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蜀山遗迹
逆旅主人2025-10-26 10:555,314

  话音刚落,它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如刀般扫过面前的灭魔队,语气满是威慑:“虽说欢迎你们进来,但有句话得说在前头。谁第一个踏入血满楼的地界,我便先要谁的命!你们若真敢拼个你死我活,尽管率先迈步。今日在场的宗门,不管是哪家敢先踏这一步,血满楼必将举全部之力,先把这个宗门从修仙界彻底除掉!”

  说完,这妖圣不再多看众人一眼,扭身便朝着血满楼总坛走去。

  临到踏入大门前,它还不忘回头,对着身后神色凝重的修士们嘲讽般冷哼一声:“不怕死的,尽管来!血满楼早就做好了‘迎客’的准备,就看谁家有这个胆量先进来。都听好了,谁先进来,谁就是血满楼不死不休的死敌!”

  李一剑起初还觉得这妖圣不过是在虚张声势,想靠狠话吓退众人,并未太过在意。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身旁那些原本义愤填膺、喊着“灭魔除害”的宗门高层,在听到妖圣的威胁后,竟全都面露迟疑,脚步下意识地顿住,方才的热血与决绝,瞬间消散了大半。

  妖圣的话音还在半空回荡,灭魔队的阵脚竟“唰”地一下散了。

  方才还剑拔弩张、齐声喊着“灭魔除害”的队伍,此刻全都僵在原地,前冲的脚步像被钉死在地上,连握着法器的手都不自觉收紧。

  几个大宗门的长老对视一眼,没了先前的果决,反倒凑到一起压低声音商议,话题绕来绕去,全是“该由谁先打头阵”,语气里的推诿藏都藏不住,哪还有半分“为天下除魔”的锐气。

  商量到最后,有人开始把主意打到小宗门头上。

  三光门一位白须长老清了清嗓子,故作威严地说:“诸位小友宗门虽规模不大,但向来勇毅,此次若能先探路,便是为修仙界立了大功,日后我三光门定有重谢。”这话看似抬举,实则是把风险往小宗门身上推。

  小宗门的宗主们哪能听不出弦外之音?一个个脸色发白,连连后退摆手,声音都带着颤:“使不得!使不得啊!血满楼要灭我们,跟抬手碾死只蚂蚁一样简单,我们这点家底,哪里经得住折腾?”

  为了彻底推掉这烫手山芋,他们又急忙往大宗门身上贴,语气近乎哀求:“我们这些小宗门,平日里全靠法门宗、三光门照拂,算起来就是贵宗的分支。若是我们先闯进去,血满楼迁怒起来,怕是连贵宗也会被牵连,这可万万使不得!”

  李一剑站在人群后,看得目瞪口呆,手里的剑都差点握不稳。

  他满心以为,这支集结了人族修士力量的队伍,会是同仇敌忾的劲旅,却没料到竟是这般一盘散沙,连直面危险的勇气都没有,满脑子只想着把风险推给别人。

  更让他心凉的是,此前在队伍里听到的几句小道消息,此刻突然有了印证。

  有人私下议论,说这灭魔队本就是法门宗和三光门的“算计”。

  表面是牵头除魔,实则是想借血满楼的手消耗对方的实力,顺便把麾下小宗门绑在自己船上。

  如今真到了生死关头,这两家大宗门的高层哪里还顾得上“人族大义”,心里全是“不能让自家先吃亏”的念头,自然迟迟不肯迈步,只把小宗门推到前面当挡箭牌。

  看着这群人还在不要脸的争执着,李一剑只觉得心口堵得发闷。

  远处天际,血满楼上空,那团遮天蔽日的黑雾仍在缓缓凝聚,魔神复苏的威压如泰山压顶般笼罩四野,空气中飘散的魔气都带着蚀骨的阴冷。

  可眼前这群除魔队的核心人物,却还在为谁该牵头、谁该调配资源、谁要为前期损耗负责而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横飞。

  李一剑按捺不住心头的焦灼,攥紧了腰间的长剑,脚步下意识地往前迈了几步。

  “诸位长老护法堂主!各位祖宗,各位爷爷!魔神当前,安危迫在眉睫,这些琐事理应稍后再议,先合力抗敌才是正道啊!”

  可他刚踏出三四步,手腕忽然被一股遒劲的力道猛地攥住,紧接着后背便遭受到一记沉稳却不容抗拒的推力。

  李一剑身形一个趔趄,踉跄着退回到原位,抬头便撞见紫手长老那张沉冷如铁的脸。

  紫手长老的指尖泛着淡淡的紫光,显然是动了几分修为,他眼神锐利如刀,压低声音呵斥:“放肆!此间议事,皆是各大门派的核心决策,岂容你一个后辈插嘴?”

  他顿了顿,语气更添几分警告,“安分待在一旁,做好你该做的事,莫要自寻麻烦。”

  李一剑被斥得语塞,看着紫手长老转身重新投入争执,再看看周遭那些或面露不耐、或各怀鬼胎的高层,只觉得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紧握的长剑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愤怒与失望。

  这些人明明都是修为高深的顶尖强者,肩负着除魔卫道的重任,此刻却像市井商贩般斤斤计较,全然不顾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争执仍在持续,从最初的职责划分吵到后续的利益分配,反正血满楼的一句话让这群人全都吓破了胆,死道友不死贫道,无论如何,他们的门派不能第一个闯进去。

  不知过了多久,其中一位白发长老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沉声道:“罢了罢了,如今意见难统一,继续争下去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先各自回山,清点人手与法器,待日后时机成熟,再另行召集商议。”

  这话竟得到了众人的一致附和,原本吵得不可开交的众人瞬间达成了“共识”,一个个收起法器,脸上毫无紧迫之意,或驾云、或御剑,各自朝着山门的方向离去,片刻间便消散在天际,只留下满地狼藉的战场和孤零零的李一剑。

  “这群人……”李一剑看着空荡荡的四周,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脑门,胸口剧烈起伏,差一点就原地吐血。

  他狠狠一拳砸在旁边的巨石上,碎石飞溅,“危难当头,不思抗敌,反倒作鸟兽散!简直荒谬!”

  带着满心的愤懑与失望,李一剑也御剑返回三光门。

  踏入山门的那一刻,平日里熟悉的殿宇楼阁此刻竟显得有些冰冷。

  他想起方才除魔队高层们的丑态,想起他们面对魔神威压时的退缩与算计,心中最后一丝期待也彻底破灭。

  他算是看清了,这群所谓的“正道领袖”,不过是些鸡鸣狗盗、贪生怕死之辈。

  即便修为臻至化境,骨子里却没有半分侠肝义胆,所思所虑从来都是自身安危与利益,哪里有半分除魔卫道的担当?

  李一剑握紧了剑柄,眼神里褪去了往日的崇敬,只剩下一片冰冷的清明。

  此后,李一剑彻底对各大门派高层丧失了信心,将所有精力都投注到修为提升上。

  他摒弃了所有杂务,每日破晓时分便孤身前往三光门后山的练剑崖,彼时晨雾还未散尽,崖间风声呼啸。

  而每当想到那群高层在血满楼门前那副丢人的样子,李一剑不由得气得紧握剑柄,剑法愈发凌厉。

  待到夜幕降临,李一剑便转入密室打坐,案头摆着无数丹药,灵晶,灵草。

  李一剑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眼下这乱世,空有一腔热血与正义毫无用处,唯有修为抵达足以震慑四方的境界,才能在那些各怀鬼胎的高层面前争得话语权,才能真正主导抗魔之事,不再任人摆布、无能为力。

  这些日子,李一剑虽闭门苦修,却也没完全与外界隔绝,偶尔也会下山打探消息。

  而打探到的消息更让李一剑忧心忡忡,整个修仙界已经乱的不行了。

  其中,北海与黑海两大交易市场的动荡最是突出。

  往日里,这两处皆是天下商贾云集之地,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摊位上摆满了鲛珠、深海玄铁、罕见灵药、各式法器等奇珍异宝,人声鼎沸、交易繁忙,是江湖中最繁华的物资集散地。

  可如今,那里却变得萧条至极,原本热闹的摊位大多空置,地面上只剩零星的杂物与脚印,往日里穿梭不息的商船也难觅踪影。

  只因盘踞在暗处的血满楼,近来行事愈发肆无忌惮,彻底打破了江湖交易的默认规矩,不再局限于接单杀人,反倒动起了掠夺商队的念头。

  他们常常在商队往来的必经之路设伏,无论是大宗货物还是贵重私产,尽数抢掠一空,稍有反抗便痛下杀手,短短几日便有数十支商队遭殃。

  商人们惶恐之下,再也不敢涉足北海、黑海这两大市场,纷纷连夜撤走据点,哪怕损失惨重也顾不上,全都离开了昆仑山,准备去下面那些小宗门,所在的附属市场。

  虽说那些小市场规模有限、货物不全、利润微薄,却胜在隐蔽安全,能让他们勉强保住货物与性命。

  所以李一剑打听到,反而现在像摇蓝山天合宗那种地方,卖的东西开始离谱了起来,好东西都跑哪儿去了。

  不过,这两大市场的动荡,对眼下专注于修行的李一剑而言,暂时只是无关紧要的。

  修仙界异动,并未影响他的既定计划。

  可没过几日,打听到另一则消息,却让他有些颇感兴趣。

  消息说,血满楼已在江湖中撒下天罗地网,动用了旗下所有据点的杀手与眼线,放出了死命令:务必找到一个会蜀山诀的人。

  更让整个江湖震动的是,伴随这道命令流传开的,还有一则古老的传言。

  传说中,蜀山诀蕴含着克制魔神的密钥,唯有掌握这门功法的人,才能找到彻底根除魔神的办法。

  其余诸如联合抗魔、布设阵法等手段,都不过是暂时拖延魔神肆虐的权宜之计,根本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危机。

  打听到这一消息之后,李一剑也不由得皱眉思考了起来。

  会蜀山诀的人?在整个修仙界似乎没有听说过谁是蜀山诀的传人。

  当年的蜀山派早就尽数灭亡了,谁会是那个会蜀山诀的人呢?

  不过正在李一剑思考此事的时候,恰巧他手中正在把玩那枚从黑海得到的玄铁片。

  这玄铁片帮李一剑聚集灵力,让他可以用聚宝盆不断的复制灵晶,可是立了大功。

  不过此时突然之间,李一剑眉头一皱,他只觉得一股无法抗拒的吸力玄铁片上骤然传来。

  紧接着眼前景物天旋地转,耳边的风声、练剑崖的松涛声瞬间消失殆尽,连周身的灵力都变得滞涩难行。

  李一剑心中大惊,他下意识地想抬手稳住身形,却发现四肢仿佛失去了掌控,唯有一缕神识轻飘飘地被拉扯着,径直坠入了贴身收藏的那块玄铁片里。

  等神识彻底稳住、视线变得清晰时,李一剑猛地抬眼望去,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怔在原地。

  周遭不再是三光门的练剑崖,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深山秘境,参天古木拔地而起。

  远处还传来清脆的鸟鸣与潺潺水声,一派幽静古朴的模样。

  而在秘境中央,两扇十几丈高的大铜门巍峨矗立,铜门表面铸满了繁复的云纹与剑影浮雕,边角处虽有些许铜绿,却更显沧桑厚重。

  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漆黑的木牌匾,其上用朱砂笔写着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蜀山!

  李一剑心头巨震,瞳孔骤然收缩,瞬间反应过来:这绝非现实中的蜀山,毕竟蜀山早已在百年前的战乱中覆灭,眼前这一切,定然是那块玄铁令内部自成的空间!

  他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周身,却只触到一片虚无,才惊觉自己此刻仅有神识留存,肉身并未随之进入。

  正当李一剑满心疑惑,站在铜门前揣测这空间的来历、以及为何自己会被拉入此处时,那紧闭的大铜门忽然发出“吱呀——吱呀——”的厚重声响,伴随着金属摩擦的钝音,缓缓向内敞开了一道缝隙,紧接着缝隙越来越大,直至完全洞开。

  就在这时,他的身后突然袭来一股轻柔却不容抗拒的清风,那风裹着淡淡的松香,恰到好处地推在他的后背,没有半分恶意,反倒像是一种温和的指引。

  李一剑没有抗拒,顺着清风的力道,脚步下意识地抬起,一步步朝着铜门内迈步而去。

  穿过铜门的瞬间,一股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比三光门的密室还要精纯数倍。

  他抬眼打量,只见门内是宽阔的演武场,场地上整齐地站着数十名身着青色道袍的弟子,个个身姿挺拔,手持长剑正在刻苦修行。

  他们有的挥剑劈刺,剑光凌厉如电;有的凝神练气,周身灵力萦绕。

  还有的在相互对练,剑刃碰撞的脆响此起彼伏,一派勤勉修行的景象。

  可李一剑很快发现了异常。

  这些蜀山弟子的身影都带着淡淡的虚影,边缘模糊不清,像是蒙上了一层薄纱,并非真实存在。

  他试探性地朝着一名正在练剑的弟子走去,手臂径直从对方的身体里穿了过去,没有触到丝毫实体,也没有打断对方的动作。

  直到这时他才彻底明白,这些并非真正的蜀山弟子,只是玄铁令空间里残留的过往影像,一遍遍重复着当年蜀山修行的日常。

  正当李一剑顺着演武场的石板路往前迈步,想要凑近细看那些蜀山弟子的剑法路数时,原本还算明亮的天空突然骤变。

  方才还透过枝叶洒落的零星日光瞬间消失,一股浓稠如墨的黑暗从天际极速蔓延而来。

  不过瞬息之间,整个蜀山秘境便被彻底笼罩,连空气中的灵气都变得阴冷刺骨,带着蚀骨的恶意。

  李一剑心头一紧,猛地抬头望去,只见黑暗的天幕中央,一道庞大无比的虚影缓缓凝聚,那便是魔神!

  之前李一剑便在梦境中见过他。

  此时看去,魔神身形如山岳般巍峨,周身缠绕着翻涌的黑雾,雾中隐约可见一双猩红的巨眼,散发着嗜血的凶光,虽只是虚化的影像,却自带一股睥睨天下的恐怖威压,如泰山压顶般朝李一剑碾来。

  李一剑只觉得胸口发闷,双腿微微发颤,连呼吸都变得滞涩,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震慑,让他即便明知道是幻象,也忍不住心惊胆颤,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不存在的剑柄。

  就在魔神的威压即将将李一剑的神识压垮之际,他身旁那些原本专注练剑的蜀山弟子却骤然停下了动作。

  没有丝毫慌乱,他们个个眼神坚毅,反手抽出腰间长剑,剑刃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凛冽的寒光,迅速聚拢成阵,面向天幕上的魔神严阵以待,青色的道袍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即便面对灭顶之灾,也没有半分退缩之意。

  紧接着,“轰”的一声巨响,蜀山大殿的屋顶突然破开一道金光,一道金色身影携着万道霞光横空出世。

  那身影身姿挺拔,身着绣着太极纹路的金袍,面容肃穆,手中仅握着一把通体莹白的神剑,剑身上流转着上古符文,尚未出鞘便散发出镇压一切邪祟的气息。

  正是蜀山派的掌门。

  金袍掌门一声令下,声音洪亮如雷,响彻整个秘境。

  随后他率先御剑而起,神剑出鞘的瞬间,一道璀璨的金色剑气直冲天幕,紧接着那些蜀山弟子也纷纷踏剑跟上,无数道青色剑气与金色剑气交织在一起,如一张巨网朝着魔神扑去。

  天空中顿时剑气纵横、黑雾翻涌,魔神的咆哮声、剑刃碰撞的脆响、弟子们的呐喊声交织成一片,惨烈无比。

  激战持续了不知多久,金袍掌门凭借神剑之力,以自身修为为引,凝聚了所有幸存弟子的灵力,最终打出一道贯穿天地的金色光柱,狠狠击中魔神的核心。

  魔神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庞大的身躯渐渐溃散,最终被光柱压缩成一团黑雾,封印进了蜀山大殿深处的禁地之中。

继续阅读:第232章 蜀山诀暴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你有五灵根,我修阴阳道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