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有人作弊!”吴沛立刻大声嚷嚷起来,吸引了菊苑内所有人的注意。
萧宸看到这一幕,不禁苦笑,心想真是无巧不成书,走到哪里都能碰见这个冤家对头。
“这位大人,请问您为何这样说?哪位作弊了?您有何证据吗?”刚才负责宣布结果的仆从走上前来询问吴沛。
“就是他,他在作弊!”吴沛手指直指萧宸方向,坚称其舞弊。
萧宸对自己的文才还是有点信心的,没怎么理睬吴沛。
仆从对于吴沛的指控持保留态度,毕竟他知道萧宸是曹三省邀请来的贵客,不可能仅凭吴沛的一面之词便认定其作弊。
“我亲眼看见他没有动笔,全是他身边的女子代劳,这是在偷梁换柱。”吴沛咬定萧宸有诈,不信他怎会有夺得第一的文采。
旁边有人附和道:“确实,那位郎君并未亲自动笔,确实是那位姑娘书写。”这番言论使得吴沛底气更足,整个菊苑的目光都聚焦在萧宸和吴沛身上。
钱晓倩听闻此言,赶忙解释:“不是这样的,虽然字是我写的,但诗却是他创作的。”
然而吴沛毫不留情地喝止她:“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好不容易找到针对萧宸的机会,吴沛决意紧抓不放。
萧宸原本并不在意吴沛对自己的诬陷,但见到钱晓倩因受委屈而满脸通红、泪光闪烁的样子,心里不由得一阵烦躁。
“欺负女人算什么能耐?”他对吴沛厉声质问道。
为公正起见,仆从提议让萧宸现场提笔写字以证清白。
吴沛则坚信萧宸必会露出马脚,只要比对笔迹,就能证明萧宸作弊,到那时,萧宸的名次作废,信达文集自然归属自己,也能向周斯邈交差了。
萧宸坦然承认诗句非自己亲手书写,但他否认作弊,只是自嘲字迹丑陋才请钱晓倩代笔,并表示即使如此,第一名仍应属于他们。
吴沛抓住萧宸的话柄,坚持认定萧宸作弊,要求取消其名次。
面对质疑,萧宸目光坚定,直言:“我虽未亲笔书写,但绝不等于作弊。”
“我的确请人代笔,但这并不能成为判定我作弊的依据。”
钱晓倩含泪为萧宸辩护,却遭到周围一些人的冷嘲热讽,有人甚至怀疑他们的请帖来源不正,更有甚者猜测萧宸参加诗会的目的不纯,只是为了得到信达文集去变卖。
对此,萧宸脸色阴沉,决定不再忍气吞声。
既然吴沛如此咄咄逼人,他决定接受挑战,提议再比一场,要让吴沛心服口服。
一时间,议论纷纷。
在得知菊苑主人同意再次比试后,众人一致叫好。
仆从奉命回阁楼禀报,很快带来新的题目——以“竹”为题,在半个时辰内各自创作诗词,由在场的人共同评选出优胜者。
萧宸胸有成竹,选择了郑燮的诗文进行吟诵。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气势磅礴的诗句引来了满堂喝彩,连先前嘲笑他的人也为之折服。
吴沛瞠目结舌,万万没想到萧宸真有如此出色的诗词造诣。
此时,他带来的文士在压力之下,一时竟无法构思佳句,陷入了窘境。
在一番努力下,吴沛所找的文士勉勉强强作出了两首诗,但其质量明显与萧宸的作品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经过众人公正评判,萧宸毫无悬念地赢得了第一。
“既然如此,那我就笑纳了。”
萧宸从侍从手中接过珍贵的信达文集,毫不犹豫地转交给身边的钱晓倩。
钱晓倩受此厚礼颇感意外,但她很快恢复平静,此刻她心中对信达文集的珍视程度远不及对萧宸的敬仰之情。
她深感自己若是能嫁给萧宸,真是莫大的荣幸,这样的夫君让她感到无比骄傲。
吴沛目睹这一幕,脸色难看到了极点,恨得牙根痒痒,却碍于众目睽睽之下无法公然抢夺。
他带来的文士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纷纷看向吴沛寻求指示。
吴沛气急败坏地咒骂他们无用,随后灰溜溜地离开了现场。
萧宸对此并未过多纠缠,今日既已出尽风头、得到奖品,又博得了钱晓倩的欢心,可谓收获颇丰。
他毫不客气地评价菊苑中的茶点难以入口,决定回家享受美食。
钱晓倩满眼星光地跟随着萧宸,一副贤良淑德的小媳妇模样,两人完全未察觉此时宫中发生的事情——楚幼薇正在曹三省面前连连赞叹萧宸的诗词才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好诗,真是好诗啊!”楚幼薇颇有感情地吟诵着。
“萧大人将来定有不可限量的前程!”曹三省恭敬地附和着陛下的话。
这菊苑本就是楚幼薇赐予曹三省以招揽人才之所,未曾想其中最具才华者竟是萧宸。
楚幼薇并不精通诗词,但也稍懂一些,所以也能听出萧宸诗句中的豪迈气魄。
与此同时,楚幼薇也得知了菊苑中吴沛闹事的经过,忍不住破口大骂。
曹三省虽然也觉得吴沛行为过分,但在陛下面前不便多言,只能静默不语。
次日,萧宸所作的诗词已在朝廷上下流传开来,引起了轰动。
大家纷纷猜测这位才子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是官府出身,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实来历。
然而,像钱立强这样知情之人,则因萧宸的才华和挫败吴沛之事而暗自欣喜。
回到家中,钱晓倩迫不及待地将菊苑的种种经历告诉父亲钱立强。
钱立强除了震惊于萧宸的才学外,更因萧宸让吴沛颜面扫地而倍感痛快。
毕竟,身为礼部尚书的他在日常公务中没少受到吴沛刁难,如今看到吴沛丢脸,自然是畅快不已。
对于这个未来女婿的身份,钱立强也更加认可和满意。
不久后,楚幼薇上朝,群臣开始奏报国事。
提及临近春节,各地进贡使者即将抵达京城,甚至还有东瀛国使者欲与大楚修缮邦交,前来觐见。
对此,大臣们议论纷纷,担忧其中有诈。
最终,在听取了包括曹三省在内的大臣们的建议后,楚幼薇下令由钱立强负责接待事宜,并强调务必以礼相待,不得有任何怠慢之处。
数日后,东瀛国使节抵达皇城,将礼物和礼单呈交给钱立强,并表示在路上就听说了几首令人心生敬佩的诗词,希望能有机会与大楚的文士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