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占领热兰遮城(上)
拉拉袖2025-10-24 12:243,549

报告总督阁下,北面方向来了一支军队,大约70人左右,正在向这边而来。

一直以来,荷军兵力人数虽少,但气焰很嚣张,曾叫嚣道“二十五个中国人合在一起还比不上一个荷兰兵”,“只要放一阵排枪,打中其中几个人,他们便会吓得四散逃跑,全部瓦解”。

此时荷军分成了两拨,一路由贝德尔上尉率兵240人及黑奴兵150人抵抗从西线鲲鯓岛登陆的敌人,一路由阿尔多普上尉率兵力400名及黑奴兵220人准备迎当前之敌。在棱堡上面还有铁炮压阵,在阿尔多普看来只要一个排枪,就能打散前面的敌人,所以显的很轻松,把400人队分成了2个排队阵营,黑奴兵当前,这样接触面就变大一倍,说不定一轮排枪,对方全被打死了,这样的战斗对敌人来说,就是送死。

当前欧洲三十年战争刚刚结束,接下去就是一个全新的抢夺殖民地的争斗,在三十年战争中尼德兰的北方七省遂于1573年宣布独立。在经过20多年曲折斗争,特别是西班牙在无敌舰队于1588年彻底败于英国后,海上力量元气大伤,在内无财力支持、外无海军支持下,战场上屡被挫败,不得不于1609年缔结12年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的独立。

西班牙的失败给荷兰在世界争夺殖民地、垄断东西方贸易提供了机遇。荷兰的优势首先表现在贸易上。那时荷兰已成欧洲的贸易中心。比斯开湾来的鲱鱼和盐,英国和弗兰德斯(即比利时北部)来的布匹,地中海地区来的酒,瑞典来的铜和铁,波罗的海地区来的谷物、亚麻、大麻、木材以及荷兰提供的烟熏鱼和腌制鱼、纺织品和各种手工业工场提供的多种商品。这些商品都在这里进行交易,既有现货又有期货。即使东方与美洲的商品也是通过葡萄牙与西班牙转运到这里来销售,同时阿姆斯特丹的宝石工艺也是占据领先地位,所以,某种程度上,成了国际性的贸易中心。

此时的荷兰在引领着全世界的贸易,可是接下去有一个东方大国,将会改变世界格局,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工业革命时代。

因为荷兰国实在是太小了,也没有什么底蕴,靠的是造船工业及商贸赚取了大量财富。

阿尔多普上尉轻蔑地看着前方只有70多人的东方人,头戴铁圆帽,身穿墨绿色军装,腰系皮带,手里清一色步枪,此步枪却很小巧,成散兵状,三人为一组四散开去,对阿尔多普来说从未看到过这样的布阵打法。

在棱堡的墙根处,站满了议员们,站在这里是为了躲避像昨天乌特利支堡那样被炮火袭击。

夏完淳的两个排,加上两队75毫米陆军炮,一共76人,已经越过了盐水溪往王城而来,在距王城一公里处停了下来,因为前排看到前面有荷兰兵组成的方阵档住了去路,这里地势宽阔,河道纵横交错,夏完淳从望远镜中观察了一番后,命令前排展开攻击,成散兵状,后排跟进,炮队随后,就这样两边人马在距500米处对阵了。

双方进入了战斗模式,一场由75人对阵西方16世纪步兵方阵的全火器军队就此打响。

现在夏完淳看到的是经典的16世纪欧洲布阵法,此法是由西班牙人结合手中的火枪在古斯塔夫•阿道夫斯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称为三旅阵线,成倒品字形,不过对敌的一面有两队排列阵组成,双方列队距棱堡不到二公里,正好处在棱堡炮台上的18磅大炮最大射程之内,这也是阿尔多普上尉故意为之,可是想不到对方不是密集阵形,而是松散的散兵,散兵之间相隔还很大,看来大炮是用不着了,相隔这么远,能不能打中就是一个未知数,说不定把自己给打了,那就前进,用火枪碾压过去,自己有人数上的优势,一阵排枪就能解决掉。

阿尔多普上尉,就在二个时辰前,采用这样的战法打退了郑家一个营队的冲锋,所以队这一次只有75人的步兵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随着中间队形中敲起了小鼓声,前面两个小方阵向前踏着鼓点移动了。

夏完淳从来没见过这种打仗方式,反正兵书上没有,年少气盛愣头青啊,连忙一挥手全体立马单腿跪地,作射击前的准备,队后两门70毫米步兵炮准备近距弹,一左一右分别测距前方两个小方阵。而每个班的配属班机也卧倒了,进入射击模式。

这一下操作把对阵的阿尔多普上尉笑的差点头上的帽子落下来,还没进入射击距离,看到对面军队全吓的跪地不起,有些人直接吓趴了,这仗还用的着打吗?

此时荷兰人配置燧火枪,最大射程200米,有效射程在100米内,最佳射程50米。按剧本双方100米内,来一个齐射的,可是当阿尔多普前队进入200米时,对方这些散兵不按剧本了,稀稀落落开始射击了,阿尔多普上尉刚笑的前仰后合,抬头听到了枪声,一看还远着呢,这一次不走了站在原地仰天大笑起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走火了,用无效的射击给自己壮胆,可是刚笑了一半就停住了,因为发现随之而来的是前排火枪兵纷纷倒地的情况,对面只有70人左右,而射出来的枪弹连绵不绝。

阿尔多普上尉正在想,使劲地想是因为什么原因,只听半空中呜呜声响起,第一反应就是炮,对面的敌人怎么会有炮?随即只见后排自己队形中发生了强烈的爆炸。

夏完淳命令炮兵各打二发弹,没想多打,因为接到命令是多抓俘虏,大员的战后建设需要这些俘虏去做。

而此时的阿尔多普上尉还站在原地,手中的指挥刀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满眼里全是自己的军队在溃败,往后奔逃中,连手中的火枪也不要了。

直到冲上来的士兵把阿尔多普上尉抓住,还在一脸懵逼中,

现在棱堡外很热闹,看到前方爆炸声后一大波火枪兵往棱堡而来,直接往城门内进,溃兵跟原本在外看热闹的人全挤在一起了,现在棱堡外有敌军追来了,按形势还是城内要安全。

在总督揆一的带领下,一千多人重新进了热兰遮城,大家全在城内广场上,而城上的两门铁炮在向城外打炮,炮弹击打在农田里面溅起了许多的烂泥水,这种实芯弹打在硬地面上还能蹦跶几下,可是打在烂泥里就蹦不起来,威力大减。

夏完淳也不急着进攻,两个排很松散地避开火炮的射界角度,等待着进一步的命令。

此时106舰的董志宁越过鲲鯓岛,毛聚奎带领的两个排,从王城西边登陆了,这里王城开有一个大城门直通码头,所以在棱堡两面设有炮台以被106舰上的舰炮打掉了,毛聚奎正在用陆军炮轰击城门。

正要炮击,不想从城门处出来牧师盖多,手里举着小白旗,另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十字架,在不定地念念有词。很明显是出来谈判了。毛聚奎马上示意停止炮击,眼睛盯住这个奇怪的红毛,想要干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举白旗投降。

可是牧师盖多不是这样认为的,是来拯救子民来了,又搬出了“宁为纯粹真理而死,不为半真半假而生”。各位先生们,我将带领大家进入王城,虽然生命如此卑微,可真理永远真理,不可杀戮啊。

毛聚奎听了半天,云里雾里,什么意思么,投降就投降吧,别扯什么道义啊,理想啊、真理啊什么的。正要认真起来,现在的欧洲就是一帮野人。

还别说,毛聚奎的话真说中了,目前的欧洲是很崇拜东方大国的, 如果说明末西方人带到东方的新文化,仿佛阵阵清新季风。那么大明王朝回馈给整个欧洲的,却是持续火热的风暴,随着东方商品的持续输入,外加各类传教士介绍中国的书籍,在整个西方世界的热销。剧烈的中国风从此登上欧罗巴大陆,全欧洲近乎癫狂的卷入其中。

自大明在隆庆开关后,中国大门正式向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敞开,以传教士为主体的大批西方学者纷至沓来,虽说传教很失败,但意外收获极成功,新鲜机巧的西洋物件大受欢迎,从望远镜地球仪这样的科普产品,到钢琴萨克斯管这类娱乐玩具,在明朝消费阶层里广泛流行。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研成果,更大规模的涌入。

绝大多数的明朝知识分子,情绪普遍稳定,态度更积极兴奋。虽然后人说起“放眼看世界第一人”,常首推清代林则徐,但要论看世界的境界高度,明末的士大夫,随便拉几个出来,也要甩林则徐几条街。

这些热情且睿智的明朝科学家,像武侠世界里吸纳别家门派真气的高手,“炼功”的新成果极喜人,《崇祯历书》的精确水准远超前代。天文望远镜“窥远镜”堪称十七世纪世界最尖端产品。改装欧洲装备的明朝军火,杀伤力强大到恐怖。龙尾车等西方农业器械,也被创造出各类升级版,到民国年间还广为使用。更有从《几何原本》到《泰西水法》,一批亚欧合璧的科学巨著,内容出名的丰富生动。晚明科技文化,在西方新思想的催动下,繁衍出一派郁郁葱葱的风景。

但这样的生机勃勃,随着清军入关,终变成了悲情的昙花一现。各种科学著作成果,以“异域邪说,蛊惑人心”的名义,长期遭到禁毁。好些明末时流传如家常便饭的科技,到了清朝退化到神秘,比如明朝战场上常见的开花炮弹,在清代销声匿迹,连放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都一头雾水,不知这好玩意咋造。直到左宗棠西征,在陕西凤翔看到了明代开花炮弹的遗物,这才搞懂几百年前,明朝人不但早引进这技术,还完美融会贯通了。

就说法国路易十四,更堪称其中的脑残死忠,平时上班办公,必穿华夏汉服,王后也深受影响,大爱中华丝绸面料的鞋子,业余爱养中华金鱼。两口子爱到深切,还干脆闹出把大动静:在著名的凡尔赛宫里,新建了一所中国宫。整体建造完全中式特色,宫里的砖砖瓦瓦,也全是厚重中国风:柱子上的瓷砖上,满是中国图案,能放东西的地方,全摆满了高档中国瓷器,还有精美中国丝绸织成的纱帐。放眼望去,扑面而来的洋土豪中国混搭风。  

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九章 占领热兰遮城(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迷途在1643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