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听着游义天的话,脸上一阵尴尬,不知该作何解释,却听显王答道:
“回游国主,这道菜里的确没有一滴油,诚如游国主所言,本王的确只是把几片野菜叶子配合着花瓣摆出了一朵花的造型而已,别无其他……”
皇上一听,顿时不悦:
“朕适才好像还听显儿信誓旦旦地说,这可是你‘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呢!怎么这会儿又成了‘几片野菜叶子’而已?你这是……”
显王自然也看出了皇上的不高兴,在外邦面前丢面子,那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于是也不敢怠慢,连忙解释道:
“启禀皇上,显儿所言,句句属实!诚如皇上所见,这盘中野菜,经过显儿的精心搭配和改良,已然变成了一朵漂亮的花的形状,让人观之亲切,赏心悦目!”
皇上和游义天闻言,忍不住又都朝那盘中看去,拧着眉毛仔细辨认起来:
几片花瓣围成了一个不太圆的圆圈,大概就是花朵吧;
下面是几片野菜叶子,分两堆儿都堆成了椭圆形,又或者是不太明显的长三角形状,这大概就是花朵下面的叶子吧。
游义天还在辨认,皇上却已经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嗯,这样一辨认,好像是有那么几分红花绿叶的意思了。”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看出丝毫花朵的样子来,但是有牧原国主在侧,总要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只好强迫自己承认,那就是一朵花。
游义天见皇上都这样说了,也不好再质疑,只好很是勉强地点了点头,不过,却还是很好奇地问道:
“那这‘美味佳肴’呢,是有什么道理?”
“回游国主,这道菜,看似简单粗陋,实则大有深意在里面!”
显王再次恭敬行礼。
皇上眉毛一挑,笑着问道:
“哦?有何深意?显儿不妨说来听听!”
其他众人也很是好奇,如此糊弄人的“菜肴”,究竟能被显王说出什么花来,于是纷纷竖起了耳朵。
“回皇上,显儿这道菜的灵感,其实来源于太后的一句话。”
显王一边说着,一边抬眼望向太后。
“哦?哀家说过什么话?”
太后也是一脸的惊奇。
“回太后,您说过,民以食为天。”显王面露微笑。
“不错,哀家是说过这句话,只不过,这跟显儿的菜肴又有什么关系呢?”
太后想了想,却越发地好奇。
“回太后,显儿的灵感便来源于这句话中的‘民’字!”
看着太后和皇上不解的眼神,显王不紧不慢解释道:
“民以食为天,有食,必先有民。
依显儿之见,此一轮,既是饮食文化的切磋,更是民众百姓生活常态的展现。
前面诸位所做的山珍海味、大鱼大肉,的确好看好吃,实为显儿所不及。
但,显儿斗胆请问皇上和太后,这些珍馐美味,有几个是会经常出现在寻常百姓的一日三餐之中?
鉴于此,显儿才专门跑到山庄外围,在山脚下采摘来此野菜,据说此种野菜,晒干或腌制后,可存放一年甚至以上的时间。
在寸草不生的寒冬腊月,在没有荤肉储备的平常百姓家中,这些野菜可谓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故此,显儿才说,这道菜是显儿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
听了显王的一番话,太后和皇上直接高兴得合不拢嘴,就连游义天也是赞赏有加:
“没想到显王爷小小年纪,竟能如此体会百姓疾苦,实在难得啊!”
众人更是深以为然。
皇上见大殿内几乎无人不称好,赶紧趁势把这道菜赏赐给了群臣:
“各位爱卿可要好好品味一下百姓疾苦啊!”
显王得了夸奖,自然兴高采烈地回了座位,笑着向花未落道:
“多谢未落姑娘指点!在下感激不尽,回府必当重谢!”
花未落嫣然一笑:
“王爷客气了,这一关,未落也只是提议,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皆因王爷的爱民之心和聪明善辩,并非未落之功。”
说笑间,厨艺的切磋已经结束。
正如太后所言,皇上和游义天干脆从众多菜肴中挑选了几样,便吩咐给御膳房,直接作为午宴了。
俗语说得好,酒足饭饱。只有饭菜,没有酒怎么行?尤其,是对在马背上也是酒肉不离身的牧原民族来说。
于是,伴随着午宴的进行,游义天提议道:
“美酒的酿造,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不过,酒量的大小,却是几杯便可见。接下来,我们便比试一下酒量如何?”
本来比酒量这一项也是早有准备的,现在只不过由游义天提了出来,皇上自然爽快答应,然后吩咐上酒。
显王一听比酒量,顿时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笑。
而这一个笑,恰好被身后的花未落看到,花未落并不知道显王酒量如何,不过,却感觉这个笑很诡异。
只见显王转身冲来福使个眼色,来福似乎心领神会,悄悄地退了出去。
不多时,一个个端着酒壶和汤碗的太监宫女们从大殿两边纷纷走了进来。
花未落还正纳闷来福去哪儿了的时候,却发现身旁已经站好了一个小太监,手里托着酒壶。
“王爷请!”
小太监上前给显王满上了酒。
花未落只觉得这声音耳熟得很,忍不住偷偷朝小太监瞥了两眼。
这一瞥才发现,原来这倒酒的小太监竟然是来福。
花未落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只见显王突然转头,冲她微微一笑,花未落立马会意,于是,也心照不宣地回了一个微笑。
紧接着,主持官一声令下,比试开始。
那些王子公子们听着主持官的口令,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才一杯,竟然已经有三五个不胜酒力的倒了下去。
旁边的小宫女们赶紧递上醒酒汤,服侍着喝了下去。
然后,小太监们又给剩下的人满上酒杯。
王子公子们听着主持官的口令,再次喝下一杯……
如此,王子公子们一杯接一杯地喝,小太监们一杯接一杯地倒。
有醉了的,便由小宫女服侍着喝下碗醒酒汤。
醒了酒之后,继续看着别人喝。
酒过三巡,差不多已经倒了有一半的人,再过两巡,剩下的人又倒下一半。
游云扬本来酒量很好,只是因为身体不适,不敢多喝,因此没喝几杯便主动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