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提到的几件事,已经让大公们焦头烂额了,而最让他们头疼的,却是王国立储的问题。
在这一方面,王国比旧帝国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没有那么多的公主王子在,不必为夺嫡之事伤神。
但是,你至少也要有一个能立的王储啊!
诸位大公每每提及此事,便是一副忧愁的表情。
是的,目前的皇室,就只有女王一人了。
只能说女王当年的所作所为,还是太过于极端了。
为了振奋士气,她直接提着王储的头颅走到众人面前,宣布昏王已死的事实。
正所谓罪己诏,既然你不肯自诏,那就由她这个血亲动手吧!
帝国的前一任皇帝,有人说是颓废了神志,有人说是自绝于宫中,所以那段时间全都是由王储摄政的。
至于他的真正结局,没有人知道。
总之,女王当年的那一手壮士断腕,确实是震撼到了所有人。
再加上身先士卒的勇猛行为,让颓然的帝都贵胄们,再次昂起了头,准备激扬赴死。
然后,奇迹便发生了,或许是女王罪己诏的行为感动了始祖,生灵从天而降,将恶魔的大军抹杀殆尽。
这下,女王疯狂的举动反而成为了‘大义’之举,名正言顺的得到了正统继承权。
而由于一系列原因,如今的皇室正统,就只有女王一脉了。
旧帝皇有数个子嗣,长女便是如今的女王陛下;次子便是那个倒霉王储;三女是双凤之争的另一位女主角,被放逐到了异位面,在恶魔的攻势下也没可能生存了;最小的一位公主,因为和王位无缘,从小就被按照传统送到了始祖圣殿之中培养,在战后生死不明。
退一万步,就算小公主还活着,也没有王位继承权,因为她选择侍奉始祖,而不是帝国,已经算是脱离了皇室。
旧皇帝是有个妹妹,和小公主一样,从小就送去了圣殿,可是不幸死在了第一波恶魔战争之中。
嗯,这当中也有些渊源。
北地的无冕之王,是在心灰意冷后远走他乡的帝国人,也就是剑领主的父亲。
当时的皇帝,认为这个年轻人只是一时负气,相通之后便会回归。
可是一直到逆神之乱,众人才发现这个人杰早已婚配,甚至连孩子都有了。
皇帝这才慌了,急忙派圣女妹妹前往北地,一是探探情报,而是尽可能的用这个旧相好将其召回帝国。
可是不幸的是,无冕王和圣女冕下一同丧生,而且后者没有子嗣。
这下,帝国就真的只有女王一脉了。
然而,由于女王对剑领主的痴情,登基后又一直忙于事务,直到如今生命过半,竟然还未确定王储!
这不由得让那些老古板浑身不适,每每上朝都要变着法提一提。
毕竟,传承事大,女王就算再痴情,也要为大局考虑。
要不是当年的皇室被女王敲打地实在太狠,他们都要拉出几个皇族旁系来了。
然后,就在不久之前,女王竟然宣布了找回失散多年的‘亲女儿’,让众人在惊喜的同时有些错愕。
“陛下何时有过子嗣?”
虽然不敢想象,但是鉴于前者金口玉言,不大可能会拿这种家国大事糊弄他们,估计也应该是真事了。
“所以说,陛下真的和兵主有过情?”
楚游侠好奇地问道。
“我怎知道?”胡炀武皱了皱眉:“应该是你告诉我啊,我出生的时候,兵主已经归刃了!”
“你不是陛下亲信嘛,按理比我们知道的多些。”
“亲信。。。。”胡炀武嘴角一歪:“我倒是有些内情,你敢听吗?”
“那还是算了,我可不想被吊在城门上。”
“你还说?!”听到友人的调笑,胡内管眉毛猛地竖起。
胡内管大概是皇宫内唯一的一位男性了,自从女王大变国体后,皇宫内的配置也发生了改变,所有女官和侍从,都由人偶代替,而女王身为领主,操纵起它们来也不许费多少心力。
如此一来,胡内管的身份就变得古怪起来。
当时甚至有人说,胡内管是陛下的私生子,当然,这些谣言在不久之后便被认清了。
当日,胡内管被挂在皇宫侧门下,整整一天一夜,当时还是一个孩子的他先是叫嚷了一阵,引得不少人侧目观望,之后又羞地哭了好一会,讨饶了好久。
城里的人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皇都门口的人流量猛增。
就算隔着一个广场看不大清,也不敢太专注去看,但是这反而让帝都居民们更加好奇,好奇这个受罚的男孩到底是谁。
胡内管当年到底做了什么,成为了帝都的未解之谜之一。
不过,也因为这件事情,帝都人民也知道了皇宫之中多了一个男孩。
但是,如此出格的举动,却也从侧面说明胡内管并不是陛下嫡子的事实。
无论如何,对一个未来的帝王行如此侮辱,实在是颇有些过分,但是作为一个不听管教的北地孩子,却还是比较合适的。
而且事实也证明了,女王大人的责罚颇为有效,短短两年的时间,胡炀武便从‘侧门悬子’,变成了一个知进退,懂礼节的内宫总管。
要知道,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孩子,连少年都称不上。
而跟随父亲入宫面见女王,给了胡炀武一口水喝的楚匡正,便成为了其好友。
毕竟,没有人说不可以给他一口水喝啊,只是当时的人都畏惧女王的权威尔。
说到底,那还是自限的圈套,画地自牢而已。
自此以后,女王和帝都人民的关系也稍微缓和了一点。
胡炀武,作为一个内宫总管,开始广泛地接触帝都各界,当然,他是以私人的身份。
直到现在,还有人说女王的手段是在是高超,不拘小节,直指要害。
有胡炀武作为缓冲,不少居民对女王更加亲近了,即使他们和她从未见过面,但是有了侧门悬子的事情以后,那位高高在上的女王大人,也被添上了几分人性。
毕竟,谁都会有将不屑孩儿挂在梁上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