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青谖醒来,发现其殷正守在自己旁边,紧握着自己的手,一如往常。
“你醒了?还痛不痛了?”其殷柔声问道。
青谖摇了摇头,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瞧你嘴唇都发白了,脸上一直冒冷汗,还嘴硬呢。”其殷一边说着一边给青谖擦汗。
“你忘了,我自带治愈力......”
“就算你天赋异禀,这次可是剜肉之伤,而且伤着命门了,哪能那么快好。”
“死不了......”青谖说着挣扎着要起来,却发现有些吃力,其殷赶忙按住了她,说道:“这几天你就好生躺着,把伤养好再说。”
“可还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呢,我哪里躺得下去啊。”
“乖,外面天塌下来有朕呢,睡吧。”其殷语气温柔而坚定,最后吻了下青谖的眼睛,让她自然地闭上了眼睛,又给她掖了掖被角,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此时外面已是腥风血雨,结界几经破损又几经修复,如今范围已经缩小了许多,但为了青谖,为了百姓,其殷知道无论如何他都要守护好这最后的安宁之地。
伏魔司伤亡惨重,人数锐减,其殷下令不拘一格,广纳人才,无论门派、性别、法术高低,只要愿意效力,通通都可入伏魔司。
各大门派长老、弟子们也都纷纷修书,请求同门支援,在各方努力下,伏魔司人数达到了两千人左右,再加上五千东海水军,勉强可与魔界再对抗一阵子。
魔界一日不除,人间就一日不得安宁。每天各地的灾情都如雪片一般飞来,有的地方官员直接失联,生死未卜。
这天其殷又收到了份奏折,说中原地界蝗虫过界,饥荒爆发,连月来饿殍遍野,路边堆满了尸首与白骨,人们四处逃难,流离失所,沿途草根和树皮都被啃食殆尽,经常要与野狗抢食。
更有甚者掘坟挖尸蒸炙而食,也有易子而食的惊悚传闻。人饿极了,理智也就丧失了,类似这样为了填饱肚子而做出的极端之事,一桩桩一件件,数不胜数,惨不可闻。
光是看奏折所陈述的,其殷已经觉得骇人听闻,痛心疾首,其殷立即派人前去救济查探,一有情况立即汇报。
每日翻阅奏折其殷的心情总是异常沉重,青谖眼看着他的眉头一天天紧缩,拧结,晚上也总是因为焦虑深重而夜不能寐,两鬓甚至都出现了白发。青谖知道其殷为了家国百姓,他已经呕尽了心血,也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多久。
所幸,司灾星君昊轩回天庭之后,再次现身人间,来到皇宫,带来了一线转机。
原来此前天帝早已预料到人间会有末世大难,所以已做好安排,数百年前数位仙佛下凡轮回历劫,他们肩负着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乃天命之人,关键时刻,他们便会显出真灵,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要究竟要如何找到那些天命之人?”其殷问道。
“这个就要看各位的缘法了。放心,只要心怀一颗匡扶天下之心,顺其自然,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
“多谢司灾星君,有您这一番话,我等便士气大涨,信心百倍了。”穆椿长老说道。
“这是天帝赐予的天兵符,有了它便可以随时调遣天兵天将,危急时刻定能助你们一臂之力。”
其殷连同众人赶忙跪下磕头谢恩,双手恭敬地接过了天兵符。
“斩妖除魔,有千难万险,还望各位万事小心,齐心协力,早日恢复天下太平,还三界一个安宁。”昊轩说完拱了拱手,化为一道红光消失在了天际。
如今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天命之人,于是其殷和青谖决定和伏魔司部分人马出宫,由于中原灾情严重,众人便决定先去那里。
“父皇,母后,你们这是又要离开皇宫了吗?”中中用小手拉住青谖的衣角,腓腓也在不住地蹭着青谖的腿,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
青谖点了点头,蹲下了摸了摸他的小脸,说道:“是啊,父皇和母后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中中乖乖地待在皇宫里,好吗?”
中中点了点头,说道:“父皇和母后会回来接中中吗?”
“会的,腓腓会在这里陪着你的。”青谖摸了摸腓腓的脑袋说道。
“中中要勇敢,保护好宫里的人,好吗?”其殷说道。
“嗯,中中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不愧是朕的好儿子。”其殷说着将中中和青谖搂在了怀里,临别前的拥抱总是温暖而又短暂。
其殷将一个锦盒交给丞相周识,交待说如果他有什么意外或者长期未归,到时候再打开来。
周识领命,和众大臣跪地叩拜,恭送其殷和青谖。
中中眼里噙着眼泪,却故作坚强,硬是不肯滴落下来,可望着其殷和青谖一步步远去,眼泪终于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一行人刚行至中原,在青谖手提的鲛人泣泪琼玉灯盏的照耀下,见识到了蝗虫过界的恐怖情景。
密密麻麻的蝗虫横冲直撞,铺天盖地,犹如天降暴雪,所到之处如食尸鬼般疯狂地啃食着一切庄稼和草木。
庄苗被锋利的口器啃噬殆尽,只剩光秃秃的草根在风中飘零。正所谓祸不单行,在被魔气遮蔽,遭遇蝗灾、妖魔横行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百年一遇的大干旱,接连数月滴水未降,大地龟裂开无数个口子,像树木的枝杈般不断蔓延。
一行人继续往前行,来到一个叫作闻冈城的地方。眼下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城中百姓家中余粮吃尽,已无可以填腹之物。即便散尽金银,也再难买到一斤米面,真正是山穷水尽,只等着活活被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