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连吃带抢,属实是给杨墨整不会了。
“父皇,儿臣回来了!”
就在这时,杨昭也终于在几个骁卫的随从下,从外面赶了回来。
一进来,便鼻子一嗅,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肉香和鱼香。
“嗯?好香啊……”
杨昭胖乎乎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正欲前往正厅拜见杨广。
“嗯,太子既然回来了,那便随朕一起回宫吧!”
杨广却是先一步起身,说道,“在这里也耽搁了不少时间了,宫中还有诸多事务要处理。杨爱卿,你也一样,要时常前往工部看一看,切莫养成了惫懒之心!”
杨昭:“???”
不是,父皇……咱不是说好了,要在荥阳侯府上用午膳的吗?
怎么这么快就要回去了?
儿臣这才刚进门,还不到半刻钟啊……
一瞬间,杨昭险些……好吧!就是跟不上杨广的脑回路。
父皇今日到底是来干嘛的?
遛弯儿吗?
杨墨听罢,同样也是一愣:“啊……这,微臣恭送陛下,太子殿下回宫!”
【我特么?抢完就跑?】
【好家伙,广哥你这波玩的还挺溜啊?你咋不顺便把饭菜也打包带走呢?】
嗯?
听到杨墨的话,杨广忽地驻足停下,转头又吩咐道:“对了,杨爱卿,今日这午膳菜肴倒是颇为可口,正好,太子还未用过,便替朕打包一下,朕也好带回宫去!”
杨墨:“???”
【牛逼牛逼,连吃带拿?在下佩服!】
“诺!微臣这就命人打包好!”
杨墨听罢,顿时脸色一黑,但还是只得强颜笑道。
【得,就当您老刚刚的赏钱是买菜钱了……等等,这么算起来,广哥把我厨子也拐走了,那我这波还亏了?】
呵?
这小子,还知道朕给过钱了?
既然给过了,那朕把饭菜带走怎么了?
至于那些庖厨,朕也不过只是借用一番,又不是不还……
而且,若是此番上巳节宴办的好了,朕也不是没有赏赐。
“嗯,如此甚好……”
杨广点了点头,“朕还有公务,便不在这里继续叨扰爱卿了……”
“陛下哪儿的话,您能来微臣府中做客,实乃微臣莫大的殊荣,又怎会叨扰呢?”
说罢,他便让人将桌上几乎没怎么动过的饭菜,全部装盒,再交给那些随侍太监们一并带走。
待到杨广和胖太子杨昭一起上了车架,行远至看不见以后,杨墨这才松了口气。
“唉……总算是送走了,特么的,连吃带抢的,多来上几次,我这府中,还不得被广哥给搬空了?不对,为啥我还想着多来几次?”
……
回宫的路上,马车缓缓而动,两旁,更有无数骁卫策马跟护,至于周边百姓,早已被前方开路的骁卫们提前清场。
“昭儿,此番在荥阳侯封田内,观感如何?”
原本闭目养神的杨广,却是忽然开口问道。
“回禀父皇,儿臣适前虽因害怕扰民,而只带着骁卫远远驻足观察!”
杨昭听了一愣,随即回道,“但是,却也能看出,这荥阳侯封田之内,百姓耕作间井井有条,且,不说人人精神饱满,却也个个面带期望。如此可勘,这荥阳侯,确实颇有治民之才!”
这话,虽有故意迎合的成分,但也确实带着些真心实感。
别的不提,光是那些田野间的百姓,精气神就与杨昭曾经在那些门阀勋贵中,所见到的佃农(农奴)完全不一样。
“嗯,你能如此想,甚好!”
杨广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复又缓缓说道,“昭儿啊!日后若是无事,可尽量与荥阳侯多走动走动……”
嗯?
听到这话,杨昭心中顿时颇有些意外。
这荥阳侯,竟如此得父皇赏识吗?
虽然杨广的话里,只是让他与杨墨多多走动。
但背后的意思……谁还听不明白吗?
无非就是,要他与那杨墨,尽量打好关系,最好是能建立起一个“友好”的君臣利益关系。
而能要身为太子的他如此的,除了未来的托孤……诶不,是股肱之臣以外,还能有谁?
这个荥阳侯……
“诺,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杨昭听罢,随即躬身应道。
“对了,切记走动的时候,身上要带上些财货,但,不要带的太多……”
“嗯?”
杨昭听了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父皇,这是为何?”
“呵呵……这人啊!若是喂得太饱了,可就走不动路了!”
杨广却是笑了笑,似乎答非所问。
杨昭听完,心里也是更懵了。
啊这……
父皇这是在说什么?
难不成,是暗示他,要用钱财收买荥阳侯?
这不是开玩笑吗?
荥阳侯好歹也是实封侯爵,而且父皇还破格赏赐了对方那么多食邑和永业田。
这荥阳侯怎么可能,能被些许钱财收买?
还是说,父皇此举,另有其它深意?
杨昭思索半天,亦不得要领,只得先跟杨广告辞,准备回了东宫,再慢慢想。
……
翌日。
大兴宫,后殿。
“微臣苏威,拜见陛下!”
“嗯……苏爱卿,朕要你查的卷宗,可都带来了?”
“回禀陛下,尽皆在此,还请陛下鉴阅!”
苏威言毕,恭敬递上了一部厚厚的卷本。
说起来,苏威此时都还是有些懵逼的状态。
昨日,皇帝突然传令让他入宫觐见。
他还以为是找他要这人才遴选的章程。
结果,到了宫中,陛下不知怎么搞的,居然管他要先帝朝,全国丈量耕地的卷宗记录。
不仅如此,还要他去把前面,历朝历代所有的土地卷宗记录也给找过来。
可以说,这一波旨意,直接给他整不会了。
但……
疑惑归疑惑,毕竟是陛下的旨意,苏威还是选择了照做。
这不,眼前这一挪卷宗就是了。
不过,他自然不可能把所有详细卷宗都调出来。
现在杨广在看的,实际上只能算是目录,只有大概,没有详细。
但,还是给精确到了年的单位,从开皇元年到现在……至于再往前的前周,则没有详载。
主要前周时间太短,期间又长年处于跟伪齐伪陈的战争状态。
对于丈量土地这种事,基本上都没什么精力去关注,或者说,也是前周宇文氏在妥协。
而更前面的两汉,倒是找到了,但详细的也没放上,只给出了各个时期的土地总数,还有大概变化。
然后,杨广看傻了……
这特么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