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事?”
黑虎抱着吃瓜的心态站了起来,啧啧称奇道:
“看来青竹寨的熊孩子还挺皮啊!”
暴虎接过话茬:“按我说,这种熊孩子就该……”
这时,教书先生喘过一口气,报出了闹事者的名字:
“那小屁孩说他行走江湖不泄真名,叫什么智虎,如果吴老夫子不能给出合理解释,顶上还有两个大哥给他撑腰!”
此话一出,黑虎和暴虎放下了手中碗筷,吓得瑟瑟发抖。
咱得好三弟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敢放出这等豪言?
江子昂瞥向暴虎,问道:“你刚才想说这种熊孩子应该怎么处理来着?”
暴虎狠狠咳嗽一声,“就该……那什么晓之以绳,动之以立的做法才对!”
莫鸿元翻了个白眼,“暴虎你是不是秘戏图看多了,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江子昂摆手道:“我去学校看看就知道了!”
莫鸿元当即表态:“老夫也想看看所谓的学校是什么样子!”
黑虎和暴虎也一脸讪笑地跟了上来。
其他人差不多吃完了,也抱着看乐子的心态跟上前。
许芊棠一看,笑盈盈地邀请道:
“既然大家都那么感兴趣,那就一起来吧,学校与传统意义的私塾不一样,老实说,妾身刚看到相公编写的教材也很是吃惊!”
见状,刘布、云思聪以及贾护卫更加好奇,不就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吗,还能让江子昂玩出什么新意不成?
很快,众人便看到了一栋规模庞大的学校,同样是红砖白墙,但规格比住宅大上十倍!
一楼教室的木窗只安装了一半,里面的争吵声格外喧嚣,似乎整个班的孩子都闹腾了起来。
“夫子们说话不算数,要掉大牙!”
“这可是江校长定的规矩,难道你们不遵守吗?”
寨里最大的孩子阿狗更是跳上了桌子,嚷嚷道:
“就是就是!智哥背出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就该给我们讲后续的《水浒传》啦!”
智虎的声音颇有条理,掺杂其中:
“另外,我觉得这个名为《千字文》的教材相当不严谨,书名不符,必须得改一改!
《百家姓》也不合理,大有问题呐……
《三字经》里也有很多错别字,这不是教坏小孩子嘛!”
吴老秀才气得胡子发抖,教书先生们也满脸怒容,毕竟他们可是将这些教材奉为圭臬,哪容一个毛头小子点头轮足!
“孺子不可教也!”
“蛮不讲理!”
“将你家长叫过来,岂能让你污蔑江校长的教材!”
智虎的稚嫩脸上丝毫没有畏惧之意,颇为老成地反驳道:
“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错的不管怎么说都是没有道理的,怎么你们还想让大人压我一头呢,就算我大哥二哥来到这也只会给我撑腰!”
殊不知,在窗边听到这句话的黑虎和暴虎冷汗直流,哎哟我的小祖宗,您可别捧我们了!
咱们还得讨好江子昂给三虎山讨个前程谋个好出路呢!
“你——”
吴老秀才和诸位教书先生被噎得不轻,一时间无言以对。
而熊孩子们哄堂大笑:
“哈哈哈,笑死我了!”
“没想到智哥挺勇啊,也敢威胁老师?”
就在教室内熊孩子以及老夫子大眼瞪小眼,彼此都说不过谁的时候。
“哈哈哈哈,真热闹呀!”
就在此刻,突兀的笑声从门口响起。
众人转眼望去,却见江子昂慢悠悠地走了进来,这些天的日晒雨淋让他皮肤黝黑,但身形挺拔如松,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给人一种阳刚俊朗的感觉。
“那是江校长!”
“校长终于回来了!”
一众孩子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欢呼不已,一下子就抛开了智虎,朝江子昂蹦蹦跳跳地围了过去。
智虎面色一变,感觉事情失去了控制。
莫鸿元、云思聪看得莫名所以,按理说为师者都是令人敬畏的,怎么江子昂倍受孩子们喜爱?
就连吴老秀才等人都马上放下手上的东西,乖巧地站在旁边,一脸羞愧地等待训斥。
江子昂却是不慌不忙地朝着台前走来,他每迈出一步,身上的威势就增加几分,最终停在了智虎身旁。
“你在学校闹事,是不想到这读书?”
智虎眼神躲闪仿佛在避着什么,摇了摇头,又点头。
所有人都看不懂这个动作,但江子昂明白,虽然智虎脑力充沛,但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孩子,他只是想借机博取关注……
江子昂转念一想,便明白智虎如何引其他孩子入局,笑眯眯地看向对方。
“似乎,局势超出了你的预料?”
智虎想解释,但江子昂伸手打断了他的话,笑道:
“如果你读过书,方才你想表达的那番什么‘对就是对’之类的言论,可以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来反驳!
但现在你并未读过书,你只能通过简略的词汇来描述这件事,对不对?”
智虎哑然,只能默默颔首。
“《千字文》有什么问题?”江子昂问道。
智虎脸上扬起一抹自信,回应道:“全文仅有999个字,根本不算千字文!”
江子昂笑道:“没错,实际运用999字,因为重复了‘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一千个字!”
智虎瞪大了眼睛,没有那么自信了。
江子昂继续道:“那《百家姓》又有什么问题?”
智虎声音没了底气:“超出了一百个,共有……”
江子昂接话道:“568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若你的理由依旧是钻牛角尖般地抠字数,那便没必要继续说下去,总不能改名为《五百六十八百家姓》吧?”
智虎的脊梁都弯了下去,弱弱地说道:
“《三字经》里有很多错别字,我查了学校图书馆的通用字典,这总不能抵赖了吧?”
听闻此言,吴老秀才等人全都笑了出来。
智虎见状,奇怪道:“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吴老秀才解释出声:“这位小朋友,那不叫错别字,叫通假字,好比如“弟于长”的“弟”是通假字,通“孝悌”的“悌”,这可从上一句的“孝于亲”推算而出,那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意思,总不能是弟弟与兄长比吧?”
另一位教书先生也补充道:“没错,这些教材可都是江校长编译,朗朗上口,定无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