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池番外
我回营时,顾不得浑身浴血,便直接去往颂清所在的营帐。
尘埃落定的喜悦冲昏了我的头脑,我迫不及待地见到她,告诉她,你不必再背负任何了。
我见副将和鸣柳站在颂清的账外,气氛十分凝滞。
我的心猛地下坠了一瞬。
鸣柳看见我,眼泪便流下来。
我的视线落在鸣柳抱着的襁褓上,只觉得那是洪水猛兽。
「颂清呢」声音里是我自己都能清楚听到的惶恐。
我在心里默念,告诉我她是太累了睡着了…告诉我…
我的副将低下头。
鸣柳哽咽道,「将军,姐姐她在里面等你」
帘子被我缓慢地掀开,那轻薄的布料此刻仿佛有千斤重。
刺目的白充斥着我的眼眶。
天地间只余床上那一抹白,和她握着的剑穗那一抹红。
她就那样安静的躺着床上,仿佛只是睡着了。
我腿一软,砰地跪在床前,厚重的甲胄与地面撞击出闷响。
震的我仿佛灵魂都出窍了。
我还从没见她穿过这样素净的颜色。
记忆深处,她总是端庄的月白色,高贵的青色,那样明艳大方。
后来重逢时,她总是一袭红衣,更是花团锦时衣香鬓影。
我恍然明白了,这是我缺失的那一天。
她得知我父兄战死,焦急地换上白衣,想来看我地那一天,只是我没见到。
这是她跌落污泥前最清白的时刻。
她是有怨的,我一直知道。
但她又无法全然怪到别人身上,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苛责自己,逼迫自己。
是我没好好爱她,我没看出她腐烂的心,没看出她是那样的恨。
恨自己,恨到大仇得报后一刻也活不下去了。
我想起大军临行前,她出现在城墙上。
大汗淋漓,身姿纤弱,她用力的擂着鼓,我当时不明白。
原来,她是在向我告别。
她身处黑暗,一生追光,却死在黎明的前夕。
隆庆十六年夏
靖远侯赵池带兵进入皇宫,隆庆帝自刎。
同年秋
赵池即位,改国号为清,帝号清和。
清和元年
为前朝柳氏翻案,册封柳氏已故女为后,谥号明纯,入皇陵。
翻新皇后寝殿凤仪宫,更名颂渊宫,后封闭此宫,不许任何人进入。
册封幼子为储君,朝野非议,镇压未果。
清和元年冬
册封一武将之女为妃,抚养太子,一无名姚姓子为太子师。
帝甚少与太子相见。
清和十年秋
帝于攻破前朝同日薨逝,与皇后同葬帝陵。
在位十年之间,海晏河清,太平盛世。
太子十岁登基,改帝号为和颂,太子师为一品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