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就凭云来茶楼听自己说书那些茶客每天的狂热程度。
花钱买一本书应该不成问题。
就凭每天听自己说书的那群人的数量,如果人手一本,那么这最起码一册书的总销售额,便能赚到大概数百两银子。
一册书里包含有五章。
如果想把整本西游记全部写出来,便需要出二十册书。
暴利,绝对的暴利。
想到这儿。
柳君不由得一阵汗颜。
这算不算是精神鸦片?
不过很快,柳君便感到心安理得了起来。
他怎么能这么说自己。
精神鸦片那是对人有精神污染作用的,然而他的西游记可是前世四大名著之一。
他只是在帮助大乾王朝的人民们提高知识文化水平。
嗯,没错,就是这样。
这样想着,柳君不由的感觉自己的形象都瞬间高大了起来。
和冯华生又寒暄了几句以后,两人便一同下了楼。
看着读书正津津有味儿,目不转睛的秦韵几女,以及正和秦如霜一起翻阅着建筑书籍的柳鸣,柳君不由得一脸欣慰。
好学是好事儿啊。
在原地驻足观看了片刻以后,望了望时间。
也到了该走的时候。
柳君上前去捏了捏秦韵手感极好的脸,说道:“韵儿,这书看完了没有?”
“一个时辰了,现在咱们该去干点其他事儿了。”
听到柳君的声音以后,秦韵一把便将手里的典籍放在了一旁。
抬起头,秦韵望向柳君,摇了摇头,一脸的失望:“相公,这书楼里的诗文典籍写的都太过俗套。”
“依我看,这其中韵味简直不及相公你做的诗的万分之一!”
听着秦韵这般评价,柳君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毕竟只有他知道,自己可是彻头彻尾,实至名归的文抄公。
偏偏自己前世还看过很多诗文赏析,就是为了抄诗来锻炼自己的瘦金体。
如今记忆加强以后,这些全都像是刻在了自己的脑子中一般。
就算有人问起这诗中含义,他也能够说出个花来。
甚至再配上自己发挥,绝对能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另一边。
秦如雪也放下了手中的武书兵书,摇头向着柳君走了过来。
她脸上还是一成不变的冰山表情。
只不过仔细一看,柳君却能从中看出一丝不耐,不由得一脸疑惑的问道:“怎么?你也没看痛快?”
秦如雪冷冷的说道:“什么破书楼,里面的这些垃圾也配叫兵书?这上边的用兵策略,简直是对我智商的侮辱。”
柳君听见自己两位老婆的吐槽,嘴角直抽抽。
这可是在人家老家,这样吐槽,换做不熟的人,可是要被打的。
有些心虚的回扭过头看了看正站在楼梯口,脸色铁青的冯华生,哪还有方才向自己炫耀寻这些藏书时的千难万苦时,脸上的深采奕奕,从此刻冯华生的脸上,柳君只看到了破防二字。
正准备出言提醒秦韵几女别再说的柳君,刚刚清咳两声,便注意到秦如霜也牵着柳鸣向着自己的方向赶来。
秦如霜小脸气鼓鼓的样子。虽然很可爱,但柳君一下便猜到了她要干什么。
正准备开口,还没来得及制止,秦如霜便气冲冲的开口说道:“这都是些什么呀?我原本看它集齐了七国的建筑手法,还想好好学习一番呢。”
“结果上面全都是风景插画,画的好看也就算了,重点是画的还稀烂,还没我画的好呢。”
“这什么乾元书楼里的书,难不成都是盗版货?”
柳君正准备转身去安抚一下冯华生的情绪,却看见站在秦如霜旁边的柳鸣也跟着秦如霜的话点了点头。
完了,这下没法解释了。
在场的除了自己,全都锐评了乾元书楼一番。
从今往后,他和冯华生不会就此变成仇人吧?
看了一眼站在原地看似在交流方才读书心得,实则在继续大声锐评乾元书楼的三女,柳君嘴角微抽。
随即快速站起身,向着站在楼梯口的冯华生走去。
眼看着柳君向自己走来,冯华生的脸上戴上了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说道:“柳老弟?”
柳君一脸的尴尬:“冯哥,刚才不是也跟你说过了吗,我这三个媳妇都是原先大户人家的女儿,见多识广。”
“有时候这个情商啊,就不是那么好把控。”
“我知道冯老板你大人有大量,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所以摆这些不入流的书,是为了照顾庆元县乡亲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我懂,我都懂。”
冯华生听完,愣在了原地。
冯华生其实在柳君走过来向自己致歉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多生气了。
如果是七年前和博山王朝皇子对赌的时候的他,还可能会置上几分气。
但如今经过七年的磨练,“白手起家”,“受尽冷眼”的他,早就已经将自己的脾气磨得极为温和。
就算刚才那副表情,也只不过是在和柳君开玩笑罢了。
却没想到柳君居然当场直接作出两句诗。
细细品味一番,颇有韵味。
韵脚什么的都押得极好,并且夸的恰到好处,不至于太过夸张,也不至于太过俗套。
冯华生不由得眼前一亮。
回味了许久,才开口喃喃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一个富有诗书气自华……”
此刻的冯华生一改方才难堪的表情,直接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边笑,还一边拍了拍柳君的肩膀。
“柳老弟!我冯华生果真没看错你!”
“他妈的,别说那一座城最后没丢,就算真的丢走了,我被发配到这庆元小县,能遇到柳老弟你这样的才子。也算不枉此生来这世上一遭!”
“我改主意了,这西游记七三分成还是太过狭隘。”
“这样,刘老弟你拿八成,我老冯只要二成!只要以后老弟你发达了以后不要忘了你冯哥就是!”
听到这话,柳君不由得一脸懵逼。
他刚才只不过是随口说了一句前世流传颇广的诗句。
没想到却引起冯华生这么大的反应。
殊不知,他这一记马屁拍的恰到好处。
冯华生从小含着金钥匙长大,锦衣玉食,从没缺过任何东西。
最崇尚的便是这些诗啊,雅呀什么之类的。
而自古以来,但凡和诗呀雅呀沾边的,似乎就必定和贫沾点关系。
柳君这么一说,和冯华生的需求就全对上了,冯华生听了自然受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