思,而朵丽雅与胡日乌斯则坐在马车内,轻声细语地交谈着,她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随着队伍的深入,北方的风光愈发壮丽。萧冲之望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他知道,自己即将回到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国度,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终于,在历经半个多月的跋涉后,他们抵达了真定府。在这里,顾廷烨和齐衡与萧冲之一行依依惜别。他们紧紧握手,眼中闪烁着不舍与祝福。萧冲之感激地说道:“感谢二位一路的护送与陪伴,我们后会有期。”
顾廷烨则微笑着回应:“愿萧兄在辽国一切顺利,我们期待着再次相见的那一天,我答应萧兄的东西一定会让人准时送到镇州城的,请萧兄放心。”
齐衡和萧冲之关系有些特殊,也只是个萧冲之拱了拱手算是告别,却隐隐觉得此生或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
告别了顾廷烨与齐衡,萧冲之的心情既轻松又沉重。轻松的是,这一路艰难险阻,总算是平安度过,沉重的是,与这两位挚友的分别,或许真的就是天各一方,再见无期。但他知道,前路漫漫,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等待着去完成。
齐衡望着萧冲之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终究还是没有将那个深藏心底的秘密告诉父母,那个关于萧冲之的真实身份。他深知,一旦这个秘密公之于众,不仅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更可能让萧冲之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默默在心里祈祷,愿萧冲之一切安好,愿他们的友谊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历久弥坚。
萧冲之带着自己的人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真定府,踏上了返回大辽的征途。一路上,他派出了快马前往中都,向耶律洪基请旨入京。而他自己,则马不停蹄地带着队伍从南京道一路向北,直奔中都而去。
沿途的风景如同画卷般缓缓展开,草原的辽阔与壮美让萧冲之心旷神怡。他望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归属感。他知道,这里才是他的根,才是他真正应该守护的地方。
队伍行进的速度很快,没过几天便抵达了中都的郊外。萧冲之望着那座雄伟的城池,心中既有激动也有忐忑。他深知,此次回京,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考验。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中都城外的景色宛如一幅精致的画卷,缓缓铺展在萧冲之眼前。他心中盘算着,一旦觐见圣上,恐怕即刻就要被委以重任,重返镇州。因此,抵达中都城的那一刻,他并未让怀有身孕的朵丽雅与胡日乌斯以及随行众人稍作停歇,而是直接奔向了馆驿。
锦儿,这位在中原收下的侍妾,眼中闪烁着对辽国无限的好奇与憧憬。她身着华丽的汉服,在这契丹的土地上显得尤为特别。然而,语言的不通让她多少有些落寞,只能默默观赏着周围的一切,偶尔轻声叹息,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寂。
另一边,韩辉祖与刘平则显得轻松许多。他们已将家人妥善安置,心中再无挂碍。到达中都后,两人便紧随萧冲之的步伐,一同前往城中的汗帐,准备觐见耶律洪基。
汗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耶律洪基威严的面容。萧冲之三人步入其中,行过礼后,便静静地等待着圣上的旨意。耶律洪基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最终停留在了萧冲之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萧卿,你此次出使大宋,功不可没。朕决定,加封你的爵位为齐国王。”
萧冲之闻听“齐国王”这一爵位,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淡笑。在他心中,这爵位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誉,如同草原上的花朵,虽绚烂却无实利,尤其是在远离四京之地,其实际意义更是微乎其微。不过,这份认可毕竟代表了耶律洪基的一份心意,他自然懂得如何珍惜。
他偷偷瞥向一旁的耶律乙辛,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妒忌之光,犹如草原上的野火,虽微小却难以掩饰。耶律乙辛的反应,无疑验证了萧冲之心中的猜想——这场权力的游戏,他始终是耶律洪基手中的一枚棋子。
耶律洪基的笑声打破了帐内的沉寂,他的话语如同草原上的风暴,直击萧冲之的心扉:“萧卿啊,耶律重元父子谋反之事,你身为西北路兵马招讨使,责任重大。朕命你率领精骑,驻扎于塔塔尔部的牧区,牵制西京的兵马。若有异动,你需随时率军攻打西京,牵制其兵力。”
萧冲之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这是被耶律洪基用完之后,又被当作了挡箭牌。但如今的他,实力有限,只能默默接受这份安排。他微微一笑,恭敬地答道:“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走出汗帐,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带来一丝温暖。他望着那阳光下的中都城,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情。他知道,自己虽为棋子,却也有翻盘的可能。只要把握时机,运筹帷幄,他终将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