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开学典礼前一个小时,校长和李春关于物资发放这件事情产生了些争执,校长坚持把这些物资各自打包后分给同学们,毕竟李春已经七十多岁,一个个发,得花多少时间,得多累。但被李春拒绝了,李春说:给学生发放班服、分发奖品和礼品,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享受的时刻。即使一连举办十几场,我也不会觉得累。”在李春心里,爱心助学,是一件很幸福、很美妙的事情,这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他就是要郑重地把这些物资交到每个学生手里,这是对每个春蕾女童的支持、鼓励,他要他们记住这一刻,好好学习。
发放物资被安排在开学典礼的最后,工作人员把四五个大箱子抬上典礼台,台上的教导主任等都过来帮忙摆放以及开箱。李春从其中一个不规则箱子里拿出一个两米多长的用报纸包裹的东西,把报纸撕掉后,物件的原貌漏了出来。原来是一面崭新的红色大旗,如国旗的形状,有一米多宽,李春把旗帜展开,只见旗帜中间印着三个金黄大字“春蕾班”。李春把旗帜举起来,给台下的每一个春蕾女童看,这是属于他们的旗帜。展示完后,李春把旗帜也插在左边的一个空格里,春蕾班的旗帜也随着其他彩旗一样在风中飘曳。
抬上来的几大箱子物资被帮忙的老师分类摆放好,接下来终于到了发放的时间。后排的女孩子们踮着脚尖,拼命想看清楚发的东西是什么,长什么样,看完脸上漏出丝丝笑容,和旁边的同学小声传递看到的,大家充满着新奇和期盼。从典礼台旁道路走过的路人也纷纷回头观看,有的驻足停下来凑热闹地看这场典礼。
按照签到表,李春依次叫大家上台领。杨旺第一个上去,台下的梅佳雯知道自己会是第二个,她已经紧张的快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手心都是汗,脸蛋也憋得发红,念到她的名字的时候,她小心往前走,生怕出糗,但又嫌自己走太慢,别耽误了后面同学的时间,干脆小跑起来,冲上领奖台。
“很有劲儿嘛,学习也要保持这种劲头!拿着!”
李春看麻溜的梅佳雯一个跳步就到了讲台,热情地招呼梅佳雯,等梅家雯站稳后,把发放的脸盆递到梅佳雯手里,依次是校服、床用四件套、快餐杯。脸盆都快盛不下发的东西,最后把快餐杯埋在校服下面。
“谢谢李老师。”梅佳雯小声对李春说道。
“怎么样,没骗你吧,安心学,我给你们保驾护航。”
“好!”
梅佳雯铿锵有力地回复了李春,给李春鞠了一躬后,端着手里的东西,往回走向班级的队伍里。按捺不住的激动、兴奋,嘴角不经意间往上扬起,这是她生命里第一份馈赠,远比她考第一拿奖开心得多,在这里,她再也不用担心辍学,不用担心自己的“不同”,未来的三年中学时光,她将与这个班级的命运紧紧相连,同命运,共成长。这一刻,她觉得自己是最幸运、最幸福的那一个。
五十名春蕾女童手里都拿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礼品”,大家排好队站在原位,李春拔下典礼台的“春蕾班”旗帜,拿下台,又招呼所有台上的校长等人合影留念。阳关镇的第一届春蕾班正式诞生了。
开学典礼后,梅佳雯把所发放的物资拿回宿舍,换上了新的床单、被罩。宿舍面积不大,有十来平米,是个八人间,上下铺,村里的孙小凤和她一个宿舍,孙小凤还挑了她下铺的位置。两人以前同上小学,由于家离得远,互相不是很了解,自从小永村离家来到阳关镇,两人的情感一下子拉近了很多,上课、吃饭也互相成了搭档,生活中慢慢开始彼此照应对方。除了孙小凤,还有班里的第一名杨旺,杨旺家就在镇上,她本来打算每天做走读生不住校,但是为了便于春蕾班的管理,春蕾班的所有同学都要求住校,于是也给杨旺分配了床位,没想杨旺却写了封神奇的申请信,老师就允许她暂时不住校。
宿舍最显眼的要属那对双胞胎女孩张瑞彩、张瑞云,班里的人始终分不清她们,简直一模一样。听说当时家里穷,姐妹俩要想读书,就必须有一个得出去打工。谁去成了问题,于是她们抓阄决定,谁抓到“上学”谁就上,抓到没字的就不读,这是上天替她们做的决定,以后谁也不准埋怨。妹妹张瑞云先抓,一看自己抓的是“上学”,开心地跳起来,张瑞彩抓起剩下的纸条吞进肚里,说既然是上天的决定,妹妹就好好读,自己去打工。其实两张纸条上写的都是“上学”,就这样张瑞彩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还好有了春蕾班,两人才都有了上学的机会。
另外三个同学是毛小娜、王芳和翟桃,他们都来自小永村隔壁的长山村,有人说那时候长山村用了他们小永村的名额,这才导致长山村在春蕾班的名额比别的地方都多,但长山村的孩子自己也争气,村委和家里都支持,这才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长山村的村长是大学毕业生,本身对知识充满了尊重与期待,同在山里,他们就是比别的村长干事有魄力,敢于尝试各种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上,今年雨水多的情况下,硬是保住了全村的收成,这是别的地方都学不来的。一个地方的发展也是要遇到对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长山村是,春蕾班的出现也是。
中学有三年的时间,同一宿舍的女孩有机会成为三年室友,这三年将会一起生活,一起睡觉,是同学也是好友、亲人,将会一起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