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皇上对旭儿意思是?”满足完太后的八卦心,老夫人又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八卦心。“哀家也知道得不很详细,只知道皇上希望旭儿进太学……”“唉,旭儿性子跟他父亲完全不同,他在北陈多年,不爱读书,只爱舞刀弄枪!”
“哀家也知道,他还是很念着哀家的,每年都回来陪哀家说说话,他跟哀家说他想像他父亲那样从军,做个武将,哀家其实只希望他平安一生。还好,他虽是任性孤僻,但他不争不抢的性子,跟他父亲很像!哀家没能护着风儿,让长河害了他,哀家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护着风儿的儿子!”
太后太激动了,一口气缓不过来,咳嗽了起来,锦儿上去轻轻地抚着太后的背。“大胆,太后的凤体岂是你可以碰的!”老夫人厉声喝到。“没事,没事,她拍得哀家很舒服,让她继续伺候着,她刚进宫不懂规矩,回头哀家让嬷嬷教她!”
锦儿脸都吓白了,赶紧跪下来不敢抬头。“起来吧,再帮哀家拍拍背!”“谢太后!”锦儿颤抖着又上去帮太后抚着背,她刚才是听得入迷了,尤其是听到太后说要拼命护着李凌旭,她就觉得这个慈祥的老人家特别可爱,见到她咳嗽,也没有多想就上去像抚李凌旭的背那样抚太后的背了。
“还有一个问题,”太后说,“在宫中是没有通房丫鬟这样一个说法的,伺候皇子皇孙们的宫女,如果是被宠幸了,可以抬做夫人,但她是官奴,怕是做不得夫人……”“就让她留在旭儿身边做个宫女吧,侍寝了没被抬做夫人的,宫里比比皆是……”老夫人说。“那就委屈锦儿了!”
太后自然是明白的,只是锦儿毕竟是郡王府老夫人的人,她要这样说一下。“锦儿不委屈,谢太后恩典!”锦儿马上跪下磕头。“好孩子,那你在旭儿身边好好照顾他,这孩子跟他父亲一样,宫中一个宫女都不要,更别说放房里了,只要个北陈来的侍卫跟着,难得老妹妹你能让他肯放个人在身边伺候着……”太后絮絮叨叨地说。
“这是锦儿这丫头的福气!也是他们的缘分,旭儿的性子您也是知道的,犟牛一样的,他就听锦儿的话,我便大着胆子,求太后让我带她进宫,看能不能入太后法眼,让太后破例开个恩典……”“嗯,锦儿这姑娘哀家甚是喜欢!就留下来伺候旭儿吧!”
“王嬷嬷,回头你跟着一起去沧海宫,别让那些势利眼的下人欺负她去了,她也算是半个主子,跟那些宫女是不同的!”太后对她身后的一个嬷嬷说。
“奴婢遵太后懿旨!”王嬷嬷半跪着接旨。“锦儿,这几天你就跟着王嬷嬷学规矩,你要听她话,知道吗?以后她就是沧海宫的主事嬷嬷了。”“奴婢知道了!”锦儿也学着半跪着说话。
这时,一个内侍进来,“是世子那边的消息吗?你说吧,她们都是世子的人!”“回太后娘娘的话,世子跟皇上顶起嘴来了,皇上一生气,罚世子在御书房外面跪着呢!”“哎呀,皇帝也是的,孙子刚回来,他发什么脾气啊?哀家去看看!”
太后正要起身,被老夫人拦住,“太后疼重孙子的心老身明白,但是现在皇上在气头上呢,旭儿的犟脾气也是要有人治一治的,就让他多跪一会!”
“是啊太后娘娘,您还是先歇着吧,老奴派人盯着呢,有什么事马上来回报,先让皇上消消气,七殿下也在旁边劝着呢!”老太监陪着笑说。“老七也在?那没好事!德贵妃那俩儿子,巴不得旭儿滚得远远的,不要得皇帝宠!”太后又想起来去救旭儿,她还不知道李凌旭受过伤的事,皇帝怕她担心,不让人告诉她,如果她知道了,就更不让她最疼的这个重孙子跪了。
太后是先帝的继后,比当今圣上大不了几年,自己并没有子嗣,她最疼爱李凌旭的父亲,爱屋及乌,也非常疼爱李凌旭。
“小万子,你去打听一下,他们爷孙俩在里面说了什么,就说是哀家问的!”“是!”老太监出去了。“怕也是皇上叫他进御书房,他不肯了!”老夫人说。锦儿不敢说话,心里想的却是:“原来除了他师父还有人可以收拾他!”
老夫人见太后很是烦躁担忧,满脸愁容,便说:“我这个丫鬟很会画画,不如叫她画个画儿,让太后看个开心?”“好好,就画一个!你最擅长画什么?”太后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最爱画花儿!”“那敢情好,哀家最喜欢花了!”
于是锦儿拿出随身包裹里的画笔颜料和画纸,画了一幅牡丹,她猜宫里的贵人都喜欢这人间富贵花。果然,太后对画赞不绝口。“太后,她还能把她自己画的花儿绣出来,我们府里绣房的绣样都是她画的,她还嫌绣娘绣不出来,要自己绣!”锦儿低头不语,但脸上尽是自信之色。
“那好啊,回头呢给我绣一幅牡丹,哀家年轻时也喜欢绣花,现在老了,眼睛花了,旭儿他祖母也很会刺绣,但是旭儿他娘不会,那个丫头只会舞刀弄枪,我跟她婆婆说,这丫头既然嫁给风儿了,怎么也得学点女红吧,可是她婆婆说,女儿也有女儿不同的活法,也可以做自己爱做想做的事……”太后微笑着,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老夫人其实没有见过旭儿的娘,当时她在西北,只是听太后讲了很多,所以只能在旁边附和着,“是啊,老身的大孙媳妇乐儿也是个不喜欢针线只喜欢刀枪的,我们庭儿喜欢得紧,只要她一个……”“我们风儿也是只爱旭儿他娘一个,想着法子不肯娶侧妃,最后还……”
看太后又要落泪了,老夫人赶紧岔开话题,“我的大孙媳妇现在又怀上了,她是个有福气的,已经有一个儿子了,这么能生,不纳妾也没事!”
“我就不喜欢男人三妻四妾的!我家老头子是古板顽固,但对我也是一心一意的,从来没有提过要纳妾。偏生他的儿子满屋子女人,现在儿子生的老二也学了他爹,一群姨娘!不过我的二孙媳妇识大体,跟姨娘们亲姐妹一般,不像她婆婆,天天跟姨娘们过不去,闹得家无宁日的,我只能上您这里诉诉苦,找点安宁了!”她知道太后喜欢听这些家长里短。
“你那老二孙媳妇的娘是妾,她自然能体谅妾的苦,你那儿媳妇是侯府嫡女,又觉得自己嫁去西北十年很委屈,还生了三个儿子,自然是骄横,可以理解!不过也不可以惯着,你呀,就是脾气好!”太后果然不再说她的风儿的事了,开始讨论起郡王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