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墨随着杨广的车架一起回城的时候,再度惊动了城中的各家权贵。
尤其是,当各家权贵知道,皇帝这波去而复返……诶不,这不是去而复返,而是直接掉头,往荥阳侯的府邸去了。
这下,城中权贵,顿时全都被惊住了。
饶是苏威这个知情者,也是不由眉头一皱,觉得皇帝这波,是否有些过于锋芒外露了?
至于杨素,那更是一脸复杂。
合着,皇帝这波搞那么大排场,还带着太子一起出城,是为了见那个小畜生?
看来,这小畜生,必须要尽快除掉了,否则……
……
杨墨和杨广自然不知城中各家变故。
“陛下!”
杨墨将杨广请到了正厅,随即说道,“既如此,微臣便下去张罗去了……”
“嗯……”
杨广点点头,又似乎想起什么,问道,“对了,这般多菜肴,莫非都是卿一人来做?”
“回禀陛下……”
杨墨说道,“微臣这段日子,也从外面买回了一些厨子,回头,只需与他们吩咐一下,余下的,便让他们来做就好。如此,也能使陛下少等片刻。”
【好家伙,您老还知道这菜式多啊?】
杨墨说罢,顿时心里一阵呵呵,【那您还搁我这儿蹭吃蹭喝?这不是明摆着,在难为人吗?】
呵?
这小子……
朕与太子,来你府中用膳,可是莫大的殊荣。
旁人想求都求不来的,你可倒好,不说感恩戴德,居然还特么嫌弃?
“嗯,如此甚好,等一会儿吩咐完,你便回朕这里……”
杨广微微点头,说道,“朕……有事要与你详说。”
“诺!”
虽不知杨广啥意思,但杨墨还是躬身应道。
说着,便下去后厨,准备去了。
“侯……侯爷,陛……陛下这要吃三十道菜式……这……这我等该当如何准备?还……还请侯爷示下!”
后厨里,一众厨子,不由有些战战兢兢的问道。
无法,这些人在被杨墨买回之前,终归都是普通的小老百姓。
那可是一辈子都没见过,也不可能见过皇帝的。
结果,这忽然间,天子就驾临了。
而且还要吃他们做的菜。
他们没有当场吓晕过去,已经算得上是心理素质过硬了。
“呵呵,大家不必如此紧张……”
杨墨见此,却是一脸轻松的笑了笑,“陛下此来,只是顺道在咱们这儿用个午膳而已,大家伙儿就按平常做饭时来做就行了。”
“诺!”
眼见自家侯爷如此云淡风轻,一众厨子心里似乎也没那么紧张了。
“而且,本侯先前不是给了你们一个小册子吗?”
见着一众厨子表情稍安,杨墨又继续说道,“到时候,你们只管按照册子上的菜式来做就行了……对了,就用这几天新做的那几口炒锅来做,如此,陛下必定会很满意。”
“诺!”
这下,众人总算是放下心来,应诺一声,便转头各自前往忙活。
至于小册子上的菜式,这段时间,他们都有学习过。
再加上本来就是(京师里的)厨子,基本功在那儿。
所以,做起来倒也不难。
而杨墨见此,这才点点头,随即快速回到了正厅。
“微臣来迟,使陛下在此枯坐,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且坐吧!”
杨广摆了摆手。
“杨爱卿,你可知今日,朕为何会来此啊?”
待其坐好,杨广才再次开口,淡淡问着。
“陛下圣意,微臣着实不知,也实在不敢妄加揣摩。”
杨墨说着,心中腹诽,【靠,您老来我这里,不就来蹭吃蹭喝的吗?】
【怎么,难不成还有别的事?】
【等等……貌似还真是,广哥如今好歹也是皇帝,总不可能真跑我这里闲逛,外加蹭饭来的吧?】
【而且,这波还带上了这胖太子一起,难道说……】
呵呵,这小子……
总算察觉到了吗?
而且,朕不过是到你家里顺带吃个饭而已?
用得着心里一直在那儿惦记吗?
“杨墨,你觉得朕的太子,为人如何呀?”
看着杨墨,杨广忽然开口问道。
【嗯……嗯?啥玩意儿?问我太子怎么样?好家伙,广哥您还真是为这胖太子来的?】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忠厚仁德,微臣对其实乃敬仰万分!”
【我这说的可是实话啊!史书上,这位太子确实忠厚仁德,死后还封了个“元德太子”呢……】
嗯?
听到这话,杨广显然有些不满意。
毕竟,这些都是他知道的。
“哦……卿是如此想的吗?”
杨广故作沉吟了一下,说道,“太子确实忠厚仁德,可是,作为国家储君,这只有忠厚仁德,怕是难以服众吧?”
【嗯?我去,这话说的……广哥您要是想弄死我您就直说,这问题,是咱能随便回答的吗?】
“这……陛下自有陛下的道理,微臣不敢妄加策论!”
【这么个送命题,我回答个屁……而且,真要说,这也不是广哥您该关心的问题。先不说大隋也就十年命数了,就说这胖太子,跟杨素那老帮菜一样,一年暴毙的命,广哥您担心他干嘛?】
杨墨心说,【而且,就算这胖太子不会死,那也没啥用啊!这大隋,从根子上就已经烂了……】
【别说这胖太子能力如何了,就是能力超强,那也救不了啊!权贵横行,关陇集团一家独大,外加早就已经烂透了的田政……尤其是田政,这玩意儿对大隋而言,可是致命的毒药啊……】
【怕是二凤来了,也得当场摆烂了,除非推倒重来,或者,有那个魄力,将所有权贵门阀全都一网打尽,否则……呵呵!】
嗯……嗯?
什么?
我们不是在说太子吗?
怎么着,这还扯出一个更重磅的消息了?
听着杨墨的心声,杨广顿时心中大惊。
大隋的田政早就已经烂透了?为何朕完全不知道?
这小子,莫不是在危言耸听?
其实,杨墨这波,那还真不是在危言耸听。
总有熟知历史的人,甩锅隋朝灭亡,都是因为隋炀帝杨广。
这个说法呢……很对。
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还真就是广哥的一通骚操作。
但……
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田政,或者说,那些门阀勋贵。
可以说,就算杨广是一代明君。
也顶多就是起到延缓作用,可能不会亡在他手里。
但下一代,下下代……
毕竟,在册五十多亿亩的耕田……唐贞观盛世,也才堪堪五亿出头而已。
明代巅峰,也只有八亿左右。
就是换成现代,也就只有十八亿亩耕田。
这五十亿是什么鬼?
只能说,杨广只是在这颗定时炸弹还未引爆之前,将其给提前戳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