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
王启良心有不甘,愤愤不平的抱拳。
身为捕头,他却敢在知府大人面前张牙舞爪。
在场的捕快见状,纷纷低下头大气不敢出。
“既然本官乃是江南一府之长,在这里就是本官说了算,怎么哪哪都有你,宁家得罪你了,还是本官得罪你了,你一个小小捕头,是几品官,就敢在本官面前耀武扬威,去,立刻给本官抓贼去,梁邮山上的贼一日不除,你就别回来见本官!”蔡元樟一甩手,将一本册子丢在地面上。
“这是袁满县令向本官举报你的,说你为了抓一个小毛贼,居然放火烧毁民房三间,破坏百姓良田,将老百姓的口粮都给毁了,本官念你是为了抓贼从轻处罚,罚你三个月薪水,下去!”
听着知府大人的宣判,王启良口服心不服,领着捕快迅速离开。
正当王启良离开之后,一人悄悄的从影壁后走了出来,冲着蔡元樟嬉皮笑脸。
只见黄岐山手里捧着一个匣子放在桌面上,“蔡大人真是英明神武威武不凡啊,天底下要是多一些像蔡大人这样的好官,何愁老百姓没有好日子过,呵呵,蔡大人这是我们老爷托小人给您送的一些贺礼,恭祝蔡大人得一良婿,庆贺蔡小姐新婚,还请蔡大人笑纳。”
黄岐山缓缓打开匣子,一支由白玉雕刻而成如意呈现在蔡元樟面前。
就在白玉如意底下,还有一叠银票。
蔡元樟略略扫了一眼,“礼物本官替小女收下,有劳黄管家大老远的来一趟,请回去转告姬员外,他日有空,本官定当亲自登门拜访。”
双方含蓄过后,黄岐山迟迟不愿离去。
“黄管家还有什么事。”
蔡元樟不紧不慢的拿着毛笔沾了沾墨汁,在册子上龙飞凤舞,下笔如神,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的存在受到影响。
三言两语收下厚礼,蔡元樟很是熟练的询问对方。
好像不是第一次。
“蔡大人,还有一事……”
黄岐山支支吾吾,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他的表情变化,“我家老爷在小人临行前再三嘱咐,一定要让小人向大人您问好,另外就是宁家开设药膳酒楼,所用药材都是假的,还请大人调查……”
“黄管家说这话,本官怎么越听越糊涂,什么叫药材是假的,难道只有你们姬家的药材才是真的,就不允许别人家贩卖药材,用药材入药?”蔡元樟不悦的睨了他一眼,冷笑道,“本官以前怎么不知道,你们姬家做生意这么霸道,难道要让皇上给你们姬家专门制定一条律法条文,但凡你们姬家所做的生意,天下之人都不能做?”
姬家的霸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仗着有广杨王府姻亲这层关系在,姬家一向是采取了一刀切的手段,宁愿烂在手里,也不愿意与天下商贾分享财富。
这些年来姬家在江东做生意,上缴赋税众多,也曾得到皇帝亲自褒奖。
而宁家,同样也是江南地面上缴税最多的商贾之家,所上缴赋税在江南赋税的五分之一,且每每岁末都会第一时间向朝廷纳税,无一日拖欠,皇帝屡屡下诏表彰江南知府办事能力超群,这也让蔡元樟重视宁家。
“不不不,知府大人您误会了,小人所言实在是有根据,我们姬家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向江东、江南药材商买下了所有的药材,然而宁家却在这时候推出药膳酒楼,他们宁家的药材要不是假的,难不成他们自己就能生产出药材来?”
黄岐山惶恐下跪,高高的举起手,朝着他恭敬一拜,“大人,老百姓的命也是命,如今宁家很有可能做了违法之事,大人您若是不管将来老百姓出了什么问题,广杨王上奏朝廷,皇上怪罪下来,大人您必定是首当其冲,我们老爷着实是为了大人您考虑,一片良苦用心啊!”
蔡元樟丢下手中的笔,大步流星走下台阶,居高临下的站在他面前,“抬起头来!”
一声冷喝,吓得黄岐山一哆嗦。
只见黄岐山抬起脑袋,迎面便被一巴掌狠狠地甩在了腮帮子上。
“大人,您……”
黄岐山捂着被打疼的半边脸,怯怯的看着他。
一看到蔡元樟冷漠的表情,黄岐山瞬间低下头,在心里嘟囔。
江东、江南界内地方官,哪一个不是要给姬家面子,唯有他蔡元樟不吃这一套。
“本官在你姬家眼中,就是这么不堪,区区几千两银子就能收买本官?”蔡元樟一想起刚才王启良说的那一番话,更是恼羞成怒。
想他江南知府,堂堂朝廷三品大员,竟是被一个捕快数落,如今又来了一个姬家管家,庶民而已,却同样搬出广杨王来压迫他。
蔡元樟不听解释,当即命人将黄岐山连同那口匣子一并丢出衙门,乘除将黄岐山放入府衙的家门子。
当天。
蔡元樟派了人请宁承志前来衙门。
后衙书房之内。
宁承志匆匆赶来,刚一进门便被蔡元樟拉住,二人坐在椅子上,宁承志还未来得及歇气,蔡元樟便开口质问。
“宁老弟你老实告诉愚兄,你们酒楼里所用药材可是假的?”
闻声宁承志大吃一惊,“大人何出此言,我们宁家在江南经商也有两代人,宁家所用药材都是上等,不论是药号还是现在的药膳酒楼,所有的药材都是经过在下精心挑选,又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大人是从哪里听到了什么风声?”
蔡元樟松了一口气,笑呵呵的摆了摆手,“没有就好,刚才姬家来人了,给本官送来了礼物,说是要让本官调查你们宁家所用药材真假,本官还觉着奇怪,宁家在江南的药号都是老字号,有历史了,用假药岂不是要自毁招牌,宁老弟,你宁家与姬家素来有恩怨,不过无论如何可不能牵扯到广杨王府啊。”
广杨王府之名在江南、江东广为流传,人们谈之色变。
虽然蔡元樟不畏惧,却也担忧姬家会借助广杨王府对江南商贾不利。
“大人请放心,宁某人知道分寸。”
殊不知,黄岐山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就在蔡元樟与宁承志商议之时,门子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