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探者之书中人
微道2025-07-28 15:145,406

  “谁?!”

  从远处探路回来的王昭君。听到了树林暗处的动静,随后厉声喊道。

  王昭君的声音足够让严冰和扁鹊听到。

  他们两个闻声之后也朝着王昭君所看的方向望去。

  随后严冰果然听到了动静。

  扁鹊虽然不懂什么奇异武力,但他的针是耍的极好的。

  最后扁鹊见事情有些不妙,便将自己之前用来针灸的针齐唰唰的的射向动静之处。

  那十几个“人”中有一个不幸被扁鹊的针给射中。

  随后就是一声吃痛的闷哼。

  “啊~”

  “快走,快走。赶紧拿着这些东西回去复命。”

  严斌沿着声源方向定睛一看,看到了之前拦在扁鹊马车前面那十几个人。

  “想跑?!没门!刚好拿你们来练练手。”

  严冰看的那几个人扶着伤员就要离去。

  他哪里肯就这样轻易的放他们走。

  “早就觉得你们不对劲了。”

  严冰说完,随后他下意识的使出了鸟式。

  即便是现在没有玄冰之力,寒冰之气的加持之下。

  严斌也能依靠他身后那一双隐形的翅膀飞行。

  而且这一次,他并不仅仅是练习。

  而是把之前与扁鹊一起练习的那些动作和自己的觉悟相融合。

  重新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

  “五禽戏中的鸟系。

  一名鸟伸式,

  二名羽护式,

  环天地白鸟之神。”

  严冰一阵台词之后。

  他那朝着那十几个人飞向空中的身体,完成画画成了一个巨型的火焰鸟。

  火焰灵的羽翼缓缓张开成完全形态。

  最后一声,

  “万剑之矢!”

  话音落羽剑出,直中那十几个人。

  那十几个人在严冰的攻击之下露出了猕猴的原形。

  但是即便是严冰现在有翅膀的加持。

  到底还是技能不成熟,再加上那十几个人又是训练有素的探者。

  还是被那些个没有完全重伤的猕猴给逃走了。

  除了那一个之前就被扁鹊所击中,然后又被严冰二次击中,奄奄一息的猕猴外。

  而且就在其他的猕猴桃竟然在情急之下。

  没有来得及夺过,那只奄奄一息猕猴手中的书本。

  他们十几个猕猴,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个他们手写的书本。

  里面记录着他们在命令之下,所要调查东西和完成的任务。

  严冰走过去,靠近那只奄奄一息的猕猴后。

  他缓缓地蹲下,本能的首先将那本书集拿起来。

  毕竟对于严冰来说,由于之前的前车之鉴,他有种预感。

  凡是书籍一类的东西里面都藏有深奥的内容。

  严斌一手拿着书本,一手提着那个奄奄一息的猕猴人。

  然后缓缓的走向他之前的位置。

  王昭君和扁鹊见状之后,也来到严冰的身边。

  扁鹊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难道是这日之塔孙悟空的人?”

  严冰听到了扁鹊的疑问。

  突然也联想到了之前和王昭君一起看到的孙悟空和牛魔王等人的场景。

  “孙悟空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严冰忍不住问你这扁鹊道。

  “孙悟空,作为原先某种起义的带领者。我愿有所闻。但是最近又听到一个传闻,说他手下的人一直在四处搜寻一些人道消息。”

  听到这里严冰这才联想起来之前的事情。

  “还有这事?”严斌看着扁鹊。

  “没错,而且他们的目的不详。更有传闻说在孙悟空体内藏着另一个灵魂。正在操控着他做这一切。好像是叫……”

  我说到这里,扁鹊又仔细的思考着那个人的名字。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又接着说。

  “好像是叫帝俊,一个非常邪恶的灵魂。”

  听到帝俊的名字,严斌大惊失色。

  “帝俊?!”

  “没错。这些被放出来收集信息的猕猴应该就是他们的探者。而你手中拿到这本书,应该就是他们所收集的信息集。你翻开看看或是能找到什么线索。”

  随后严冰听了扁鹊的话,翻开书。

  映入严冰眼眠的是一个人的名字。

  仓公!

  “仓公,这是不是我之前给你提到的一个人吗?”严冰惊呼。

  “嗯?!”扁鹊疑惑的回应道。

  在严冰为印象中。

  仓公又名淳于意。

  正如他之前所说的华佗一样,是古代医家名。西汉临淄人,姓淳于,名意。

  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

  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

  “由此来说,这仓公淳于意跟你还颇有渊源呢。”

  严冰轻笑了一声,随后对这边却说道。

  “但是他跟我之前跟你提过的华佗一样。晚年的命运也比较坎坷。后因故获罪吃了比较久的牢饭,而且还当刑。

  但是他的女儿缇萦上书文帝,愿以身代,得免。

  我们那里有一本书-《史记》中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我的家乡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那他和华佗哪个厉害?”扁鹊问道。

  “淳于意从小就爱好医学,他拜淄川人公孙光为师,向他学习医术。

  公孙光见他十分好学,见解高明,夸奖他日后能成为国医。

  公孙光把自己的医术和收藏的药方全部传授给淳于意,又推荐他给临淄名医公乘阳庆做了徒弟。”

  “公孙光把医术传授给了他,那公升高应该那时候也算高龄了吧?”

  “当时,阳庆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家里很富有,虽然医术高明,但很少看病,也不收徒弟。

  淳于意聪明好学,殷勤懂事,对老师侍奉得很周到,阳庆就把黄帝和扁鹤的脉书以及药剂理论全部教给了淳于意。”

  “我的书?”听到这里的扁鹊有些不知所措。

  看到扁鹊的神情,严冰深知自己只能换一种方式跟扁鹊陈述这些事情。

  于是便道。

  “另一个叫扁鹊的人了,天下之大,同名者何其多也,对吧?”

  虽然严冰自己听得都有些牵强,但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哦,对对对,确实如此。不过还能跟吾之前辈同名。也是我的一大幸事。那后来呢?”

  “后来。第一年,他学习了老师传授给他的《脉书》、《上经》、《下经》。

  对脸色诊病术、听诊术、揆度阴阳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琢磨,不断得出自己的见解。”

  “到了第二年,淳于意开始试着给人看病,虽然有了效果,但效果还不精到。”

  “到了第三年,淳于意开始独立为人治病、判断病人的愈后效果,达到了灵验、精确的程度。他终于学成出徒了。”

  扁鹊听到这里也是深有感叹。

  “那这位前辈还挺不错的,有机会的话,我愿一见。”

  扁鹊说完之后朝着严冰,双手抱拳做了一个礼。

  “可能……有机会吧。淳于意确实医术精湛,决断病人生死多有应验,医治病人能达到起死回生的奇妙效果,人们都说他是神医。”

  说到神医二字,严冰不由自主将目光又转到扁鹊的脸上。

  但此时扁鹊没有丝毫的不满。

  并且还在一脸期待的看着严冰。

  “一些地方官吏甚至朝廷官员都想把他留在身边专门为官府服务。

  当时,赵王、胶西王都来请他去。

  他不肯依附权贵,采取迁移户籍和到全国各地行医的方法来推托。”

  严冰说这里后立马停止,主动跟扁鹊解释道。

  “哦,那赵王和胶西王只是一个名称罢了。”

  “我刚想问来着。小兄弟,你果然是聪慧过人。那后来呢?他的命运如何?”

  “可想而知。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

  有人向皇帝告了一状,淳于意被判为肉刑,押解到都城长安。

  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毅然跟随父亲去了长安,面见文帝,替父亲伸冤。”

  “随后皇上便下诏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罪,还废除了肉刑。

  缇萦救父的故事,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此淳于意彻底脱离了官场,专事于一心一意为民行医,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

  也算有一个善果吧。”

  听到严冰陈述了这两段话之后,又对于严冰中间所陈述的东西产生了疑惑。

  “皇上?你是说嬴政?”扁鹊略带试探性的对着严冰说的。

  而严冰听了扁鹊的话更是疑惑重重。

  “嬴政,和你同朝代的皇上是嬴政?”

  “没错啊,有什么疑问吗?”变成一脸懵逼的看着严冰。

  严冰大脑内高速回转。

  他心想:

  “不过真名为秦越人的扁鹊,生活在战国中末期的蔡桓公和秦武王时代可能性较大。

  并至少还存在另外两位被当时的民间誉为扁鹊的神医,分别生活在前700年-前650年的春秋中前期和前531-526年的春秋末期两个时代《列子》的作者列御寇是郑国人。

  郑前376年灭于韩,故《列子》中提到的扁鹊为春秋末期给赵简子看病的那个扁鹊可能性较大。”

  所以刚刚严冰告诉扁鹊说,还有另一个人叫扁鹊。

  也是不无道理的。

  到这里,严冰又想起了扁鹊的一句话。

  就是那句关于扁鹊想与淳于意相见的话。

  严冰想了想,最后还是告知于扁鹊。

  “淳于意他已经离世了。活了七十多岁,大约于公元前一百四十年离开了人世。

  他死后,被安葬在了南依群山,东临时水,风景优美的临淄夏庄村西南。”

  扁鹊唉声叹气后说到。

  “那实在是一大惋惜啊,华佗和他,我都没有机会见着了。”

  严冰此时心里在想到:

  其实扁鹊您根本不用惋惜,他们都是踩在你的肩膀上才有所成就的。

  过了一会儿后,严冰好奇的翻了一页书。

  “日者!这不也是我之前跟你提到的?”

  “什么意思?”

  “这日者是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

  这里还有关于墨子的。

  这墨老竟然在《墨子·贵义》中所涉及:

  有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

  还有《史记·日者列传》裴駰题解:

  古人占候卜筮,通谓之‘日者’。

  贾岛《逢博陵故人彭兵曹》又说:

  偶逢日者教求禄,终傍泉声拟置家。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

  犹未第,客游鄱阳。有日者妙於星术,宋往叩之。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有故家子,日者推其命大贵,相者亦云大贵。

  ”

  看到书中这么多关于日者的记述,让严冰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墨子的事。

  随后严冰小声嘀咕道。

  “这墨子竟然跟鲁班一样会机甲,又会占卜。真是有趣。”

  随后严冰再翻开了一页。

  里面记载的竟然还是自己之前跟扁鹊所说过的人。

  “樊阿!”

  听到严冰念这两个字,扁鹊也察觉到了这书中的异样。

  “他曾经跟随华佗学医,擅长针灸并勇于探索。据说樊阿用华佗传授的漆叶青粘散制药技术而制药服用,活到一百多岁。

  这漆叶青粘散是我之前跟你提到过的。

  它还有延年益寿的效果,或许以后研制长生不老药还可以用得到。”

  说到这里,严冰点点头。

  “还有呢?”此时的扁鹊有些急不可耐。

  “还有……”严斌边说边翻了另一页。

  “阿善针术。凡医咸言背及胸藏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过四分,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胸藏针下五六寸,而病辄皆瘳。

  阿从佗求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叶青黏散。

  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

  阿从其言,寿百馀岁。

  漆叶处所而有,青黏生于丰、沛、彭城及朝歌云。

  佗别传曰:青黏者,一名地节,一名黄芝,主理五藏,益精气。

  “就是之前所说的那个神医华佗前辈吧?”

  听到这里的扁鹊好奇的问道。

  严冰看着扁鹊,一脸谦卑的样子。

  也继续道。

  “没错,本出于迷入山者,见仙人服之,以告佗。佗以为佳,辄语阿,阿又秘之。”

  “所谓近者人见阿之寿而气力强盛,怪之,遂责阿所服,因醉乱误道之。”

  法一施,人多服者,皆有大验。文帝典论论郄俭等事曰:颍川郄俭能辟谷,饵伏苓。甘陵甘始亦善行气,老有少容。

  严冰陈述到这里,他对一世颇为好奇。

  为何这些探者所技术的事情会如此详细。

  而且明明是他蓝星所发生的事情啊。

  但是也并没有多想,他只想赶快把这本书弄清楚。

  随后他接着道。

  “之书中说,庐江左慈知补导之术。

  并为军吏。

  初,俭之至,市伏苓价暴数倍。

  议郎安平李覃学其辟谷,餐伏苓,饮寒水,中泄利,殆至陨命。

  后始来,众人无不鸱视狼顾,呼吸吐纳。军谋祭酒弘农董芬为之过差,气闭不通,良久乃苏。

  左慈到,又竞受其补导之术,至寺人严峻,往从问受。

  阉竖真无事于斯术也,人之逐声,乃至于是。光和中,北海王和平亦好道术,自以当仙。

  济南孙邕少事之,从至京师。

  会和平病死,邕因葬之东陶,有书百馀卷,药数囊,悉以送之。

  后弟子夏荣言其尸解。

  邕至今恨不取其宝书仙药。

  刘向惑于鸿宝之说,君游眩于子政之言,古今愚谬,岂唯一人哉。”

  “鸿宝?!”王昭君大惊。

  因为王昭君之前听过这一词,而且是一杀人武器。

  随着王昭君说出了自己记忆中的话

  “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郄俭。

  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

  严冰听着王昭君的话,没想到王昭君口中说出来的剑和书中的一模一样。

  随后严冰看着王昭君接着道。

  “卒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接奸宄以欺众,行妖慝以惑民,岂复欲观神仙于瀛洲,求安期于海岛,释金辂而履云舆,弃六骥而美飞龙哉。

  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

  昭君,你可知晓?”

  听到严冰陈述到这里,王昭君摇摇头。

  她虽然听过那一杀人武器。

  但却并不知晓那些史中之事。

  然始等知上遇之有恒,奉不过于员吏,赏不加于无功,海岛难得而游,六黻难得而佩,终不敢进虚诞之言,出非常之语。

  余尝试郄俭绝谷百日,躬与之寝处,行步起居自若也。

  夫人不食七日则死,而俭乃如是。

  然不必益寿,可以疗疾而不惮饥馑焉。

  左慈善修房内之术,差可终命,然自非有志至精,莫能行也。

  甘始者,老而有少容,自诸术士咸共归之。然始辞繁寡实,颇有怪言。

  余常辟左右,独与之谈,问其所行,温颜以诱之,美辞以导之。

  始语余:吾本师姓韩字世雄,尝与师于南海作金,前后数四,投数万斤金于海。

  又言:

  诸梁时,西域胡来献香罽、腰带、割玉刀,时悔不取也。

  又言:车师之西国。

  儿生,擘背出脾,欲其食少而弩行也。

  取鲤鱼五寸一双,合其一煮药,俱投沸膏中,有药者奋尾鼓鳃,游行沉浮,有若处渊,其一者已熟而可啖。

  余时问:言率可试不?

  言:是药去此逾万里,当出塞;始不自行不能得也。

  言不尽于此。

  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

  始若遭秦始皇、汉武帝,则复为徐巿、栾大之徒也。

  严冰陈述着关于秦始皇嬴政的事迹。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所陈述的所有事情正在嬴政的皇宫内发生着。

  “看看其他人。”此时发话的是王昭君。

  他听了严冰陈述着书中那些探者所探之人,也感到十分好奇。

  原本严冰还有些懒散,听到王昭君的话之后,又开启了他的述人环节。

  “下一个是……吴普,广陵郡人。

  字号及生卒年不详。

  吴普曾经跟随华佗学医,救活了很多人的性命。

  他擅长五禽戏,据说活到九十多岁,仍然耳聪目明。

  著有《吴普本草》,其书分记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鹊、华佗、弟子李氏,所说性味甚详,今亦失传。”

  扁鹊听到这里,听到自己熟悉的名字,又忍不住发言。

  “扁鹊?华佗?”

  “没错,这吴普,三国时期医药学家。正是名医华佗弟子。

  他以华佗所创五禽戏进行养生锻炼,因获长寿,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但主要是在本草学上有一定成就。”

  讲述到这里,严冰不禁感叹。

  “看来从古至今这五禽戏,都是一个好东西。”

继续阅读:第106章 探者之书中人(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者荣耀转生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