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的深冬带着湿冷的寒意,汤臣一品的客厅里却暖意融融。
林清晓刚从健身房回来,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她随意地用毛巾擦了擦,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书架上那个银色的日系MD机上。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金属机身上反射出柔和的光泽,像一块安静的月光石。
她走过去,拿起MD机,指尖触碰到冰凉光滑的机身,心里莫名地动了一下。
这是沈墨华从美国寄回来的,附言只有简单的“音质更好”四个字,典型的他风格,从不多说一句多余的话。
林清晓哼了一声,嘴上依旧不屑,身体却很诚实地又找出耳机插上,按下了播放键。
舒缓的钢琴曲缓缓流淌出来,音质确实比她之前用的旧CD机好太多,细腻得能听到钢琴弦震动的余韵。
她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任由音乐将自己包围。
客厅里很安静,只有音乐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汽笛声,这种安静让她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那个总是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男人,已经在硅谷待了快两个月了。
之前沈墨华在沪上时,她总嫌他生活习惯邋遢——
西装外套随手扔在沙发上,文件摊得满桌都是,咖啡杯喝空了也不知道收拾,强迫症发作时,她一天要跟在他后面收拾八遍。
可他真的走了这么久,家里始终保持着她最满意的整洁状态,她却反而觉得空落落的。
林清晓睁开眼睛,看着沙发另一边那个空荡荡的位置。
现在那个位置铺着平整的毛毯,没有一丝褶皱,却再也等不到那个会在上面睡着的人了。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MD机的按键,心里那点别扭的思念像藤蔓一样悄悄滋长。
她想起沈墨华出发前那晚,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憋出一句“家里的事……你多照看”,语气里难得的局促。
当时她没好气地回了句“知道了,别把自己弄丢就行”,现在想来,那大概是他能说出的最温情的话了。
音乐切换到一首快节奏的曲子,林清晓却没什么心情听了。
她摘下耳机,把MD机放回书架原位,摆得端端正正,与旁边的书籍保持着严格的平行。
但这次,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起身去检查家里的其他角落,而是就那么坐着,目光落在窗外的黄浦江上,眼神有些放空。
昨天打电话给唐薇薇时,她提了一句沈墨华在硅谷的研发进展,说他同时推进着软件和硬件两个项目,忙得脚不沾地,连吃饭都是在实验室对付。
当时林清晓听到,心里没来由揪了一下。
“谁管他。”
林清晓低声自语,脸颊却有些发烫。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江面上缓缓驶过的货轮,心里默默念叨:沈墨华,你可别真把自己累垮了,不然回来我可没力气跟在你后面收拾烂摊子。
风吹起她的发丝,她抬手将头发别到耳后,指尖却不小心碰到了发烫的耳垂。
——————
赫尔辛基的诺基亚总部大楼里,一份标注着“内部参考”的市场报告正摆在高管们的办公桌上。
报告的封面是简洁的蓝色背景,印着诺基亚经典的握手标志,正文开头用加粗字体写着:“硅谷新兴科技动向追踪——潜在风险评估”。
报告第一部分罗列了近期硅谷的异常采购数据:
“据供应链监测显示,2000年11月至12月,硅谷地区一家名为‘星海科技’的初创公司出现异常采购行为,涉及操作系统研发工具、移动终端测试设备等,采购金额超过传统初创公司十倍以上。同期,另一家‘星空科技’在硬件领域疯狂扫货,重点采购电容屏、微型传感器等元件,疑似在开发新型移动设备。”
第二部分分析了公司背景:
“星海科技、星空科技均由中国资本主导,实际控制人为沈氏集团核心决策人沈墨华。沈氏集团主业为电子制造,在华拥有完整供应链,但在全球移动终端市场无显著布局,缺乏核心技术积累。两家公司团队主要由硅谷本地技术人员构成,包括前摩托罗拉、思科等公司工程师,技术实力中等。”
第三部分是核心评估:
“目标公司提出‘开放式移动操作系统’概念,试图打破现有封闭生态。但根据技术分析,该理念存在重大缺陷——系统安全性无法保证,硬件兼容性难以解决,商业化路径不清晰。当前移动终端市场仍以功能机为主,用户对复杂系统需求有限,开放式系统缺乏市场基础。”
报告结尾给出结论:
“综合评估,该新兴力量短期内对诺基亚全球市场地位不构成威胁。建议持续监测,但无需调整现有战略布局。互联网泡沫破裂背景下,此类高风险技术投入难以持续,预计12-18个月内将面临资金链压力。”
这份报告在诺基亚高管层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在2000年,诺基亚正处于鼎盛时期,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旗下的直板机系列风靡全球,“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深入人心。
在他们看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资本控制的初创公司,提出的所谓“开放式系统”概念,不过是泡沫破裂后的又一个噱头,根本不值得投入过多精力关注。
——————
而在沈氏集团的信息战略部,沈绮正对着巨大的监控屏幕抓狂。
她一头利落的短发被抓得像个鸡窝,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一行行绿色的字符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哥太偏心了!”
她一边敲代码一边抱怨,声音里满是愤愤不平,“给星海科技配的都是顶级服务器,给我就这破设备?”
嘴上抱怨着,沈绮的眼睛却亮得惊人,嘴角甚至带着一丝兴奋的笑意。
沈墨华给她的任务是为星海科技搭建独立的顶级安全网络,要求能抵御全球顶尖黑客的攻击,保护核心代码和用户数据安全。
这任务极具挑战性,光是设计防御架构就耗尽了她三天的脑细胞,但这种与高难度技术较劲的感觉,让她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不就是个安全网络嘛,看我的。”
沈绮调出防火墙设计图,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对基础架构进行优化。
她不仅要保证安全性,还要兼顾系统的运行效率,不能让安全防护拖慢研发进度。
这就像在钢丝上跳舞,既要华丽,又要稳健。
团队里的技术员小王凑过来,看着屏幕上复杂的架构图,吐了吐舌头:“绮姐,你这防火墙设计得也太变态了,三层加密嵌套,还带动态伪装,谁攻得进来啊?”
沈绮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出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怎么对得起g...沈总给的预算……虽然设备还是很烂。”
她一边吐槽,一边手指翻飞,在防火墙的底层代码里悄悄做了点手脚。
屏幕上弹出一个隐蔽的窗口,显示着几个预留的接口地址,每个地址都对应着一个潜在对手的域名——
微软、苹果、还有诺基亚。
沈绮对着屏幕眨了眨眼,露出一个恶作剧得逞的笑容:“这些家伙现在看不起我们,以后有他们好受的。先留几个‘特殊关照’接口,到时候给他们点惊喜。”
小王看得目瞪口呆:“绮姐,这要是被沈总知道了……”
“知道什么?”
沈绮立刻打断他,理直气壮地说,“这叫未雨绸缪!万一以后他们来搞偷袭,我们也好‘礼尚往来’嘛。再说了,表哥只让我建安全网络,没说不能留后门反击啊。”
她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放心,出了事我担着,保证不连累你。”
说完,她又埋头苦干起来,屏幕上的代码流动得更快了。
信息战略部的服务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像是在为她的“小动作”伴奏。
沈绮心里清楚,沈墨华在硅谷的布局是一场豪赌,而她能做的,就是为这场赌局筑起最坚固的防线,顺便……埋下几颗未来能用得上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