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集团内部,一种无声却剧烈的变化正在发生。
这种变化并非通过正式文件或公告传达,而是弥漫在走廊间的低语中,闪烁在邮件往来的字里行间,更清晰地写在每一位遇见沈墨华的高管和员工那悄然改变的眼神与姿态里。
他的威望,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至一个新的峰值。
几周前,当他在战略会议上力排众议,近乎独断地大幅削减其他项目资源,孤注一掷地投向那三个看起来既冒险又"怪异"的项目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尤其是几位跟随沈定邦打江山、作风稳健、看重眼前现金流的元老级高管,虽然表面上服从了CEO的决策,但眉宇间的忧虑和不以为然是掩饰不住的。
私下里,甚至有过一些"年轻人还是太激进"、"需要适时提醒一下定邦董"的议论。
然而,当最初的用户数据报告、内部测试反馈、以及那几条陡峭得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曲线,开始在小范围高层内部分享时,这种怀疑和忧虑的声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扼住了喉咙,迅速消散,转而化为一种混合着震惊、羞愧,以及最终不得不服的惊叹。
一位之前对砍掉企业邮箱扩容预算最为痛心疾首的元老,此刻正坐在张仲礼总监的办公室里,手里捏着那份薄薄的数据简报,手指微微颤抖。
他花白的头发似乎都比前几天更白了些,但眼神却异常复杂。他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才长长吁出一口气,那气息里带着难以置信和一种被时代浪潮微微拍打的眩晕感。
"老张啊…"
他声音有些沙哑,对着多年的老搭档,语气里没了往日的笃定,多了几分恍惚,
"这…这小子…墨华他…这眼光…"
他摇了摇头,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我们都老啦…看不懂啦…这互联网,真是邪门…也真是…厉害!"
他反复看着那微言的传播系数和Quad的用户停留时长,像是在研究天书:"当初觉得他简直是胡闹,瞎花钱…可现在这数据…这势头…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绝对不信!"
他抬起头,眼神里最后一丝疑虑也被那漂亮的数据硬生生磨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新被点燃的、略带亢奋的好奇,
"你说,他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难道真像下面那帮小子传的,有什么…预言能力不成?"
张仲礼端着茶杯,呵呵笑了两声,眼神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同样的感慨:"有没有预言能力我不知道。但我只知道,结果摆在这里。这小子,赌性是大,但这次…恐怕真让他押中宝了。不,不是押宝,他简直就是…直接画出了藏宝图。"
类似的情景在其他几位曾持反对或保留意见的元老身上发生。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位年轻CEO的"疯狂"赌注。
那不再是被视为鲁莽和浪费的孤注一掷,而是被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的战略远见。
他们开始主动关心起项目的进展,开会时不再提出质疑,而是更认真地倾听,甚至偶尔会放下身段,去向技术团队的人请教一些他们原本不屑一顾的"新名词"。
集团内部的气氛为之一新。之前因为资源被抽走而有些士气低落的团队,看到最大佬们的态度转变,也渐渐重新振作起来,甚至开始努力向三个核心项目靠拢,希望能分得一杯羹,沾上一点"神谕"的光彩。
沈墨华行走在集团里,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
员工们看到他时,打招呼的语气更加恭敬,眼神里除了以往的敬畏,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钦佩甚至崇拜。
会议上,他的意见几乎不再遇到任何实质性的阻力,他的决策被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坚决的态度执行下去。
一种无形的、却无比坚实的权威,正以那些惊人的初步数据为基石,在他周围迅速构筑起来。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凭借父亲权威和CEO头衔来压服众人的年轻领导者,而是真正用超越时代的"战绩",赢得了整个集团自上而下的信服与追随。
他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又是一个深夜,或许已接近凌晨。
沈墨华推开家门,屋内一片寂静,只有玄关感应灯洒下微弱的光晕。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宁静,连他平时偶尔会碰掉的、放在门厅柜子上的那个小摆件,似乎也被谁刻意往里推了推,避免了被撞落的命运。
他脱下外套,习惯性地走向书房,打算再看一眼睡前从公司带回来的最后几份报告。
然而,还未走到门口,他就顿住了脚步。
书房的门虚掩着,一道温暖的光线从门缝里流淌出来,在昏暗的客厅地板上切出一道狭长的亮痕。
这么晚了,谁在书房?
轻轻推开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桌上那盏台灯还亮着,散发出柔和的、适合阅读的光线。
然后,目光落在了靠墙的那张单人沙发上。
林清晓竟然在那里。
她歪着头,靠在沙发柔软的扶手上,已经睡着了。
呼吸均匀而清浅,长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浅浅的阴影,平日里总是带着点审视或锐利的眉眼此刻完全舒展开,显得异常柔和,甚至有些…毫无防备。
她身上随意搭着一条薄薄的羊绒披肩,像是看着书时觉得冷临时找来的。
而最让沈墨华愣在原地的,是她垂在沙发边、自然放松的手边,放着一本翻开的书。
书皮是略显沉闷的深蓝色,标题是——
《互联网基础概论》。
一本与他桌上那些艰深的技术文档和商业报告相比,堪称"入门级"的读物。
书页停留的章节,似乎是关于"网络协议与数据传输"的基础介绍,旁边还有一支拧开了笔帽的笔,似乎她之前还在试图做点笔记。
沈墨华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怕惊扰了这一刻。
一种难以言喻的、极其复杂的暖流,毫无预兆地冲击着他的胸腔。
那感觉陌生而汹涌,带着一丝微酸的涩意,更多的却是一种被熨帖的温暖。
他从未想过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那个对技术细节毫无耐心、武力值超高但脑力值似乎全点在记路和找东西上的林清晓,那个平时对他沉迷工作最多就是撇撇嘴、偶尔嘲讽两句"沈总您的咖啡又凉了"的林清晓,竟然会在他深夜未归的时候,独自在书房,看着这种对她而言可能如同天书一样枯燥的书籍,然后…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她是在试图理解他所忙碌的一切吗?
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笨拙地、悄无声息地,想要靠近那个她并不熟悉却与他息息相关的世界吗?
这个认知让沈墨华的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不疼,却带着强烈的震动。
看着她在灯光下安静的睡颜,看着那本与她气质格格不入的技术书籍,先前在办公室里独自面对未来巨压时的那种孤直感,似乎被这无声的一幕悄然融化了一个小小的角落。
他没有叫醒她,只是轻轻走过去,动作极其小心地将那本《互联网基础概论》从她手边拿开,注意到书页间夹着一枚精致的书签,停留在一处关于"TCP/IP协议"的讲解页,旁边还有她写的几个歪歪扭扭、似乎试图理解却显然不得要领的词语"…管道?包裹?地址?"。
这笨拙的痕迹让他胸口那股暖流更加汹涌。
关掉了台灯,只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城市光晕,看着她。
片刻后,俯下身,极其轻柔地将她打横抱了起来。
她似乎咕哝了一声,但并没有醒来,反而在他怀里找了个更舒服的位置,继续沉睡着。
沈墨华吃力地抱着她,走向卧室,脚步稳得没有一丝晃动。
他将她轻轻放在床上,盖好被子。
自己则走到窗边。
窗外,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城市的灯火也显得有些疲惫,远方的天际线还沉浸在一片浓重的墨蓝之中,离破晓似乎还有一段时间。
然而,沈墨华的目光却穿透了这片黑暗,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
短暂的温暖和触动被小心地收纳进心底,更庞大的现实压力重新占据主导。
他知道,初步的成功只是证明了方向的正确。
随之而来的,将是真正残酷的考验。
用户量的指数级增长很快就会到来,随之而来的将是恐怖的流量压力、服务器架构的极限挑战、以及如何将巨大的流量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迫切需求。
而更大的威胁是,那些沉睡的、注定要改变世界的巨头们,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他们拥有的天才、资源和势能,一旦醒来,将是排山倒海般的竞争。
时间,是他最宝贵也最稀缺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