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李渊要回来了
胖总2023-08-08 14:533,024

  一切安排妥当,杨墨在这些百姓千恩万谢中,又带着手下和家奴,打道回府。

  回府的路上……

  “大人?您为何要对这些贱民们如此优厚?”

  开口的,却是那罗士信的父亲,罗晟。

  只因杨墨有心想要提前收服罗士信,便与之有意交好。

  这次还专门带他出来,以示亲近。

  而罗晟在杨墨几番有意套近乎下,与他说话也没再像之前那般拘谨和守规矩。

  “呵呵,老罗啊……”

  杨墨见是罗晟问的,顿时笑笑了笑,说道,“他们可不是贱民,而是百姓,须知,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荀夫子也曾说过,百姓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啊?

  听到这话,罗晟还有其他府卫,皆是一脸懵逼。

  他们虽然都是宫里禁卫出身,大多也都识字。

  但识字与学问,那可是两码事。

  尤其,这又是孟子,又是荀夫子的,什么鬼?

  “好吧!这么说你们可能不太明白。”

  杨墨见状,知道这个逼是白装了,随即说道,“我想要的,不是眼下这几千亩地给我带来的收益,而是这些百姓,或者说,是这掌握了新式农业技术的关中百姓……”

  什么?

  要的是这些百姓?

  罗晟他们听了,不仅没懂,反而更懵了。

  自家侯爷这是到底想干啥?

  一些百姓而已,难道还能有什么特殊之处不成?

  “既然上天让我来到了这个时代,那我就绝对不会再让未来的变局重现,什么神州陆沉,马踏中原,通通去特么的……”

  杨墨却是越说越激动。

  罗晟等人依旧还是没听懂杨墨话中的意思。

  但……

  位于杨墨身后的宇文化及,却是蓦地听清了几句。

  神州陆沉,马踏中原?

  这不是前晋大司马桓温,昔年所说的话吗?

  宇文化及随即开口,小心翼翼问道:“侯爷这是忧心北疆突厥之事?”

  “突厥?”

  杨墨听罢,回过神来,顿时冷冷一笑,“哼哼,区区突厥,不过冢中枯骨尔,我说的,乃是那盘踞于东北的契丹,女真,以及蒙古……对了,契丹这时候好像还没有统一,而是分成了契丹八部。

  至于女真,这时候应当也不叫女真,而是叫靺鞨部,位于黑水地区。最后是蒙古,此时还不叫蒙古,而是叫室韦部,远远没到后世马踏欧亚的时候……呵,我与你们说这些干嘛!”

  杨墨说罢,顿时摇头失笑。

  就算是离得最近的契丹大辽,此时都还在东北一带,过着苦哈哈的生活呢!

  而且,在未来突厥衰落了以后,还得继续被回纥人欺压。

  一直到唐末,才会出现一位惊才绝艳之人,统合契丹诸部,建立辽国,并南下燕云。

  至此,中华大地就开始了长达上百年的,被草原游牧民族欺压掠夺的时期。

  不过,现在他来了,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一旁,宇文化及听罢,顿时一脸懵逼。

  什么鬼?

  契丹不是突厥手下的附庸部落吗?

  怎么能比突厥还厉害?

  还有那个室韦,似乎听说过,好像在先帝时期,入朝觐见过先帝爷。

  至于黑水靺鞨,那是听都没听过……

  “是!大人深谋远虑,我等远不及也!”

  罗晟虽然也没听懂,但是他的反应倒是挺快,随即拱手便恭维道。

  “呵呵……”

  杨墨听罢,顿时哈哈一笑,“老罗啊!都说了大家都是兄弟,何必这么生分?”

  说是这般说,但罗晟只是陪笑了两下。

  上司这么说,那是人家客气。

  你要当真了,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

  到了晚些时分。

  大兴宫,后殿。

  “怎么样?”

  杨广缓缓放下手中奏本,淡淡说道,“那小子,这两日都在做些什么?”

  “回禀陛下!”

  御案前,罗晟随即躬身说道,“荥阳侯第一天先是去西市,寻一高昌国胡商,购买了一些棉花种子,然后又辗转买了一些木材和木匠。当天晚上便亲自带着这些木匠,连夜赶制了一犁具,名唤曲辕犁。”

  “曲辕犁?”

  杨广一愣,“这犁具不是向来只有直辕犁吗?哪儿来的什么曲辕犁?”

  “陛下!”

  罗晟点点头,“臣起初也是这般想的,本以为荥阳侯只是出于一时兴趣,却不成想,荥阳侯第二日,便将这曲辕犁,带到了郊外封田,并将之发放给了封田百姓,且要求他们以后耕地都要使用这曲辕犁。”

  “胡闹!”

  杨广听罢,顿时眉头一皱,说道,“这小子……他这般行事,那些百姓岂不怨恨于他?”

  “陛下,那些百姓不仅没有怨恨于侯爷,反而还对其感激涕零,纷纷称赞侯爷真乃大善人。”

  “哦?还有这等事?”

  杨广一听,随即来了兴趣,“这小子……是做了什么吧?”

  “回禀陛下,正是如此!”

  罗晟说道,“荥阳侯今日到了封田以后,先是下令将所有封田的田税全部改为一成,随后,才拿出了那怪模怪样的曲辕犁,并声称,这曲辕犁比起直辕犁要更为好用,效率大概是直辕犁的三倍……”

  “什么?三倍?”

  杨广顿时脸色一惊,连忙追问道,“此言为真?”

  “臣不知……”

  罗晟说道,“不过,那些亲手试过的百姓,都面露喜色,想来,就算没有三倍,应当也确实要好用一些。”

  听到这话,杨广瞬间不再有任何怀疑。

  好吧!本来就不应该怀疑。

  毕竟,这可是那小子做出来的东西。

  那小子,虽然人贱,还贪财。

  但搞出来的东西,确实从来没出过岔子。

  三倍啊……

  这要是推广开来,那大隋又何来的粮荒灾难?

  杨墨啊杨墨,你可真是上天赐予朕,赐予大隋的瑰宝啊!

  杨广心中感叹一会儿,才平复下心情,又接着问道:“咳……除此之外,那小子可还做了说了什么?”

  “回禀陛下!”

  罗晟说道,“荥阳侯将曲辕犁与百姓说过以后,又加设了一块实验田,随后,便直接带着我们回府了。至于那实验田要做什么,荥阳侯未曾与臣等还有百姓细说。

  不过,荥阳侯在归去路上,倒是与臣等说了一些很是奇怪的话……”

  “奇怪的话?什么话?”

  杨广微一挑眉,问道。

  罗晟听罢,随即将杨墨白天所说的那些话,全部与杨广复述了一遍。

  虽然说的不是很全,但至少几个重要的关键词,还是记了个清楚。

  而杨广听完,与白天的罗晟他们一样,也是一脸懵逼。

  突厥他还能理解,这契丹又是什么鬼?

  不过就是一依附突厥的小部落而已,还能比突厥危险?

  还有那什么黑水靺鞨,室韦?

  室韦部他知道,似乎是北疆东边的一个小部落,长期摄于突厥的控制。

  根本不足为虑,倒是那黑水靺鞨,他从未听说过。

  听名字,貌似是在黑水那里,应该是与室韦部离得近……

  就这么几个小部族,还能重现昔年神州陆沉之憾事?

  开玩笑吗?

  杨广第一反应是不敢置信,但想到,这是杨墨那小子说的,又不敢不信。

  毕竟,连大隋要灭的事,那小子都说出来了。

  似乎,这些事,也没那么离谱了。

  室韦部和契丹部倒是好说,至于黑水靺鞨,看来朕得留意一下了……

  历史上,杨广其实要等到征讨高句丽,经略辽东时,才会突然发现,东北有这么一个靺鞨部族,其中一部就叫黑水部。

  至于黑水之名怎么来的,就是在于黑龙江的水面呈黑色。

  “好了,朕已知晓,那小子,可还说了别的什么?”

  杨广点点头,又接着说道。

  “禀陛下,就这些了。”

  罗晟随即躬身说道。

  “嗯,既如此,你便退下吧!”

  杨广摆了摆手。

  “诺,臣下告退!”

  罗晟说着,缓缓告退。

  这时,忽然殿外,一太监迈着小碎步,急匆匆赶了进来。

  一进殿内,就恭敬说道:“陛下!唐国公已接到陛下旨意,不日将会入京述职!”

  “哦?那阿婆面要回来了吗?”

  杨广听了,顿时一笑,“呵呵,朕许久未与他相见了,正好下月的上巳节,好好聚一聚!”

  这阿婆面说的便是李渊了。

  虽然网络上都说,这是杨广看不起李渊。

  但实则,李渊与杨广的关系却是非常好。

  从隋文帝时期开始,就一直对这个表亲戚十分照顾,官运亨通。

  就是到了隋炀帝时代,杨广对这个表兄也十分信任。

  征讨高句丽时,甚至还要李渊负责主要的后勤工作,这可是亲信才有的待遇。

  而阿婆面这种所谓嘲笑式的称呼,更像是一种表兄弟间的开玩笑。

  也更能表现,杨广对李渊并无太大戒心。

  至于杨广登基以后猜忌李渊,这一点,不能说不对。

  只能说,杨广登基以后,对百官都猜忌,也不差这一个。

  而且,总有人说什么李渊正是因为被猜忌,才选择起兵造反。

  可实际上,按当时那个时代背景,隋朝早就无力回天,就算李渊不反,也会有别人反。

  只能说,是这位唐高祖最后胜了,才显得尤为特殊。

继续阅读:第八十八章 早就不流行殉国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我被杨广偷听了心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