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氏以退为进,“依我看,不如给老大熬点骨头汤喝,歇上两天。”
沈茂才抽着旱烟皱着眉头,一边听一边缓缓点头,“你说得对。”
他对李氏道:“你男人没事就好好养两天,让你娘给他做点好吃的,那药就别买了,没必要。”
牛氏一听,就知道,老爷子已经下定了决心。
遂满意地不再说什么了。
李氏呐呐,不敢顶嘴。
“知道了,爹。”
宋文庭眉头紧皱。
不过他是个聪明人,立即就明白了,他这个岳父在家不受宠,他再多说也没用。
因为连亲爹都不在意他。
他也总算明白,为何沈家明明高墙碧瓦,远比普通农家强,却将她卖作童养媳。
为何她说,她不想回沈家。
据说她那继奶奶生的幺子在读书。
宋文庭自己就曾是读书人。
读书是很费银钱的。
在这个家里,受宠的应当是她的继奶奶和继奶奶所出的叔叔姑姑们……
这时,沈初五的声音略显尖锐,“那你们打算让我爹歇几天?喝骨头汤?那肉呢?给谁吃?”
沈茂才黑着脸没吭声,牛氏严厉道,“怎么跟你阿爷说话的?”
她看向李氏,李氏立即低下头拽住沈初五的袖子,按住她。
如果是平时,沈初五就忍了。
但这次,或许是姐姐和姐夫撑腰,不知怎么的,沈初五不想忍了。
“我怎么说话了?我爹帮家里干活,被毒蛇咬了,不能因为我姐给他做了简单的处理就不让大夫看了。”
“村里的赤脚大夫也就这点本事,肯定要请镇上的正经大夫看过才行。”
沈初七和沈初九走进堂屋正好听到这一句。
沈初七暗中点头,这丫头虽然鲁莽一点,但她说得一点都没错。
她给沈青山搭过脉,知道他已经没有大碍了。
但他常年劳作,身体看着壮实,实际上有不少暗伤。
玄医的手段主要在于救命,调养身体普通大夫完全能胜任。
开点补药对他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再者,原主只是个乡下小丫头,跟余神婆之间的来往也有她加工的成分。
她会医术这件事当然也要循序渐进地来。
“我二妹说的没错,不仅我爹要看大夫,我娘也要看。”
李氏震惊得抬起头看着自己的三个女儿,不过一瞬,她忙摆手拒绝:“我不用,我看啥大夫?花那个冤枉钱干啥?”
沈初七严肃道:“不是冤枉钱。”
她看向沈茂才夫妇俩,“我爹娘这些年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身体都熬坏了,必须找大夫看一看。”
李氏唇角翕动,默默垂下头,不敢看公婆的脸色,心里慌的不行。
仿佛有什么东西彻底脱离了掌控。
李氏出嫁前被后娘蹉跎,出嫁后又活在婆婆和妯娌的阴影下。
她的孩子长大了,站了出来,她心里却恐慌得不得了。
小牛氏正好听到这些话,她被气笑了,“大嫂,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女儿,你想干啥?觉得爹娘亏待了你们长房是不是?”
李氏当然不敢这么说,沈初七却不在意,“吃得最少,干得最多,难道不算亏待?”
沈初五道:“我大姐说得对,如果不是生宝根时落下病根,我娘就不会接连小产。”
李氏一听,唇色陡然变得惨白。
她进门后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好不容易怀个儿子,却因为早产,身子骨不好,病病歪歪的。
村子里不少病病歪歪的孩子都活不过五岁。
她就怕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活不长,一直当眼珠子似的盯着。
但其实,在生完沈宝根之后她还怀过两胎,不过都夭折了。
其中一个落下时还有气,是个男孩。
这件事一直是李氏的心结。
所以她也动摇了,是不是该找个大夫看看,调养一下身子。
但李氏不敢跟公婆提,遂捏紧了手指,咬住了嘴唇。
小牛氏:“长辈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
沈初七:“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我爹娘都在这里,阿爷阿奶都没说什么,你算什么东西?”
小牛氏气得一个趔趄,扭头向沈茂才和牛氏告状,“爹娘,你们看看,初七丫头哪儿是回门,分明就是回来搅家的!她分明就是记恨娘您把她卖了,所以带个人回来把家里搅和得鸡犬不宁!”
沈初五现在见不得任何人说她姐一句不好。
“我姐跟我姐夫好得很,你少胡说八道,挑拨离间!”
她看向沈茂才和牛氏,“我们长大了,知道我们一家过得都是什么日子,阿爷不如就把我们分出去单过。”
沈初七看了妹妹一眼,就知道这个妹妹是个明白人。
李氏吓得面色惨白,但好像被人扼住喉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沈茂才面沉如水,牛氏惊慌之后,灵光一闪,她抹了一把不存在的眼泪。
“老爷,我是什么人你都知道的,或许是我对青山严格了一些,但我不是继母吗,轻了重了都不行,我怕他学坏了,我没想到,没想到他们是这么想我的。”
“我进门的时候,他才那么点大,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我自己的儿子哭了拉了,我都没管,我就紧着他……”
她仔细看着老爷子神色的变化,适时加些筹码,“我以前对青山严格,现在对咱们芝林严格,我不都是为了他们好吗?”
果然,沈茂才神色变化莫测,目光阴翳,落在昏迷不醒的长子身上,又逼视李氏,一出口就把李氏往死里逼。
“李氏,分家是不是你撺掇的?为妻不贤,夫之祸!”
沈茂才读过几年书,所以最知道读书的好处。
只可惜他没什么天赋,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
至于这个大儿子,他望着他惨白虚弱的脸,像是透过这张脸在看别的人。
在李氏晕死过去之前,他面色阴沉道:“分家是你们的意思,还是你们爹娘的意思?”
沈初五梗着脖颈,“当然是我们全家的意思!”
沈初七看出牛氏也想分家。
她作为后娘,立场天然就跟长房不同。
不过牛氏的几个儿子就未必想分家了。
沈初五性子泼辣,却太年轻。
沈初七觉得,她可以当这个推手。
“不分家也可以,咱家是有规矩的人家。”
沈初七看向沈茂才,“阿爷,按理我们做小辈的不该多嘴,但我今天带着夫君回门,看到的是几个叔叔婶婶都在家躲懒,只我爹娘在田里干活,我觉得不公平。”
“要想不分家也行,咱得把规矩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