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付和安没看错人。宋书瑶在养活自己这一块儿其实有些门路,才入大学不久她至少已经找到在食堂勤工俭学的活儿,虽然到手没几个钱但至少能保证伙食,这也让付和安在身无分纹的情况下还能借着宋书瑶这股东风保证日常吃饭。
“你放心,这饭不白吃你的,给我两个周,保证你这笔投资有回报,回头赚了钱,咱俩五五分。”端着餐盘打饭时,付和安拍着胸脯给出保证,然后径自接过勺子自己加添一份红烧肉扬长而去,留下宋书瑶闷闷地去刷自己的饭卡付账。
“付和安,我挺好奇,你为什么选中我搭伙?”宋书瑶追到付和安旁边坐下发问。
“觉得你以后能帮我。”付和安边吃饭边答。
“凭什么觉得?”
“就凭你会这样问。这年头,能清醒认识自己不自大,还相信踏实勤劳原则,dmeg还有道德枷锁的人,不多了,搭档找你这样的虽说要教的东西多,但至少心里有底,不用时刻担心背刺。”
“你这话听着像夸我,可怎么也像是在骂我不够精明呢。”
“你可以这么理解。我是个精明的人,我全家都是精明人,我太知道精明的人能有多精明。所以我讨厌精明的人,不会找精明的人一起做事情。我害怕精明的人呀!”
“我懂了,你真是在骂我!”宋书瑶这下子瞬间明白了,刚要发作,付和安立即拍上她的肩膀又是一通安抚劝导说:“唉呀,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你只要明白和记得我是你信得过的人,咱们以后一起干大事你能相信我就行了。我有口肉吃,就绝不让你只喝汤。”
语闭,付和安像是份外大方地从自己餐盘里夹了块肉,放到宋书瑶的餐盘里,笑得满脸无害。宋书瑶觉得这人好滑头,但眼下也没什么别的更好选择,就只得暂时作罢。
好在付和安虽然有一身富家子弟的精致脾气,但又不会太造作矫情,说出的话就真会负责,既然打定决心去自立更生他也没闲着。付和安看不上在食堂打工管饱的路子,接连两周课后天天朝外跑,之后的一个周末就让宋书瑶别再去食堂了,收拾一下跟自己走。
付和安花了两周时间跑遍城中数处大大小小的人才市场,结合每个人才市场定位风格与距离学校合适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最终找准合适他们的一处老城区里的人才市场。又蹲在那处人才市场路边观察了几天常规套路,大概摸清了市场行情之后找来两张纸皮壳,写上自己与宋书瑶的基本情况,算是做好前期物料。
带着宋书瑶到市场门口后,付和安就安排宋书瑶坐到人才市场门口举着自己写好的牌子在那待着等人过来问情况,并叮嘱她一定要将情况朝高了说。就说自己是当地的高考状元,文理双优,全额奖学金,从小养尊处优,现在也不是为了钱来找短工兼职的,就说是社会实践体验生活。
“怎么要撒谎呢,找工作兼职赚生活费又不丢人。”宋书瑶反驳。
“我连着三天看到几所大学里的人来找兼职,人家稍聊几句,越把自己说得惨,缺钱的,人家就压价越低,补个课的通行行情价是二十左右一小时,最低能给你压到十块。”
“怎么会这样?不是应该知道学生不容易,就……就善良大方些吗?”
“这儿可是劳力市场,干的是买卖劳动力的事儿,又不是慈善会,真以为人家看你可怜缺钱就好心给高价吗,傻姑娘。知道你穷,指望着找活儿吃饭,那就是让人按在地上欺负没招架的余地。你把自己说金贵点,不差钱讨生活,人家还高看你一眼。”
“这不是撒谎吗?”
“包装,这叫包装懂吗?喏,不要钱的白开水和店里的矿泉水有啥区别,就是包装的区别,谁还真跟你实打实的去较真儿了。”
“记住了,看好这上面写的,三十块每小时,咬紧了,别松口。二十八都不行。”
“这么高,能行吗?”
“你以为那些有钱人家真指望你一个学生给她家小孩教得成龙成凤呀,拉倒吧,就是找个有文化的小保姆陪玩,别闹腾他们,让他们安心做生意去应酬而已。然后坐在牌桌饭局上侃起来,那些个当妈当爸的就能拿出来说,哟,我家小孩补习的是哪个名牌大学的,一小时多少呢,可比普通人家贵多了。人家那是要你教出点啥吗,人家要的是面子,是派头!是跟人聊天时的优越感,特别是那些全职妇女在家长里短的时候的谈资。”
“你怎么懂这些,说得像是你当过家庭妇女一样。”宋书瑶撇嘴。
“哦,对了,这个给戴上。”付和安说话间将一块手表递给宋书瑶。
宋书瑶接过来看见是块女表,便很疑惑这又是什么道理,不过付和安倒没过多解释,只催促宋书瑶戴上就对了。后来过了很久后,宋书瑶才知道这是个有些冷门的奢品女表,价格不算便宜,付和安让她戴上就是为当个筛纱网,认得这种牌子的人应该有一定的眼界,大约才能花三十块钱一小时给自家孩子补课,也不会在日后为小钱斤斤计较。
“听我的就没错,好好待着。”付和安头头是道地指点宋书瑶说了番话后转身就要走,宋书瑶拉住付和安问他要去哪儿。
“难道你不待在一起等人问工作。”
“喏,那牌子上不都写了吗,有人问你回答也一样。”付和安敲敲纸壳牌,弹了弹衣袖上的灰,又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我也得去找点别的活儿干,至少提升一下咱两生活水平。吃了两个月的食堂,实在腻味啦,你好好在这里蹲着,晚上带你吃好的。”
付和安颇有些自信地扬长而去,宋书瑶皱皱眉头,阻止不了。
燕知秋是当天的第多少位光顾询问的客人宋书瑶并不记得,但她非常清楚的记得,燕知秋当天是从侧面的门走进来,以一张侧颜落入她的眼中。瞬时,她便感觉整个乱糟糟的人才市场都像是降噪了几个度。
初秋节时,午后的阳光从燕知秋背后一道落进来,穿一身白衬衫,黑色长裤,灰白的鞋,臂上搭着一件浅灰色外套,浓密的黑发,偏分,发梢掠过眉梢,下面是一双明亮的眼睛。乍一看,其实燕知秋并非是那种俊朗到惊艳四方失颜色的人,但会教人忍不住去看第二眼,然后就挪不开眼神,只觉得这幅长相衬着他自身所带的温柔书卷气质,配得上一句谦谦儒雅,清朗蕴藉。
宋书瑶对燕知秋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并不是那种模糊地觉得他或许是自己的故交的熟悉,她很确定自己此前的二十年人生里从未见过燕知秋,因为如果见过那样的人她一定会记住。而是在看见他的一刹那就觉得,这个人与芸芸众生中的千万其他人不一样的特别熟悉,她们就该认识。
燕知秋是来人才市场给自己家人找补习兼职人员的,他希望对方是位在校女生,能补初中英语,如果还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就更佳。从旁听到这样的条件开出来后,宋书瑶就简直要乐开花,简单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一份工作。
怀揣着暗自激动的心情,宋收瑶等到燕知秋巡走到自己面前问起情况,宋书瑶一一回答,并且按着付和安的提示又将架子摆起来,对这份工作俨然十拿九稳。
“三十一小时?”燕知秋看着牌子上的字问。
“对。不过,您可以低些,二十五。”
“哦?为什么?”
“因为您看着面善,应该好相处。”
闻言,燕知秋笑了笑,目光在宋书瑶的脸上有停留一秒,说了句谢谢。
果然,燕知秋对宋书瑶的一切都很满意,不论是高考情况还是目前就读的师范学校的厂牌名气,甚至是她这个人的长相模样,年龄气质等等,她就是今天燕知秋所问询过的人员里面最合适的那一位。
然而,最后燕知秋在交还宋书瑶的学生证时,还是温柔微笑着说了谢谢后转身走向另外一个在角落处的求职女生,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与地址,以二十六一小时的薪资约定对方前去工作的事宜后便从人才市场离开。
宋书瑶懵了,她不解,之后是不甘心,拿着纸牌子追出人才市场,在台阶上唤停燕知秋,势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我能问一下,为什么不选我吗?”
“可能是因为,我其实没那么面善。”燕知秋回答了一个模棱两可且是似而非的答案,礼貌的颔首后继续下阶离开。
傍晚时,付和安回来了,居然还开着一辆不错的车。他摇下车窗冲蹲坐在台阶上抱着纸板的宋书瑶招手催促,在交警过来驱赶之前让她赶紧上车。
宋书瑶好奇这车是哪儿来的,又看付和安穿一身后厨工作服,胸前还印着某家豪华酒店的商标,就更是不解他这半到到底去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