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六话题一扯开,便像拉开闸门的渠水滔滔不绝地倾泻出来:
当今天子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人们总会将他与统一天下的始皇帝并称;对于这样的说法老小儿并无异议。
秦始皇有残暴不仁的一面,不过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功劳大于缺点。
刘彻也是如此,这也应验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老话。
老小儿作为西汉朝的百姓不觉得刘彻是个英明皇帝,反而觉得他所做的两个决定差点让西汉灭亡。
白埔接上郭六的话:“郭老伯说的刘彻差点让西汉灭亡是不是指的对匈奴的战争?”
“没错,正是对匈奴的战争,国策上有失误!”郭六不加掩饰地说着,继续着他前面的话:
匈奴自古以来就是北方之大患,尤其是在汉高祖刘邦经历白登之围后匈奴势力变得越来越嚣张。
有个叫冒顿的单于竟然写了一封信误入吕后,吕后是个恶毒的女人;但在对待匈奴冒顿单于这件事上却是有利有节。
刘彻彻底摈弃先辈们忍辱负重的心态,他只坚持两个字——硬核。
硬核付诸行动就是打——打——打……
打匈奴这没错,但刘彻的做法并不高明,国力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消耗殆尽;百姓少吃缺穿度日如年。这恐怕是刘彻做的第一件错事。
西汉在经历了“文景之治”后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一片祥和,可是到刘彻这儿动粗了;他先后派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把匈奴狠狠的修理了一顿;霍去病还年少,但封狼居胥山好不威风。
然而连年的征战使汉朝的疆域扩大了,也给匈奴沉痛的打击;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隐患。
战争年代什么人最惨?毫无疑问就是老百姓,刘彻穷兵黩武造成的结果就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百姓被无止境的压榨,几乎可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人们只看到了汉军征服匈奴的胜利,却看不到身后百姓的疲惫和濒临快饿死的惨状。
战争带给百姓们的噩梦还远远没结束,刘彻又做了第二件错事——镇压各地**而起的起义。
百姓为什么要起义,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活不下去,不起来造反就得等死。
因此当时的全国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百姓起义,刘彻不是想着如何安抚被迫**而起的百姓;而是想要直接将他们消灭。
刘彻想着要消灭起义的“刁民”,大嘴一张定下一部《沉命法》。
这法案规定各地的官员一定要及时镇压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起义军,若是不能镇压这官员便要被处死。
刘彻本想以此来搞定那些乱民,结果适得其反;官员们哪忙活得过来?那些乱民都是要拼命的,岂是说镇压就能镇压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秦汉时期的官吏身上已经反应得淋漓尽致;基层官吏只能一层层的谎报军情,也就是说那些起义军并没有得到镇压;这无疑是不利于西汉王朝的,甚至可以说是为西汉王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刘彻做这两件事的出发点似乎都是好的,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征讨匈奴更是没有错;但他完全可以缓一缓再聚集一些国力,急于求成只能适得其反。
汉文帝、汉景帝忍辱负重坚持了两代,刘彻却没有爷爷、爹爹那样的耐心,他的性子很火爆;倘若放在民间就是三句话不对脾气就要跟人干仗的主家;更何况匈奴这个世敌欺负汉家百姓上百年,刘彻要显示一下中原王朝的霸道和强硬。
刘彻是硬核强汉,究其原因似乎很简单;他想把消灭匈奴的桂冠戴在自己头上。
实践证明刘彻是做到了名利双收才挤进千古一帝的行列,可他的好大喜功给老百姓带来深沉的灾难……
郭六对刘彻的评价竟然和白埔不谋而合。
这里得交代一点,那就是对汉武帝的称谓问题——一般情况下皇帝死后才有谥号,汉武帝的谥号是“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汉武帝的庙号是世宗。
问题是刘彻还没有死,郭六跟他同代叫他刘彻、皇上、天子都没错,白埔是穿越过来的叫汉武帝也有道理;因为他在秦陵大塚做了两年前多年的地宫人,连满清、北洋军阀时代都经过了;当然知道汉武帝的谥号。
只是白埔现在穿越来到汉朝跟郭六对话,就得随乡入俗称呼汉武帝为刘彻抑或皇上。
白埔和郭六交谈一阵,便就兜出他的底子“复秦灭汉”的愿望;说他是执行太上皇的指令特意赶来眉城的。
白埔这么一说郭六惊得瞠目结舌,只见他霍地一下从小凳子上站起身子道:“你奉太上皇之命?太上皇是不是秦国的始皇大帝?难道始皇大帝他还活着?”
白埔定定神,郑重其事道:“太上皇是始皇大帝,他没有死一直活在秦陵大塚之中;只是不能回到地面上来罢了!”
郭六见白埔讲得是是而非,狐疑不解地凝视着他道:“白家后生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始皇大帝活在秦陵大塚之中只是上不到地面上来,那不等于是死了吗?”
郭六说着,不屑一顾道:“太上皇既然在秦陵大塚,怎么能给你传递复秦灭汉的信息?”
郭六说完这句话,一把抓住白埔的手紧紧捏着道:“白家后生你要是想保住项颈上吃饭的家伙,就不要再谈复秦灭汉的事好不好?”
郭六说着神情亢奋道:“白家后生你听着,你在这里什么也没说;老朽什么也没听见!”
郭六说完这话扬扬手臂道:“我们还是谈论其他话题吧!”
白埔觉得郭六这种鸵鸟式的“逃生”伎俩实在可笑,沉吟一下道:“好吧,老伯既然对灭汉复秦感到恐惧;那我们就谈论其他事吧!”
白埔说着定定神道:“请问老伯,眉城乃至右扶风哪一家刀具制作得上乘?”
白埔说完这话不容郭六回答接着道:“大秦勇士平定六国时用的是秦剑,可现在最犀利的兵器要属环首刀;右扶风境内有没有制作环首刀的行家!”
白埔讲得很坦然,郭六蹙蹙眉头道:“右扶风制作刀具的行家当数罗局镇周家;周家祖辈从周朝起就给朝廷打制刀具,秦剑、汉刀都是他们的拿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