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缨应了一声,周围的小丫鬟忍不住欢呼了起来,她们还以为这么好吃的东西,能吃点剩的就行了,没想到竟然也能吃到新的。
正厅里,柳九安让人摆了火盆。
热乎乎的羊蝎子锅往上一端,暖暖的热气蒸腾着香味,在阴冷的江南让人看着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柳九安亲手把火锅端给了顾神医,笑眯眯的说道:“爷爷,我这可是特意给你做的,你千万尝尝。”
顾神医哼了一声:“我老人家不接受你这个讨好。”
话音一落,顾神医拿起筷子,先捞了一个羊蝎子出来,啃的津津有味。
柳九安不禁一头黑线,爷爷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率直啊。
桌子上所有人都在啃羊蝎子,一时间都没人说话了。几乎都是在无声的打架。
比如柳九安就看见,黎清寒从冯三郎的锅里捞走了一个羊蝎子,冯三郎反手想抢,却被路过的陆远挡住,还塞给了他一筷子青菜,陆远还顺手在顺走了冯三郎一盘春溪爱吃的青笋。
柳九安默默的低头吃自己锅里的东西,她真心是没眼看……
“嘿!”金桂突然跑过来拍了她一下。
柳九安一抬头,金桂就眼疾手快的一勺子在她锅里捞走了一块羊蝎子,一口咬住笑的一脸得意。
“你不是有吗,还过来抢我的干什么?”柳九安瞄了一眼金桂的小锅,就知道郑先生把羊蝎子都给了她。
金桂笑的得意洋洋:“好东西要是不抢着吃就不香了。”
柳九安忍不住白了她一眼,低下头刚要吃,就又被金桂抢走了一块。
好好的一顿饭,直接变成了全武行。
除了几个老人那没人敢去,别的地方都要抢疯了。
做为其中的一员,柳九安也不好意思说他们,过一时所有人都吃饱了,摊在云椅上,一动都不想动。
只有石山那些人还在奋战。
那些小厮丫鬟不用伺候主子,也吃的十分尽兴,干起活来更加卖力。还不到午夜就收拾完了。
柳九安又给他们煮了茶,这回倒是一个个锦心绣口,斯斯文文的赏花赏月赏星星了,好似方才饭桌上的人不是他们似的。
翌日。
柳九安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昨儿晚上那两个小祖宗不知怎么了,一会一闹,直到黎明她都没睡着。
用红缨的话说,就是夫人身上的味道太香了,两个小少爷闻着就馋哭了。
那信誓旦旦的模样,弄的柳九安差点没拿点面包糠把自己给裹上。
“红缨。”柳九安压了压鬓角,看着外面的日光伸了个懒腰。
“夫人。”红缨端着水盆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路过来,拧了帕子给柳九安,又倒了漱口水,端了热茶。
流水一样的动作,倒是当真有几分春溪的范了。
“夫人,越大哥在外面等了一阵了,你要见见吗?”红缨说道。
“让他进来。”柳九安说着,拿了块糕点,先垫了垫肚子。
红缨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不一时越信就从外面走了进来:“夫人。”
“嗯,查到是谁了吗?”柳九安问道。
“查到了,此人名叫周来,是周家的旁支,以前不怎么出名,最近才声名鹊起,生意不止做了这两个,只是都在别的地方。”越信递了封信上来,上面详细的写了周来的信息。
柳九安上下扫了一眼,周来的周家和之前在凌云阁对面,开着流云阁的周福生是一个周。
只是那个流云阁不知为了什么,自从秦王梁文轩来了之后,直到如今也没在开业。
这周家跟她有仇吗?怎么一个两个的都针对她?
还跟傅云峰夫妇勾结上了?
还有这个周来,他的信息从上到下没有一丝漏洞,简直就是一个落魄旁支公子奋斗史。
“夫人,还有个事。东街上刘府死人了。”越信声音低沉,听得柳九安心头不由得一紧。
东街刘府?她怎么觉得有些熟悉?
柳九安沉思了一时:“上次自留客居出来,我是在哪上的饺子?”
“正是刘府。”越信低声说道。
那日他们的人早就打听好了,刘府里一个老妈子,有个乡下姐妹的闺女要进城投靠。
是以他们先把轿子停在了刘府,等着化妆好的柳九安和红缨进了刘府,上了轿子,在找个相熟的小厮,把柳九安打包了的酒菜给那个老婆子送去。
只说是留客居的酒菜,如此一来,别人怎么查,也只能查出来,一个普通村妇带着小辈去吃的饭。
这计划没有丝毫漏洞,可柳九安怎么都没想到,那老妇人竟然会丢了条命。
“查清楚是怎么死的了吗?”柳九安低声说道。
“中毒。”越信说道:“他们府里的人说的,是吃了留客居的东西,中毒死的,如今人已经闹到留客居门口了。”
柳九安眉头微皱,留客居那日的东西,她每个都尝了,虽然都不是好食材,但吃了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而那个刘府的婆子,越信用以前也查过,没有任何的病状,也从未吃过什么乱七八糟的汤药,按理来说,什么事都不该有。
“夫人。”春溪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进来。”柳九安说道。
春溪应了一声,提着裙子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也不等越信出去,直接开口说道:“夫人,刘府的人被罚了一百两银子。”
“你说什么?”柳九安皱起了眉头。
“刘府那个婆子,被罚了一百两银子!”春溪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刘府确实是闹到留客居门口去了,可是没过一会,就来了一队官兵。
春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去的,可到了衙门口,三才书院食肆的老板吴根生却在里面。字字句句的给留客居作证,说那婆子是诬告。
后来又叫了仵作来,那婆子身边只有一个姐妹的闺女,连个护着她的人都没有,直接被当堂检验。
最后的结果,竟然是那婆子自己吃了砒霜自尽了。
“夫人,刘府的妾室刘王氏,还站出来作证,说是那婆子前些日子,偷了她一百两银子,这是畏罪自杀,也是栽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