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冯凌月扶着手臂上还缠着布条的伤口,带着李一剑、云土龙,步履稍缓地走出了羊驼岭的范围。
岭上残留的打斗痕迹和山间的腥气渐渐被身后的密林掩去,前方官道旁恰好立着一处挂着“迎客栈”木牌的客栈,青瓦白墙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显眼,门口的伙计正热情地招呼着过往行人。
冯凌月停下脚步,抬手揉了揉有些发沉的太阳穴。
方才在羊驼岭与妖兽缠斗时耗损了不少灵力,伤口还在隐隐作痛,脸色也比平日苍白了几分。
“先在这儿歇脚吧。”冯凌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随后率先迈步走进客栈。
几人紧随其后,挑了个靠窗的雅间坐下,点了些茶水点心便屏退了伙计。
待雅间里只剩他们三人,冯凌月才转头看向身旁的李一剑,目光柔和了几分,缓缓说道:“师弟,你不是一直想去北海逛逛吗?现在正好有机会,你自己动身过去,若是觉得孤单,也可以叫上云土龙师弟一同前往。咱们这次任务的期限还有半个多月,时间足够你往返一趟,好好在北海看看了。”
李一剑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连忙摆手,语气诚恳又带着几分关切:“师姐,北海我这次就不去了,还是下次再说吧。你看你这一路又是带队作战,又是受伤受累,早就累得不行了,身上的伤也得赶紧医治。我看咱们还是先回宗门,你先把任务的情况向长老们汇报清楚,然后安心养伤才是要紧事,其他的都不急。”
他说着,目光不自觉落在冯凌月手臂的伤布上,心里明镜似的。
当初宗门发布这趟羊驼岭的任务时,难度不算低,冯凌月偏偏主动接了下来。
他心里清楚,师姐会接这个任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自己闲聊时提过,想去北海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而这任务的路线恰好绕经北海附近。
师姐这是特意借着任务的机会,想圆他一个心愿。
这般想着,李一剑心里更是过意不去,更不可能在师姐受伤疲惫的时候独自去游玩。
一旁的云土龙看着两人的对话,也点头附和,劝冯凌月先回宗门养伤。
眼下,任务卡在半道没完成,师姐手臂上的伤还在渗血,方才说话时眉峰总不自觉蹙着,眼底藏着挥之不去的倦意。
冯凌月自然没有半分去北海游玩的心情。
而这般一想,李一剑更没了独自前往的兴致。
任务悬而未决,师姐心绪不佳,他怎么能撇下人独自去享乐?
倒不如一起回宗门,也好帮着师姐分担些压力,让她能安心养伤。
所以他方才才那般坚决地拒绝了。
可他话音刚落,冯凌月的脸色却沉了几分,方才还带着疲惫的语气瞬间添了些强硬,显然是不太高兴。
她放下手中的茶杯,杯底磕在桌案上发出轻响,看着李一剑道:“让你去你就去,哪来这么多顾虑?”
见李一剑还要开口,她又抢先说道:“任务失败就失败,反正都已经这样了,回去又能怎么样?左右没什么大用,倒不如趁这功夫多玩一会儿,没什么大不了的。师姐让你去,你照做就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一旁默默喝茶、神色同样透着疲惫的云土龙,补充道:“我看云土龙师弟也累得够呛,要是他不想动,你就一个人过去。路上警醒些,注意安全,别惹麻烦。”
李一剑看着冯凌月故作轻松的模样,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知道师姐是不想让他失望,才强撑着说任务失败无所谓,可这任务是宗门交代的要紧事,师姐怎么可能真的不在意?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劝劝,却见冯凌月已经别开脸,望着窗外的官道出神,语气里带着不容置喙的坚持:“别犹豫了,明日一早就动身。”
李一剑虽没了最初的兴致,可看着冯凌月那不容置喙的眼神,知道师姐是铁了心要他去,终究还是松了口,缓缓点了点头。
临行前,他又反复叮嘱冯凌月好好养伤,若有任何事务必传讯给他,还拜托云土龙多照拂师姐,这才背着简单的行囊,与两人拱手告别,独自踏上了前往北海的路途。
一路晓行夜宿,避开几处妖兽出没的险地,待渐渐靠近北海地界时,路上的修士明显多了起来。
有结伴而行的宗门弟子,有背着法器的散修,还有些腰间挂着令牌的商会之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赶去,偶尔能听到他们谈论着北海的奇景与机缘。
李一剑原本沉滞的心情,被这热闹的氛围稍稍带动,心底竟也泛起几分难以按捺的激动。
终于,他落地踏入北海境界的那一刻,抬眼望去,却稍稍愣了神。
北海,并没有海,一片茫茫无际的沙漠荒地,地面泛着浅黄的沙砾,只在低洼处零星生长着几株耐旱的灵草与矮壮的灌木,风一吹过便卷起细小的沙粒。
可这份荒芜并未持续多久,他便察觉到了此地的生机。
只见沙丘之间,时常有载着货物的马队疾驰而过,马蹄踏过沙面发出沉稳的声响;各路修士或御剑飞行,或步行赶路,往来穿梭不停,彼此间偶有交谈,或是警惕地留意着周遭动静。
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少地方都有大棚与木房子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地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片热闹的聚落,炊烟袅袅间隐约能闻到食物的香气。
远处更有精致的亭台楼阁矗立,飞檐翘角透着几分雅致,几处人工开凿的湖泊镶嵌在沙地上,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周围的荒漠形成了奇妙的对比,倒也显得颇有生气。
李一剑收起惊讶,整理了下行囊,跟着人流朝着最热闹的聚落走去,想先寻个住处,再慢慢探寻北海的景致。
李一剑目光扫过聚落,发现此处不仅修士云集,沿途还夹杂着不少妖族。
有顶着兽耳、步履轻盈的狐族,有身躯魁梧、背着巨斧的熊罴妖,彼此或与修士并肩交谈,或独自守着摊位,倒显得几分混杂有序。
更让他心头一震的是,人群角落里竟还站着几个身形挺拔的身影,那是魔族。
这还是李一剑第一次亲眼见到魔族,他们的样貌与妖族更为接近,有的额间生着细小的黑角,有的指尖带着暗紫色的爪尖,可最显眼的还是周身萦绕的淡淡黑气,那便是修仙典籍里记载的魔气,沉沉浮浮间透着一股阴冷的气息,让李一剑不免觉得新奇,目光下意识多停留了几秒。
可这打量没持续多久,他便察觉不对劲。此处的魔族本就数量稀少,扎堆站在一处低语,其中一个额角带角的魔族率先察觉到他的目光,猛地转头看来。
那双眼眸呈暗血色,看向李一剑时满是警惕与敌意,其余几个魔族也随之看了过来,眼神个个不善,像是在审视闯入领地的猎物。
李一剑心头一紧,立刻收回目光,装作整理行囊的模样,不敢再轻易打量。
他暗自警醒:自己初来乍到,对北海的规矩一无所知,可不能因为一时好奇就无端惹上魔族,若是起了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他忽然想起曾在宗门的《修仙志》里看到过记载:这些魔族,追溯根源,最初竟也是人族,只是后来因修炼了邪异功法,或是坠入了魔道深渊,才褪去人形特质,沾染魔气,沦为魔族。
这般想着,李一剑再想起方才那些魔族的眼神,心里添了几分复杂,脚步却没敢停留,快步朝着聚落深处的客栈走去。
李一剑边走边在心里思忖着《修仙志》里的后续记载:后来天地间接连降下数次大劫,浊气翻涌,天地间弥散的魔气日益浓重,最终才演化出了独立的魔族族群。
这魔族的确异于人与妖族,他们的体质天生就远超两者,肉身强悍,修炼起功法来更是事半功倍,天赋极高。
可偏偏族群人数稀少,远不及人族的繁盛与妖族的庞杂。
更关键的是,魔族毫无人族修士那般的善心与悲悯,在他们的认知里,道德礼教全是虚无,唯有“实力至上”才是唯一的准则。
这般一比,就连向来被部分修士忌惮的妖族,都显得和蔼可亲多了。
就像李一剑以前认识的鸡哥,虽是妖族前辈,却对后辈极为关照,不仅能与人族心灵相通,喜怒哀乐等情感也和人族别无二致,行事更是颇为仗义。
可魔族却完全是另一个路数,简直像是截然不同的物种。
李一剑暗自告诫自己,若是日后真要与魔族打交道,万万不能凭情感行事,必须拿出十二分的冷血与理性,稍有不慎,恐怕就会栽大跟头。
他正想着,前方传来几声修士与妖族讨价还价的声音,更衬得魔族方才那冰冷敌意的眼神愈发突兀。
李一剑加快脚步,避开了方才那几个魔族所在的区域,愈发坚定了“不与魔族轻易牵扯”的念头。
李一剑穿梭在聚落中,目光扫过往来的修士、妖族与零星的魔族,心中不免有些意外。
这般混杂的阵容,竟没出现半分争执打斗,反倒显得格外和谐。
他很快想通了其中关节:众人齐聚北海,说到底都是为了做生意,无论是修士渴求的深海灵材、妖族需要的炼器矿石,还是魔族觊觎的特殊魔气结晶,在这里都能寻到交易渠道,自然是和气生财,没人愿意为了琐事坏了买卖。
再者,能跋涉到这北海地界的,本就不是寻常之辈。
此地虽有不成文的规矩,大多人都会收敛自身气息,避免招惹是非,可偶尔有不慎泄露出的灵力波动,李一剑远远感知到,竟多是炼虚、合体境的大神通者,那股沉凝的威压让他暗自心惊。
即便有些修士或妖族看似修为不高,只在元婴、金丹境界,也没人敢轻易招惹。
谁也说不准,这看似普通的身影背后,是不是连着哪个大宗门的长老,或是妖族某个部族的首领,其间的弯弯绕绕实在太多,背景一个比一个复杂。
李一剑暗自咋舌,愈发谨慎起来,将自身金丹后期的气息压得更沉,只敢贴着人群边缘走,生怕不小心冲撞了哪位深藏不露的人物,或是卷入不明不白的纷争里。
前方不远处,一个人族修士正与狐族商人笑着交接一个锦盒,旁边站着的魔族则面无表情地清点着灵石,互不干涉,倒真应了“利益为先”的默契。
正因如此,北海这处聚落里极少出现打架斗殴的场面。
即便买卖谈崩了,双方最多红着脸争执几句,发泄完不满便各自散开,没人敢真的动起手来。
当然,杀人越货的情况并非完全没有,但敢这么做的,大多是那些无门无派的散修。
他们背后没什么靠山,孤注一掷之下,才敢冒着被几大宗门联手追捕的风险,在此地铤而走险,劫掠那些看起来好下手的目标。
除此之外,但凡有点身份背景、顾及脸面的修士或妖族首领,都绝不会在此地轻举妄动。
毕竟真要想强取豪夺,不必在这规矩森严的北海聚落冒险,北海之外的黑海,便是绝佳之地。
那黑海是血满楼的势力范围,血满楼掌控了黑海近八成的地盘,那里可没有什么“和气生财”的默认规矩,弱肉强食便是唯一的法则,打杀劫掠更是家常便饭。
有那样的地方可去,谁也不愿在北海坏了自己的名声,还惹来众怒。
李一剑将这些关节一一想透,脚步愈发稳健,也更加笃定要守好本分。
他瞥见不远处两个修士因价格争执得面红耳赤,却始终没敢拔剑相向,最后各自冷哼一声转身离去,这场景更印证了此地规矩的约束力。
他收回目光,朝着之前打探到的客栈方向走去,只想先安稳落脚,再慢慢留意周遭动静。
在血满楼管辖的黑海区域,规矩简单到近乎残酷。
只要不招惹血满楼的人,其余人等无论修士、妖族还是魔族,自相残杀也好,劫掠夺宝也罢,血满楼都一概不管,全凭实力定生死。
至于剩下那两成血满楼管不到的黑海地带,更是彻底的无主蛮荒之地。
据说那里流通的交易品远比北海稀奇,有上古妖兽的精血、失传的邪异功法,甚至还有魔族培育的特殊魔器,可危险系数也跟着飙升。
与其说那是交易场所,不如说是强盗与亡命之徒火并争夺的战场,稍有不慎就会丧命。
反观眼前的北海聚落,虽说没有明确的管理者,既无宗门坐镇,也无大族把控,可在“和气生财”的默认规矩约束下,往来人流虽杂,却处处透着井然有序。
方才路过的摊位前,人族与妖族公平议价,就连魔族也只是沉默地交易灵石,彼此相安无事。
李一剑摸了摸腰间的储物袋,盘算着先把这些用不上的宝贝换成灵石,一来方便在北海周转,二来也能减轻行囊负担。
想起方才问路时修士提及的“宝器阁”,说是这北海聚落里规模最大、信誉最好的当铺,无论是灵材、法器还是奇珍异宝,都能给出公道价钱。
打定主意后,李一剑不再犹豫,朝着路人指引的方向走去,沿途格外留意着路牌与摊位标识,生怕走错了路。
毕竟在这藏龙卧虎之地,多一分谨慎便少一分麻烦。
李一剑走进宝气阁,见里面陈设雅致,柜台后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低头清点灵材。
他不再迟疑,从上品乾坤袋里一一取出物品:两瓶中品丹药、三件泛着灵光的法宝、几株叶片鲜翠的仙果灵草,最后连那两个闲置的五灵印也一并拿了出来。
老者抬眼扫过,指尖凝出一缕灵力探过每件物品,片刻后缓缓开口:“丹药品相尚可,法宝不错,五灵印上品,折算下来,共三百零七万灵晶,如何?”
李一剑心中一喜,这价钱比他预想的还要公道,当即点头应下:“可以,就按老丈说的算。”
老者取出一个特制的储物袋,将灵晶尽数装入后递给他。
李一剑接过储物袋,只觉入手沉甸甸的,他立刻将其放进另一个上品乾坤袋收好。
指尖触到袋内扎实的灵晶,他只觉浑身底气都足了几分,连周身的气息都不自觉扬了些。
这可是三百多万灵晶!
他暗自换算一番,灵晶与灵石的兑换比例是一比一百,这三百多万灵晶,便是三亿多灵石!
这个数目太过惊人,他忍不住思忖:若是在摇篮山时拿出这么多灵石,恐怕连皇城的那些世家大族都会惊掉下巴。
要知道,摇篮山不少小宗门的全部家当加起来,都未必有这么多,买下个小宗门简直是绰绰有余。
念头至此,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若是拿着这三百万灵晶,找一处灵气充裕的山头,招些弟子,自立一个宗门,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毕竟灵晶充足,既能购置修炼资源,又能请些散修高手坐镇,起步的根基便稳了。
他站在宝器阁门口,眼底闪过几分憧憬,只是很快又摇了摇头。
眼下师姐还在客栈养伤,任务也没了结,这事终究是空想。
先办好眼前的事,再做打算不迟。
这般想着,他压下心头的念头,转身朝着热闹的街巷走去,打算先打探些北海的奇闻与机缘。
但这念头也只是转瞬即逝,李一剑很快冷静下来。
他暗自盘算:自己如今只是元婴后期的修为,这般实力别说招揽高手,就连震慑住底下的弟子都难,真要自立宗门,怕是撑不了多久。
更关键的是,他的五灵根体质本就特殊,还身负能修阴阳道的机缘,这若是名号一打出去,必然会引来无数觊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