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热兰遮城 (上)
拉拉袖2025-10-24 12:252,732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期,郑成功联络多方反清志士攻打江宁(南京),最终失败。可此时,南京以被黎城占据,郑成功转而攻打清军沿海薄弱据点,1648年攻克同安,1649年占领云霄,1652年围攻漳州,1656年南下广东攻克揭阳、普宁、澄海、闽安。可以说,除了浙东沿海,南下沿海全部纳入郑成功的势力范围,可谓是兵强马壮,目前,郑成功有战船三千多艘,兵员十万,黎城从占据平潭岛起,郑家的海上密探从没停过,一直监视着黎城这支奇怪的船队。直到攻打(红毛城)收复鸡笼后,郑成功最也耐不住了,就这样为提前攻打台湾纳入了议程。

荷兰东印度公司一直关注事态发展是否会影响公司的贸易乃至在台湾的地位。对此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十七人董事会曾决议,即便在太平时期,也须维持1200人以上的士兵保护公司在台湾的财产,但事实上并未执行。随着半道上突然杀出一个“称咬金”黎城后,干脆利索地把谈水普罗民遮城占了后,风声更紧了。还盛传国姓爷即将前来攻打的风声。1月时,大员商馆发现当地华商陆续将财产转移到大陆,同时前来贸易的华船急遽减少,于是召集华商打听消息,最后判断国姓爷将在3月底出兵。

大员长官揆一紧急备战,要求各地加强侦察与武装,所有华人头家仕绅软禁在热兰遮城中以免通敌。田间未及收割的稻谷一律焚毁,共焚毁8000袋之多,并造成华人伤亡。揆一同时在3月10日向巴达维亚城的总督报告,请求援军。

热兰遮城在后世称安平城,在1624年建立,是台湾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来,曾经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也曾经是郑氏王朝三代的居城。

现在热兰遮城就叫热兰遮城,没有别称,在1622年,荷属东印度公司占领了澎湖,作为东亚贸易的转口基地。到1623年,荷兰人在“一鲲身”建立一座简单的砦城,这就是安平古城堡的前身。隔年,在与明朝的军队激战了八个月以后,荷兰人和明朝达成协议,同意把设置在澎湖的要塞和炮台毁坏,而在同年转移至台湾岛,中国不干涉荷兰对台湾的占领。荷兰人占台以后,在原来的砦城旧城址上,重新兴建规模宏大的城堡“奥伦治城”。

协议是协议,在这三十多年中,明朝内部李自成内乱,后加上清廷入主中原,再也没有关注过荷兰在台湾的事物,趁着明朝自顾不暇在澎湖的要塞和炮台又建了起来。

这是历史记载,看了就生气啊,张天乐骂骂咧咧道:“明朝焉有不亡之理吗?”两个域外小国,在明朝的土地上,为了争夺打打杀杀。一个是在后世日俄战争时期,外国军队在中国的国土上开战。而现在就在几年前,荷兰与西班牙,为争夺中国台湾而爆发的争霸战争。往后最也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了,谁想要找不自在,就来吧。吴一道:“别忘了,还有澳门,想做生意可以,可是占领别国领土想也别想了,我们打完赤嵌城,应该南下打澳门,把荷兰赶出去。”

咳咳!咳!这个,这个目前时机还没成熟,先把台湾吃到嘴里,消化一点再图澳门,张天乐说完,一抹脑门上的汗水。

巴达维亚总督派遣外号“固执约翰”的司令官范德兰,率领12艘船只组成的舰队,载运1453人前往台湾防守。

总督并指示范德兰,若郑成功不来攻的话,为了弥补财务损失,舰队就去攻打葡萄牙的澳门,先把澳门占了再说。

范德兰赖到台湾后,并不认为郑成功会前来攻打台湾,抵台不久便坚持要去攻打澳门,与大员方面官员爆发数次激烈争执。为此,大员评议会决议派遣使者前往厦门会见郑成功,一探虚实。

使者带着覆信回到大员,郑成功在信中表示善意并否认即将攻台。但评议会根据种种迹象,判断郑成功攻台的危机并未解除。范德兰对此大为不满。

范德兰又派出使者,前往淡水,要求黎城归还(红毛城),被张天乐直接怼了回来,后又率领两艘船只,前往鸡笼谈判,被吴一拦在了港外三日,最后范德兰以及所有随行军官返回巴达维亚,若干船只被分头派往各地,只留下4艘船和不到600名没有军官率领的士兵。这时大员地区的总兵力为1500人。

阴历二月,郑成功率领众将士在金门“祭天”“礼地”“祭江”,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一切准备就绪,船舰将士集结于料罗湾,候风进发。此时,由海上密探带来了淡水黎城的书信,书信中说道:“国姓爷可发兵攻取大员岛热兰遮城遇到困难时,黎城可为之一助力,还说了黎城的大船上装备有“红衣大炮”,虽然相互不统属一个阵营,可以一起打鬼子,快乐地分享战果。

张天乐的意思是,你郑成功攻打台湾红毛鬼我们欢迎,还能助力,是因为我们装备了大炮,你们如果反过来吃掉我们,也没那么容易。

二十三日,郑成功亲率将士25,000、战船千艘自金门料罗湾放洋,向东挺进。目极之处,船帆披天遮日。

舰队2天后到达澎湖外海,澎湖列岛是台湾海峡东南部64个岛屿的总称。极北为目斗屿,极南为七美屿,极西为花屿,极东为查某屿。

次日,郑成功到各岛巡视,认为澎湖在军事上很重要,遂令四位将领留守,自己率军继续东征。澎湖到台湾虽然只有52海里,但如遇逆风,就十分困难。二十七日,郑成功率军驶抵柑橘屿海面时,突然刮起暴风,只好返回澎湖,因大风不止,郑军携带的粮食已所剩无几。如果无限期停驻澎湖候风,不仅会影响军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预定日期开进鹿耳门港。

这才想起了淡水的黎城军,派人带信要求运粮支援,共同对付热兰遮城的红毛,张天乐收到郑成功信函后,郑成功肯定遇上麻烦了,思前想后决定亲自前去会一会传说中的郑成功,原本是想着,合兵为一的话,那么牵涉到听谁指挥的问题,可是张天乐不想跟郑家军有什么冲突,大家各自为政比较好,如果打下了热兰遮城,黎城也不想去占功劳,这个收复台湾的重任还是让“国姓爷”去弄,就让郑成功去名垂青史好了。调集有中山舰为旗舰,郑和级85号、南京级106、101、运001补给舰,五艘军舰南下去澎湖郑成功汇合。

当中山舰出现在澎湖岛外海时,郑成功的部将刘国轩 、何斌、陈永华、林阿凤、谢永常众多郑家官员大吃一惊,仿佛看到了几艘怪物,这种无浆无帆,远看好像船在燃烧一样冒着烟气,而且速度飞快。这些人全是在海上讨生活,大大小小的船不知看到过多少,连西洋人的船也是门清,可是黎城的战船有别于目前所有船型,光是外观上就有许多不同。

特别是中山舰三千排水量,外观看上简洁明亮,流水线型,船楼不是在船尾,而是在船的中部,这样的布局,大大颠覆了所有在场的人。

荷军的据点热兰遮城、位于台南市。这里海岸曲折,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屿相连,叫做七鲲身。每座山屿相距1里多,彼此“毗连环护”。一鲲北面隔 海有北线尾小岛,其间海面叫大员港(又称安平港)。北线尾北侧为鹿耳门港。荷兰人修筑的城堡热兰遮城在台江西侧的一鲲,赤嵌城在台江的东侧,互为犄角。

从外海进入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大员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鹿耳门航道”。南航道口宽水深,船容易驶入,但港口有敌舰防守,陆上有重炮瞰制,必须经过战斗才能通过。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

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四章 热兰遮城 (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迷途在1643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