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关于镇国公府的这一卦,直接让一位天赋异禀的皇太子,变成了妖族。
相术反噬之大,令人震惊。
至于那位皇太子的天赋,压根不用怀疑。
宋国至道年间的那场大战,集结儒家七十二贤、道门天、地、人三宗,以及佛门八宗,诸子百家出动了多少高端战力,就不用多少了。
如此强大的阵容,足以证明那位皇太子的强大。
即便如此,儒释道三家,也只敢说是惨胜,战后连改换大宋皇室的能力都做不到。
小时候听师傅讲起这一段,他就怀疑过这件事的真实性。
觉得儒释道三家首次合作,不管是势力,还是能力,都已经堪称顶级,为什么还只是惨胜?
这不合理啊?
这个故事,是不是假的?
可现在听楚湘竹这么一说,才发现当初的惨胜,极有可能是两败俱伤。
大宋皇室的那位皇太子,或许并没有死。
两边达成了协议,就此作罢。
可若是如此,那就说明那位大宋的皇太子,天赋和实力都很强。
这样的人,在当相师的时候,会弱吗?
那显然是不会的。
作为地宗五祖之一,白云子自己十分清楚天道反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
那就是天赋超强,所犯之事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试想一下,一个天赋平平的人,有资格让天道“盯”上他吗?
不会!
只有天赋超强,修炼引动天道窥探的人,才会有资格引来天道反噬。
这种人,千年难遇。
儒释道三家中,最近的一位天才,是两百年前,儒家的一位大儒。
对方不仅是个默语者,更是以一己之力,镇压同时代的佛道两门,让大周的国土,在三年内,扩展了三个州。
虽然都是六鼎巅峰,可他对儒家经典和能力的理解,远超其他大儒。
这便是天赋。
在当今这个时代,白云子最看到的,便是苏铭。
一方面,苏铭的命格奇特,且是百年难遇的隐瞳者,天赋极高。低鼎之时,就可以引来先贤的关注。
另一方面,苏铭聪明的可怕。
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被其看一眼,都能清楚事件的内在核心。
一个人,有其中一种能力,已经是万中无一的天才了。
而苏铭,有两种。
“那位皇太子的天赋,比起苏铭来说,孰强孰弱?”
眼前的楚湘竹,是唯一一个接触过了两位奇才的人,也只有她能做出评价。
楚湘竹有点好奇,一脸玩味的看着他。“我还以为你会问我,关于‘镇国公府’这一卦的事情,没想到,你竟然问起了太子和苏铭的天赋,能说下原因吗?”
“只是想做一下判断依据而已。”
楚湘竹缓缓点头。“相学,是八大禁忌之一,这个老神仙知道吗?”
白云子摇了摇头。“第一次听说,八大禁忌中,贫道只知道祭、巫、歌、武四种。”
“既然知道八大禁忌,那就知道八大禁忌的提升,有多难吧?”
白云子颔首。“不是特别清楚,道门典籍中,并无相关记载。”
“这么和你说吧,诸子百家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他们各家的先贤,将八大禁忌的能力彻底的瓜分了。瓜分之后的能力,更加简单,也更加容易晋升。你们儒释道三家之所以比其他家强,就是因为你们保留八大禁忌的能力较多。”
听到这话,白云子一脸的惊愕。“你的意思是,八大禁忌并不是什么邪恶的能力,而是……诸子百家的原型?”
“我更喜欢将之称为:母型!”
白云子深吸一口气,他是道门的天才,在学习道术上天赋比别人高的多。
可也在修炼的过程中,感觉到了吃力。
若是八大禁忌是诸子百家的母型,那修炼八大禁忌,必然比直接修炼诸子百家要难的多。
一倍?
两倍?
不,不止是两倍。
若是只有这么一点差距,不会让当时的人彻底放弃八大禁忌,转投诸子百家。
其中的倍数,必然是十倍往上。
“这么和你说吧!同样是一鼎,八大禁忌的修炼难度,比诸子百家要高出扳百倍不止。”
“百倍?这么高?”
白云子一脸的不置信,眼中全是震惊。
楚湘竹道:“怎么了?不信吗?最初的太极、两仪、四象、五行、十六卦、天道五十、三千红尘道等能力,比八大禁忌还要晦涩难懂,难度高了何止百倍、千倍。”
听到楚湘竹随口将那些久远的道名说出来,白云子那质疑的目光渐渐消失。
这其中的很多名词,他是听都没有听过啊!
没想到,自己竟然在一个小姑娘……不,六百年前的狐妖口中听到了。
“你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你问的太子和苏铭的天赋哪个更强吗?”
楚湘竹一脸骄傲的说道:“太子学习相术,三月一鼎,一年两鼎,三年三鼎,五年四鼎五年,八年五鼎,迈入六鼎巅峰之时,总共花费了十年时间。”
十年?
白云子一脸错愕的看着楚湘竹,仅仅十年,就从一鼎修到了六鼎?
这个速度,即便是在道门,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天赋了。
况且,对方修炼的,还是难度极高的八大禁忌。
相学,这个名词自己连听都是第一次听到。
想必它在八大禁忌中,也是属于冷门,且极难修炼的吧!
要不然,也不可能引来天道的窥探,被反噬成了妖。
“苏铭的天赋,确实是百年难遇,他也十分的聪明,还是我的男人。我并不想看轻他,可他有能力在三个月内将一门八大禁忌修炼到一鼎吗?”
白云子:“……不可能!”
“论天赋,太子超苏铭……百倍不止。这六百年来,妾身也没见过比太子天赋更高的人。”
“你确定他是因为卜卦‘镇国公府’的事情,才变成妖族的?”
楚湘竹淡淡一笑。“这种事情,我没必要和你开玩笑,准确的说,太子卜算的并不是镇国公府,而是如何晋升七鼎!”
白云子听到这话,一脸好奇的问道:“那个时候,就升不到七鼎了吗?这‘鼎’数,不是从大周建国开始才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