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长潭路
钟连城2022-07-01 14:382,619

湘潭盐码头车站。

次日一早,蒋兴和一行吃过早餐就去车站租车。比尔有美国的驾驶执照,蒋兴和缴了一笔押金就顺利租到一辆伏特牌五个座位的汽车。

比尔把车从车库开出来的时候,蒋兴和问道怎么样,这辆车还行吧?”

比尔:“算可以吧,不过与我们美国国内的车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

蒋兴和拍着比尔的肩说:“好,如果手头的货能卖个个好价,保证买台最了的车给你开!”

“那当然,三十万大羊,足够买下一个车队了!”比尔开心地笑了。

从湘潭到长沙全程一百华里,这条路的修也是谭延闿的功劳。

那是民国十二年,湖南光复不久,初做都督的谭延闿主政湖南一心想把家乡建设好,但面对着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现状,必须优先发展军事设施。

他知道,长沙和湘潭是湖南的重镇,掌控了长潭就稳定了湖南。而当时长、潭的联系,运输主要靠湘江水路,人行主要靠骑马、走路。

湖南地处南北争夺的要点,在军情瞬息万变、军资运输繁重情况下,没有一条便于调动军队、便于作战联系的现代化军事“高速线”,取胜是没有保证的。

民国十二年(1913年)春,谭延闿设立湖南军路局,主持修建长沙至湘潭的公路。

当年,就在原驿道上改建成长沙至大托铺一段18公里。没想到,这年10月,谭延闿因参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免职,继任的督军是汤芗铭。

长潭路工程也就“人亡政息”了,汤借口“积欠开支费用过多”,下令停修。 1916年,谭延闿第二次督湘,10月9日委任高霁为局长,改组军路局,重测大托铺至湘潭段路线。长潭路于1917年3月重新开工。

可惜好景不长,同年8月6日,北京政府总理段祺瑞为控制湖南,任命傅良佐督湘,并派重兵进入岳州。身为“寡头省长”的谭延闿无力回天,只好一走了之。

大战在即,工程停工。 1918年恢复修建,因经费困难,进度缓慢。 1919年3月,皖系将领张敬尧督湘。他一上台,就撤销军路局,改设路政科,虽然这年6月从湖田处拨部分经费修建朝阳桥、暮云桥段。

可湖南此时简直就是个大兵营,“北兵”、“南兵”,哪家不要粮饷来养?张敬尧连教育经费都敢克扣,哪会把钱投到湖南建设上呢?长潭公路又一次停工了。

1920年6月谭延闿第三次督湘,才又继续修筑,至1921年11月全线竣工通车。

如此,这条仅50余公里的公路从开工到竣工,四兴三辍,历时9年。整个工程总计完成基土石56.6万立方米,铺砂3.4825万立方米,大小桥梁31座,涵洞86座,码头一处,驳岸5外,总耗资90万银元。     

长潭路的起点是辛亥年长沙反正新军“打响首应第一枪”的原第二十五混成协驻扎地协操坪。然后经韭菜园、黄土岭、新开铺、大托铺、暮云市,跨越粤汉铁路,再经易家湾、团山铺、五里堆至湘潭市对河(东岸)的盐码头止。这条路线,有一大半是沿着原来长沙到湘潭的驿道延伸。

限于条件,在最初修建的长沙至大托铺这18公里路,路面竟以砖渣、炉渣甚至煤灰为主,之后的路面主要是泥结碎砾石。泥结砾石却是当时相当先进的路面材料。由于当年的驿道只跑马、行轿,自然是依地势而修,遇山修阶梯,遇水架板桥,整个路线上上下下、弯弯绕绕。长潭公路的路线既然“依样画葫芦”,也就难改驿道缺点。

如朝阳、暮云两桥,因地势较低,春夏水涨,湘水倒灌,每年都得进行水毁抢修。

尽管如此,长潭路却是中国第一条“标准化公路”。

1921年10月1日,长潭路竣工通车。 汉口利通公司派来的两辆“法国新式汽车”,来湖南对长潭军路进行试车、试路。 这天试车后,长沙《大公报》刊载了一篇署名吕云荪《长潭汽车试行记》,记载了当时盛况:“长潭龙骧汽车公司所创之长潭汽车,本月1日为第一次试车……

是日余践石君露舫之约,偕姚君企伯携照相机于清晨候于浏阳门外之临时停车场。盖石君露舫偕法人嘉时(音译,即郭珊)君由汉运有法国新式汽车两部,每部可坐5人(包括司机一人),盖特用以试行者。

开行之时为8时30分,观者云集,欢声雷动。时以来宾既多,特以第一号汽车先行驰骤于浏阳门及豹子岭之间,计往返可12次,以供各界来宾及妇女幼孩试乘,藉谢观光之雅意。馀以一辆直驶湘潭,同乘者为总部军务处长刘君笃前及前造币厂长高君五,汉口利通汽车公司总经理法人嘉时君及一司机陈某,计共5人。

由嘉时君亲自司机,于8时45分开行,乡人之围观者盈千累百,车轮一动,呼声震地,盖汽车之入湖南,固前此所仅见,无怪乡人之视为奇事也。”

吕云荪谈他的坐车感受:“以风驰电掣之车,驶于平坦大道之上,直飘飘乎欲仙矣。”    

长潭路虽然竣工,但湖南并没有汽车,哪怕是军官们到前线督战,也只能骑马和坐轿。

此时,有商人看到了公路修通后的巨大商机,1921年9月,他们就与汉口利通公司谈判合办长潭客运,并组建龙骧长潭长途汽车公司。

利通公司派法国人郭珊带4座小汽车两辆来湘试路,这是长沙最早出现的汽车。

“试路”之后,龙骧公司与利通公司签订“湘鄂合办草约”,即在长沙设立筹备处,汉口设驻汉办事处,着手筹办运输。

1922年8月2日,龙骧公司开办长沙至湘潭客运。

当时有客车10辆(4座车4辆、7座车2辆、12座车4辆),稍后增加到18辆。开车无一定时间和班次,满座即开,长潭单程费时1小时20分。

1922年10月《道路月刊》以《龙骧长潭汽车路营业调查记》为题报道说:“该公司开幕至今,共70余日……该公司之车,迄不足以供现时之客,无论何时何地,无不乘车拥挤,有久待始得乘车者,有久待不得,废然折回者,有恐不得及时,改乘轮船者。”

1924年4月,龙骧公司主任董事高霁向股东大会报告说:“公司开车以来,颇得一般人士之欢迎,其阔绰者,不甘轮船之局促,情愿独包汽车,其次因事务上之关系,往往不惜车资,余为乘车游览之老幼男女,络绎不绝。

好似汽车事业与湘水水量无甚关系,此盖出乎吾人意料之外也。”

当时湖南人大都没有汽车印象。乡下人刚看到汽车时,往往会很吃一“吓”:“轰轰隆隆,眼睛子鼓鼓地,好像个水牛婆一样,不晓得是什么怪物。”

看到它,第一反应是抱着头往地下一缩。

闲话少絮,且说比尔驾车上路,开了一段路便明显感觉得长潭路的路况比潭宝路差多了,这也难怪,因为潭宝的修建,无论技还是经验都吸取了前者的优点,但即便如此,长潭路始终是中国第一条“标准化公路”!

继续阅读:第114章 毒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天墓手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