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将长明送到青州会让联军对自己更起疑心,但褚业不愿让长明因自己沦为联军的质子,况且从昭明皇后种种行事来看,她似乎并没有很在意长明的人身安全,在还没有引起联军警觉之前,褚业就安排人将长明和风佩月送到青州。
长明一听说褚业要将自己送到自己母后身边,就哭个不停,她有预感自己和褚业将再也没有联系,一边后悔自己没能抓住时机和褚业作成真正的夫妻,没能怀上一个孩子,一边埋怨昭明皇后为何会趁国难之际做出这种事来。
跟风佩月提起送她离开时,她很不情愿,太子已死,昭明皇后肯定不会给她什么名位,况且她父亲和淮南王联合匈奴人攻入越国,此举形同于叛国,幸好这里知道她身份的人不多,不然她必死无疑。现在这情形若不能留在褚业身边就必须去找她父亲。但在褚业面前她又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提出要回风相身边,只得暂时应下,在路上等待时机离开。
褚业将两个女人送走之后,显得轻松多了,他无意与她们有过多干系,当然他告诉自己这不是为了谁,充其量只是觉得女人很麻烦而已。之前一个于自己有恩,一个是自己明媒正娶名义上的妻,两人时常闹些矛盾,在地上做些小动作,他统统视而不见,趁此机会卸下两幅担子。
自昭明皇后生出幺蛾子之后,褚家军就不得参加任何战事,褚家军处处受到排挤,上下人心浮动,褚业自知这样下去,褚家军内部肯定会生出乱子,便迅速带着褚家军南下,支援正处于危机中的衮州,企图博得张全文的好感,也像天下表明自己同昭明皇后划清界限的决心,现在来看这是摆脱褚家困境的最好的办法。
在南下途中褚业接到护送长明和风佩月的护卫的飞鸽传书,说风佩月在南下青州的路上不知所踪,褚业见此消息脸上并没有什么情绪变化,将信纸点燃烧了。风佩月擅自离开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到青州,昭明皇后肯定不会好好相待于她,而她一看就知道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人。
传了口信,让护卫不要管她,只管好好护送长明公主就是。传了口信后,褚业一刻不停的往云州边界勉县赶去。
褚业带着军队进入到勉县县城还以为到了一个鬼城,城内街道上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到了县衙,里面也是一副荒废良久的样子,实在不成样子,好不容易寻着个老人家,这个老人家年纪大了,眼不清耳不明,饿的只剩一把骨头,见着他们还以为遇上了土匪,着实受了一番惊吓。
褚业费了番心思才从他口中探听到一点消息,这勉县位于云州与衮、青两州的交界处,是个三不管的地界,在稳定时期也不太平这个褚业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到了乱世,这地方居然是全民皆匪,连县太爷都被吓跑了。
本来褚业没想过要清除这里的匪患,贸然与这种地方势力做争斗恐怕没时间可以跟他们耗的,但是此地跟衮、青两州的交界处还隔了几座高山,且几座山头都有不同的土匪势力。
打探一番才知道那几座山头都是被不同村的人占去,本来这勉县匪患虽严重但也不至于全民皆匪,到后来县里一个最穷的村实在过不下去了,村里壮汉便偕老带幼上了山,年轻体壮的专门挑收获时节全部下山劫粮食,就是平日里也时不时的下来干些偷鸡摸狗的行当。被抢的最厉害的村子也活不下了,随之上了山,这下几个村子里的人为了活命也纷纷效仿,县衙干不过便各自逃跑了,稍富裕点的也呆不下,于是成了现在这局面。
庆幸的是这些个村子的农民因抢掠的事,结的仇不浅,褚业不需要担心他们沆瀣一气,只要各个击破即可。
那些人并非亡命之徒,又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不过是群乌合之众,不过一天时间山上的土匪就被赶下来。
褚业知他们没有多大的胆子和军队起冲突,但见他们无一不是面黄肌瘦,身上穿着破破烂烂,心中生了写怜悯,也为了稳住他们不再生事,让卫平从军粮中拨了些粮草出来,给他们暂渡日子,责令他们回家好生从事农业生产,不可擅自生乱。为了维持秩序,在各个村庄里安排了一队兵士。
处理好勉县的事之后,褚业正式写了封信给张全文,言说自己愿为衮州解围,只需他点头,褚家军队立马就会越过勉县,与衮州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