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进宫面圣
背景帝2025-07-28 19:013,009

  步入樊楼,萧冲之环视四周,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珠光宝气,衣香鬓影。他选择了一个临窗的雅座,既能饱览汴梁城的夜景,又能巧妙地利用人群的喧嚣作为掩护,传递他的“秘密消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萧冲之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诸位可曾听闻,顾廷烨大人近日立下大功,不仅迅速捉拿了杀害耶律倍的凶手,还及时将罪犯移交给了本使,真乃宋国之栋梁啊!”此言一出,立刻引来四座侧目,议论纷纷。

  朵丽雅与胡日乌斯不懂汉语,只是一起饮酒谈天,说着樊楼的奢华,而锦儿则掩嘴轻笑,眼中闪着狡黠,她知道,这场“戏”已经悄然开场。

  随着萧冲之的话语在樊楼内流传开来,不消多时,整个汴梁城都轰动了。人们议论着顾廷烨的智勇双全擒住了杀害辽国使臣的凶手。而这一切,都如萧冲之和锦儿所愿,成为了敲打小秦氏的前奏。

  窗外,月华如水,轻轻洒在樊楼的琉璃瓦上,映照着这座古城的繁华与安宁。室内,萧冲之与三位佳人举杯共饮,笑语连连,似乎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亥时,月光如水,温柔地洒在顾家宁静的庭院中。顾廷烨与明兰坐在房间的一隅,桌上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人温馨而闲适的身影。他们轻声细语,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明兰好奇地望着顾廷烨,问道:“怎么现在你抓住了凶手这事在汴梁传得这么快?是不是你又用了什么妙计?”

  顾廷烨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不还是那位契丹王爷的功劳吗?你猜猜他这么传的目的为何?”

  明兰低头沉思片刻,聪慧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是要引出指示做这些事的幕后之人?”

  顾廷烨轻轻点头,笑容中带着几分赞赏:“夫人很聪明,但你也只猜对了一半。另一半,这几天内你就知道了。”

  与此同时,在顾家的另一隅,小秦氏正坐在妆台前,面色凝重。她得知了顾廷烨抓住凶手并在汴梁城迅速传开的消息,心中忐忑不安。她暗自思忖,这背后定有蹊跷。于是,她急忙吩咐自己的婢女去馆驿里寻郑驿官问个究竟。

  然而,婢女不久便匆匆返回,神色慌张地禀报道:“夫人,郑驿官已经被那位契丹王爷给控制了。听说还有供词在他手里呢!”小秦氏闻言,脸色骤变,手中的茶杯险些失手掉落。她心中暗自焦急,知道这下事情麻烦了。

  夜色渐深,顾家上下都已安然入睡。而小秦氏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深知,顾廷烨此次定不会轻易放过她。她心中盘算着对策,却又深知自己已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在汴梁城的另一处,萧冲之与三位佳人正享受着樊楼的繁华与喧嚣。他们举杯共饮,谈笑风生,似乎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时间悄然流转至翌日清晨,晨光熹微,天边泛起温柔的蓝紫色。顾廷烨身着朝服,英姿飒爽,早早起身前往皇宫参加早朝。小秦氏与明兰并肩立于顾府门前,二人脸上挂着客套而疏离的笑容,维持着那层薄如蝉翼的“母子”和谐。

  顾廷烨转身,目光深邃地望了她们一眼,轻轻点头示意,便踏上了前往皇宫的路。小秦氏待他背影消失于视线尽头,才对明兰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步入宅内,心中却如鼓点般急促。她知道,今日必须设法见到那位契丹王爷,无论如何也要探一探虚实,寻回一线生机。

  回到房中,小秦氏坐在铜镜前,仔细端详着自己略显憔悴的面容。她心中暗自盘算,那位契丹王爷,虽远道而来,却绝非等闲之辈,金银财宝恐怕难以打动其心。思及此处,她不禁咬紧了牙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为了顾家的权势,为了自己的地位,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小秦氏决定,即便要以身为饵,也要从萧冲之手中夺回郑驿官,销毁那份足以将她拉入深渊的供词。她深知,一旦供词落入顾廷烨之手,自己多年来的筹谋将化为泡影,甚至可能身败名裂。

  于是,她精心装扮一番,挑选了一件最能衬托她风韵的衣裳,准备前往馆驿。临行前,她再次对着铜镜审视自己,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力求在萧冲之面前展现出最佳的姿态。

  走在通往馆驿的路上,小秦氏心中五味杂陈。她既紧张又期待,紧张的是不知萧冲之是否会见她,期待的是或许能找到一线转机。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她身上,却似乎无法驱散她内心的阴霾。

  阳光透过轻纱窗帘,温柔地唤醒了沉睡中的萧冲之。尽管昨夜与朵丽雅、胡日乌斯及锦儿的欢聚让他略感疲惫,但身为辽国使臣的重任让他不得不打起精神,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他身着华丽的契丹服饰,衣襟上绣着繁复而精美的图案,彰显着使臣的尊贵与威严。顾廷烨已在门外等候,二人相视一笑,彼此间无需多言,便已心照不宣。

  他们并肩走在前往皇宫的路上,清晨的汴梁城宁静而祥和,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为这趟庄重的旅程增添了几分生机。

  “顾大人,这宋国皇宫果然气势恢宏。”萧冲之心中暗自感慨,嘴上却与顾廷烨谈笑风生,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合。

  顾廷烨微微一笑,道:“萧大人所言极是,皇宫乃国之重地,自然非同凡响。”萧冲之点头称是,心中却暗自思量:这穿越之旅虽充满未知与挑战,但能亲眼见证并参与到这历史的长河之中,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体验。

  他们穿过一道道巍峨的宫门,终于来到了金碧辉煌的大殿前。

  作为辽国使臣,萧冲之与他的国相泰不华,以及两位使团官员韩辉祖和刘平,在偏殿内静静地等候着宋国皇帝的召见。偏殿内布置得简约而不失庄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气,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光洁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萧冲之身着华丽的契丹服饰,端坐在椅上,神情凝重而专注。他的目光不时地掠过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此时,大殿内已经开始了早朝。朝臣们身着各色官服,按照品阶高低排列得整整齐齐,向宋国皇帝赵祯行礼问安。赵祯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神情威严而庄重,目光扫视着下方的朝臣们。

  顾廷烨站在朝班之中,神情坚定而自信。他向前一步,向赵祯施礼说道:“启禀官家,微臣昨夜已经抓住了杀害辽国使臣耶律倍的凶手,现凶手被臣压在馆驿里严加看管。辽国使臣萧冲之说要亲自审问。”

  赵祯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照例此人该先交给开封府,查出幕后的指使人。不过既然是那契丹人自己要处置,就由着他处置也无妨。只要对他们能有个交待也就是了。”

  顾廷烨闻言,心中暗自得意自己想好的托辞,连忙说道:“陛下英明。”

  此时,齐衡在一旁出班奏道:“官家,契丹使臣正在偏殿等候。”

  赵祯闻言,整了整衣衫,说了声:“传。”

  随着内侍的传声,偏殿的门缓缓打开。萧冲之等人起身整理衣冠,迈步走出偏殿,向大殿走去。他们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透露出契丹人的豪迈与自信。

  走进大殿,萧冲之等人微微向赵祯行礼问安。赵祯微笑着看着他们,说道:“诸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朕已经听说你们抓住了凶手,希望此事能够尽快得到解决,以免影响了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

  萧冲之闻言,连忙说道:“多谢陛下关心。萧某定当竭尽全力,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以维护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此次出使,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宋国递交国书,我大辽皇帝说辽宋乃是兄弟之邦,一向交好,故而免去宋国今年的岁币,以示我大辽的诚意!”

  赵祯早已览毕国书,闻言面上浮现和煦笑意,连声道:“极好,极好。朕已细读过国书,贵国天子的美意朕心领了。贵使一行不妨在汴梁多盘桓几日,体验我朝风土人情。朕亦将亲拟国书,烦请尊使转呈贵国天子。至于那审问杀害辽国使臣耶律倍之事,待有了确切眉目,尊使再启程回国不迟。”

  萧冲之闻言,再次微微施礼,动作中透露出契丹人的豪爽与礼仪并重,“多谢陛下盛情,萧某定将陛下之意转达我国天子。如此,萧某便先行告退,静候陛下佳音。”

  言罢,他转身带着使团成员,步伐稳健地退出了大殿。阳光自殿外洒落,为他们的背影镀上了一层金辉,显得格外庄重而尊贵。

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出“好戏”(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刚重生就差点被郡主娘娘打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