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看到胖太子吐了一地,杨墨点点头,又说着,“微臣还想再借您御案上的牛乳一用?”
“嗯?牛乳?准奏!”
杨广听罢一愣,还是点头说道,“不过……爱卿,这牛乳,也能解毒?”
牛乳,可向来都是饮食之物。
而且,还是皇家贵胄阶层,才能用的起的。
居然还能拿出来解毒救人?
简直闻所未闻……
“回禀陛下,正是!”
杨墨听了,却是点点头,“这牛乳确实有解毒之功效,不仅如此,除了牛乳以外,鸡蛋里头的蛋清也可解毒……”
【广哥,你要问我这个,那你可就问对人了!】
杨墨心说,【别的毒咱不敢说,但这砷中毒,或者说砒霜之毒,那还不是简简单单?只可惜,牛乳和蛋清的效果,终究还是不如活性炭……】
【不过还好,这个时代,砒霜虽然已经出现了(史料记载,砒霜一词最早出现于晋朝葛洪所写的《肘後备急方》里),但整体还比较原始,只是刚刚毒发的话,用牛乳或蛋清倒能解决,要不然,还真有点儿麻烦……】
嚯?
听到杨墨的心声,杨广顿时心中一惊。
这牛乳和蛋清,竟真能用来解毒,而且还是砒霜之毒?
若是如此,那朕以后可得让身边宫人多备着些。
对了,还有朕的那些皇子公主们,也得嘱咐,备着些。
以作不时之需。
这般想着,地上那正被千牛备身强按着,喂下一大碗牛乳的胖太子杨昭,似是喝的太急,又是浑身一抽搐。
然后……哇的一声再次吐了一大滩。
这次,吐完以后的杨昭,竟然开始悠悠转醒。
“嗯?我这是……”
杨昭迷迷糊糊的说着,就要起来。
这一幕,直接给杨广,还有殿下众人,包括杨素在内,都给看呆了。
卧槽?
真救醒了?
这小子,竟然真懂医术?
一时间,殿下众人尽皆震惊的无以复加。
尤其是杨素,他没想到,自己都下了那么厉害的毒了。
居然还能被这小子给救回来?
不对……重点是,这个小畜生几时学会的如此厉害的医术?
这可是砒霜之毒啊!无药可医的……
这小子能耐这么大?
这都能救回来?
一瞬间,杨素心里甚至有了那么一丝懊悔。
自己这波强行给太子下毒,是不是有些过于冲动和草率了?
只可惜,事到临头才开始后悔,那还有个屁用?
而且,实际上,这里还是杨素他们个人脑补的太多了。
杨昭之所以醒了,不是因为被救醒的,纯粹是给杨墨几波不太标准的急救操作给造的。
试问,几个肌肉虬结的大汉,在你睡着以后,拼命按你的肚子,把你按到吐。
吐完了以后呢?
又接着给你灌水(牛乳),让你继续吐,这换谁谁不醒?
当然,杨墨的这波急救操作,也不能说没有用。
杨昭本就是因为急性砷(砒霜)中毒,导致的晕厥,或者更恰当的说,他这是肚子疼疼晕过去的。
杨墨那不太标准的急救措施,虽然把杨昭给折腾醒了,但也确实排除了他体内大部分的毒素。
还残留的,也已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了。
所以,杨素还有那些大臣勋贵的想法,倒也没全错。
“来人,快,给太子拿一床褥子来!”
杨广却是不知众人想法,见到太子真醒了,连忙又惊又喜的说道,“昭儿,你刚刚醒来,不宜乱动,还是先休息一下吧!”
“啊?诺,儿臣遵命!”
杨昭听罢,虽然有些懵逼,但还是听话的点点头。
“臣等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就在这时,几名宫中御医终于姗姗来迟,一路小跑着来到大殿跪下。
杨广听了,还未发话。
杨素却是当先一步,开口呵斥道:“快,还不速速上(龙)台,去救治太子,若是太子此番有个三长两短,小心你们的脑袋!”
嘶!
听到杨素这般恐吓之言,那几名御医顿时浑身一颤。
随即,赶忙小跑着上(龙)台,准备去救治太子。
然而,甫一上去,他们便不由一愣。
嗯?
不是说好太子中毒昏迷,生死不知吗?
搞得他们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忙不迭的往这里赶,生怕摊上什么大事儿。
结果……这太子,不是好好的吗?
而且,地上这一滩又是谁吐的?
陛下都还在边上呢?
“嗯?愣着作甚?”
杨广见此,开口说道,“还不速去与太子诊看!”
“诺!”
几名御医回过神来,随即快步上前,给软榻上的杨昭诊看了起来。
“陛下,太子殿下除去精气亏虚,需要进补和修养以外,并无大碍!”
其中一名年长些的御医简单看了看,便随即起身,对着杨广禀报道。
“哦?果真如此?”
杨广眉头一挑。
“微臣不敢欺瞒陛下!”
嗯?
听到就连御医都确认了太子已然无事,众人皆是神色各异。
而就在这时,忽然,人群中冒出一个声音……
“陛下德行兼备,有天命庇佑,如此,才使太子殿下化危为安,此真乃陛下仁德,吾皇圣明也!”
“陛下圣明!”
其他人闻言,随即反应了过来,连忙跟着一起高呼(拍马屁)。
若是换成以往,可能杨广还真会有些飘飘然。
可是今日……呵呵。
“呵呵,众卿果真认为,是朕的圣明,才使太子得以化危为安?”
杨广听了,却只是皮笑肉不笑的回问道。
言语中,好似带着一丝莫名的意味。
殿下众人听罢,还未想好怎么回。
杨广忽地又说道:“既如此,朕便姑且就当是因为朕了吧!只是……既然是因为朕的圣明,才使杨爱卿救治了太子,那么,众卿以为,这毒还是否为杨爱卿所下呢?”
嗯……嗯?
什么?
听到杨广的话,众人一时间有些没转过弯。
事实上,本来他们就不能百分百肯定毒到底是不是荥阳侯所下。
他们,只是借着这个机会,顺带裹挟了其他人,来试图扳倒荥阳侯而已。
可是,现如今,荥阳侯救治太子,可谓是立下大功。
再以此为由,要扳倒荥阳侯已然不可能。
所以,众人这才故意忽略了此事,意图蒙混过关。
按理,陛下也应该会顺势配合……
只不过,现在,陛下竟然主动又提出来了?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陛下是打算当殿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