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想刚才她跟小姑子带着女儿过去,村民们明显对她们客气了许多,她心里稍稍平衡了些。
她虽然平时有些不着调,可也知道,这头大野猪自家留不住。
并且交给杨家人分肉绝对是个正确的选择。
一头猪有好肉,也有不好的肉,那么多人,肉怎么分?
杨叔是村长,他平时处理村里纠纷还算公平,在村中有威信。
所以由他们夫妇分肉,不管怎么分,村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怨言。
毕竟村里刚丢了那么多粮食,这些白得的肉不管好坏都是白得的便宜。
村民们心里还得谢他们家愿意把肉拿出来。
但如果由他们自己分,说不得一个弄不好还会招人怨恨。
马氏爱说话,还总有说不完的话,赵氏却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黄氏和陈刘氏最后怎么样了。
她忍不住道:“那黄氏和陈刘氏真没良心,那肉给了她们还不如喂狗!”
这话说到了马氏和宋云秀心坎里了。
宋云秀也立即道:“可不是吗?那么多人等着分肉,大家都自觉排队,就她们一个劲儿往前钻。”
马氏抢话,“大家不跟她们一般见识,她们还沾沾自喜呢!”
宋云秀点头,“不过杨叔和我婶子挺有意思的,说咱家仗义,这么大一头野猪,要不是咱们村遭了难,是不可能白送的。”
“还说让大家吃了咱家的肉,就得记咱家的好。”
马氏立即道:“可不是吗?如果不是遇到这么倒霉的事,就算咱家愿意白送,他们有脸白拿?”
周春梅点头,“你们杨叔杨婶都是好人,他们是帮咱们,咱们那么多肉送出去不能白送。”
周春梅看向马氏和宋云秀,“不过你们得谢老三两口子。”
马氏神色不自然,“那老三两口子也是运气好,不是说自己撞死的吗……”
周春梅瞥了她一眼,她立即低下头,嘀咕了一句,“那大野猪真够蠢的。”
宋云秀打圆场,“我以前听王叔说运气也是实力,有时候运气好就能打到更多猎物。”
小池村原本也是有猎户的,那户人家男人姓王,人称王猎户。
宋云秀口中的“王叔”就是他。
王猎户天生力气比常人大,但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他就靠着打猎维持生活,直到快三十岁才娶了个寡妇回来。
那寡妇前头没儿没女,是被原本的夫家休弃的,谁知跟了王猎户就接连生了好几个孩子。
这王猎户原本就勤快,有了孩子后就更勤快了。
愣是让他攒下一笔不错的家财。
只可惜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他那么大的力气,打猎的本事也一般。
王猎户上了年纪后,就给他的两个儿子买了田地,不过他偶尔也会进山打点野物打打牙祭。
村里人如果想要,就得出钱买。
毕竟打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然,按照惯例,把猎物卖给同村会便宜一些。
宋云秀瞥了她二嫂一眼,“如果不是全村都遭贼丢了粮食,才不白送呢!”
马氏立即附和,“谁说不是呢?”
赵氏:“……”
“月月她二婶,那黄氏和陈刘氏最后咋样了?真倒霉了?”
马氏一听,立马一拍大腿!“可不是倒霉了?”
“她们都想要好肉,偏偏看中了同一块,谁也不肯让谁,在杨家打了起来,杨叔能纵着她们?”
马氏快速吸一口气,“杨婶子泼辣,就让她们待着,等其他人挑完了再挑。”
赵氏忍不住道:“那她们肯?”
马氏摆了摆手,“不肯也得肯啊,黄氏连陈刘氏都打不过,杨婶子身边站着不少婶子嫂子呢!”
“陈刘氏也不敢放肆。”
马氏还想继续说,被周春梅打断了,“行了,都别站着唠嗑了,该干啥干啥去。”
马氏去看了热闹,正兴奋着呢,再没人说话可不憋坏了?
不过周春梅都发话了,她也不敢再说什么,顿时悻悻地进了屋。
刚进屋就看见昨天换下来没洗的脏衣服,顿时眼睛一亮。
她一手抱起木盆,另一只手抱着女儿柳柳出了门。
“娘,我去河边洗衣服,柳柳您帮我看一下。”
周春梅正跟女儿宋云秀说着话,闻言应了,“行,你去吧。”
马氏立即就把女儿塞给婆婆,抱着半盆脏衣服出了门。
宋云秀看了一眼仿佛身后狗在追的马氏,忍不住道:“我二嫂肯定去河边找人唠嗑去了,她那个木盆都是攒满再洗的,才半盆呢。”
周春梅哪里不知道二儿媳的德性?闻言也不意外,眼看着家里的日子逐渐好起来了,她的心情不错。
“随她去吧,反正不耽误干活。”
宋云秀吐了吐舌头,想到三哥陪着三嫂回娘家去了,大嫂性子闷,跟她在一起一整天都不见得能听她说几句话,二嫂是个人来疯……她可太难了!
只盼着三哥三嫂明天早点回来!
不过,宋云秀很快想起她跟杨冬枣在山上救了陈雪花,反而差点被她们母女俩勒索这件事,她立即就告诉了周春梅。
周春梅也很生气,“往后瞧见她们母女躲远着些。”
宋云秀狠狠点头,“往后再看见他家人出事我保证跑得比谁都快!”
周春梅点了点女儿的额头,忍不住笑了。
宋云秀又道:“娘,要不我去找冬枣去吧?”
周春梅慈爱道:“去吧。”
宋云秀很高兴,立即背上了自己的小背篓,“左右我也闲着,我找冬枣再去山上转转。”
周春梅无奈,“那你们别忘深山去。”
宋云秀已经一蹦一跳地走了,轻快的声音传回来,“知道了!”
望着女儿轻快的背影,周春梅无奈的笑了。
这就是她宽待三个儿媳的原因。
女人嫁人生子操持家务本就不易,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能一辈子无忧无虑,又何苦去做那个恶婆婆,蹉跎别人的女儿?
马氏是有些小心思,可这些小心思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那她就把心放宽了……
周春梅望着家门口,眺望远方,缓缓舒了一口气,这么长时间,她总算觉得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此时,被家里人惦记的三房小俩口正在往北走。
原主娘家的那个村子叫做甜水村,距离婆家所在的小池村足足有两个山头。
要想吃午饭前赶回去几乎不可能,即便是想天黑之前赶到,也得加快脚步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