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柳君的话,村长不由得脸色一变,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
尽管他最近和柳君之间的口角摩擦不断,但是实际上柳君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
对于柳君成长历程当中的经历,他可以说是一清二楚。
如今柳君年龄尚未年满十八,前十八年,柳君生活在青山村。
可以说村长对于他的生活是了如指掌,也正因此,他清楚柳君说的话不过是狐假虎威,根本没什么可供参考的依据。
大乾王朝考取功名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更不是随随便便的说两句话,就真的能够成为书生,受到王朝和官府的保护。
整个青山村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向杨春生的身上倾斜,也只不过培养出来了一个小小的童生而已。
只是有资格参加县试,通过初试,但是却没有丝毫可能更进一步。
尽管这其中有杨春生不思进取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原因,还是出在这科举考试的难度本身。
大乾王朝的县城有很多,至于村子就更是数不胜数,读书人占据全国人口的比例绝对不超过千分之一。
也正因此,几乎每一个书生都以自己是读书人为荣,甚至自认为高人一等。
杨春生就是其中的极端例子。
但就算每个人对杨春生的飞扬跋扈无恶不作都心知肚明,但还是自愿给杨春生提供每月的奉钱,就是因为书生这个身份本身的威慑力。
至于柳君,村长很清楚他并没读过什么书,自然也不会认为他有多大的威胁。
这样想着,村长的脸上不由得再次带上了一次嚣张,对柳君沉声说道:“柳小子,事已至此,就不必再信口雌黄了。”
“参加劳役也算是为咱们村子做些贡献,你最好乖乖接受,这样一来对大家都好,也能防止伤了和气。”
“等劳役时间到了以后,你就能够回来继续和你的媳妇们安生过日子。”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愿意积极配合,乖乖服从的基础上,我奉劝你不要耍什么花样,更不要反抗,否则,别怪军爷不客气!”
村长的语气当中满是颐指气使,明显完全没把柳君放在眼里。
不管职位是高是低,但他多少也算是一村的村长,有个一官半职。
而在他的眼里,如今的柳君就算在县城里说书挣了再多银子,也不过是一介平民。
依然得受他的管理!
但显然,柳君并不会如他所愿。
听着村长的话,柳君没忍住笑出了声,随即缓缓开口说道:“看来村长大人年纪大了,脑子都有点不好使了。”
“大乾律法白纸黑字的写着,但凡考取的有功名的书生,可以免去一切徭役和劳役,专心读书,将来为官报效国家。”
“若有人强迫有功名之人服劳役,徭役,情节轻微者派人严加惩戒。”
“若情节严重,甚至可以直接斩首!”
“如今我有功名在身,若敢强迫我前去服劳役,就别怪我不客气!”
说着说着,柳君的脸色也逐渐的冷了下来。
事以至此,他已经完全没必要再给眼前这个老匹夫留任何面子了。
青山村注定是自己要迈过去的一个坎儿,也是自己将来必须要离开的地方。
他可以为了青山村的村民们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但是这些不识好歹的东西,他也没必要再顾及什么了。
然而另一边的村长,却不知道柳君此时心中所想。
在听到柳君的话以后,村长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着说道:“有功名在身的人自然不需要服劳役。”
“杨家老 二是童生,是有前途,有未来的读书人,就可以免去一切劳役,但你小子不过在春生的私塾里读过几天书,后面甚至还自愿离开辍了学。”
“你的意思是,就你的这点知识和文化,也算得上是有功名之人?”
“不是我说,你是不是把功名什么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些?”
柳君静静的面带微笑,听着村长在那滔滔不绝,却并未发言。
村长却并没察觉,反而依然不停的说着:“你的事情我都听人说过了,无非不就是在县城里找了个说书的活,给人说书挣钱。”
“难不成你真以为这就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了?我告诉你,真正有功名的读书人是要饱读诗书,参加过县试,并且最起码通过初试的!”
“你小子就算在县城里说书挣了再多的银子,也不过是一介乡夫!”
听见村长的话,柳君缓缓开口说道:“我不仅是读书人,参加了县试,还是身兼数职的朝廷命官!受县衙保护,和县令大人是同僚关系,如此以来,算不算是有功名之人?”
听见柳君的话,村长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的表情更加兴奋了,连忙扭头对旁边的士卒开口说道:
“军爷,你们看这小子既不愿意乖乖的去服劳役,现在居然又信口雌黄,甚至敢直言县令大人名讳,声称自己和县令大人是同僚。”
“这可是捏造事实,假扮朝廷命官谋利的重罪,依我看,不如当场就把他拿下!”
听见村长的话,旁边的两名士卒不由得有些了然的点了点头。
至少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柳君确实就像是村长口中所说的那样。
二人当即就要上前制服柳君。
看着这两名士卒的动作,柳君并没有丝毫慌张,而是缓缓的从袖袋里拿出了一枚有官府印记的官印。
将其举在胸前,柳君冷冷的开口说道:“二位身为大乾王朝的士兵,应该专门经过培训,认得出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东西。”
“如果认出来的话,该如何判断其真假,应该你们也已经早就被告知,相信不用我过多解释,怎么样,你们觉得我是不是信口雌黄?”
柳君的脸色冷漠当中带着一丝戏谑的笑意,他懒得跟村长再争论那么多了。
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他和青山村村长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既然已经完全没有了缓和的可能,那干脆就直接放大招,让他心服口服即可。
他还有事在身,要前去县城办事,没空和这些闲杂人等拖那么长时间。
这官印是县衙主薄的官印,他和王廉申请搞一个县投办,并且在王莲的要求下管理三个村子的主要事务。
但由于县投办这个机构实在太过特殊,前无古人,因此王廉也不好判断,究竟该给柳君什么职位比较好。
因此干脆就让人把主薄的官印交给了柳君,并且叮嘱县衙中人见到柳君就应该像见到王廉本人一样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