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说着,亲自搬了一袋粮食,推到周春梅身边。
然后转身,强迫自己不去看那袋粮食。
她的心在滴血。
你周春梅不是善良无私吗?
她希望周春梅能拒绝这袋粮食。
这样她就能心安理得的收回来。
可周春梅没有。
她让两个媳妇扛上那袋粮食先回家。
赵氏和马氏立即就把粮食抬起来。女人的力气是小一点,但两个女人一起扛一袋粮食,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你们先回家,把粮食收好,这是以咱家名誉为代价换来的,你们都要记住这袋粮食,这不仅仅是粮食,还是咱家的名誉。”
周春梅又扭头看向刘氏,“你一定希望我主动拒绝这袋粮食,我不。”
“刘氏,你曾经问我,咱俩都是桂花村来的媳妇儿,凭啥我的日子比你好,我现在告诉你。”
刘氏立即转过身来瞪大眼睛竖起耳朵认真听。
众人也等着周春梅的下一句。
“那是因为我命好。”
刘氏:“……”
众人:“……”
沈初七“噗嗤”笑了,宋云秀也忍俊不禁。
没想到她娘还有这样的幽默细胞。
这下刘氏是不是又要气死了?
刘氏一开始确实被气得面色通红,可很快,她就冷静了下来,甚至还仔细想了想。
这一想,就觉得周春梅说的还真有道理。
她日子过得不好,不是因为她不好,不是因为她不努力,只是因为她的命没有周春梅好?
可一个人的命是天生的。
所以她这么多年来为啥要怨恨周春梅,处处跟她比较,又处处比不上呢?
刘氏面色惨白。
有心软的婶子看不过去,劝道:“想开点,人各有命。”
“你实在不该盯着人家周春梅跟人家作对。”
“就是啊,其实你也还好,虽然你男人去得早,可你把几个孩子顺利养大了,等过几年再给大金娶个媳妇儿,你就等着抱孙子享福吧。”
……
回家路上,宋云秀一直皱着眉头,沈初七逗她,“怎么了?吓到了?”
宋云秀立即道:“怎么可能?我怎么会吓到?三嫂,你比我还小呢,你吓到了没有?”
沈初七点了点她的额头,“我比你小,但我是你三嫂,嫂子如母知道不?”
宋云秀:“……”
她转移话题,“三嫂,人的命真的是天注定的吗?”
沈初七还没开口,周春梅就道:“我骗她的。”
宋云秀瞬间瞪大眼睛,“娘?”
周春梅乐呵呵道:“她这样的人就喜欢钻牛角尖,我不这样骗她,她以后还来烦我怎么办?”
宋云秀无语了。
“娘,所以您比她过得好其实不是因为您命好,其实就是因为您比她强是不是?
周春梅理所当然,“那当然,你娘我不比她强吗?”
宋云秀:“……”
“哪能啊,娘您是最强的。”
周春梅满意地“嗯”了一声,“小丫头,你明白就好。”
过了一会儿,周春梅才道:“一个人天生的命运或许是注定的,但是娘相信人定胜天。只要不是每天倒霉,就每天想办法把日子过好,一天一天努力下去,日子总有过好的一天。”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命运,还不如踏实的做好眼下的事情。”
沈初七点头,“对,娘说的没错,小妹,你还年轻,你要好好学。”
宋云秀:“……”明明你比我小。
“好好,知道了。”
宋守平家。
自从跟大哥宋守忠断亲的事情之后,宋守平的私塾里学生都少了许多。
好多人带着孩子上门要求退束脩。
宋守平头疼的不得了,直接就把这事交给了黄氏。
黄氏没别的办法,只能撒泼耍赖。
“你们交了束脩,我男人教你们孩子读书,这本来就是钱货两清的事情,怎么你们还有脸来要束脩啊,要不要脸啊?”
那孩子的父母面色涨得通红,可宋守平这里的束脩不便宜。
现在家家户户都缺粮食,就算能要回一小半也是好的。
不过农人老实巴交的没什么口才,反反复复就只会这么一两句。
“可是束脩是半年的,我家孩子只念了一个月,我们不要退五个月,只要三个月成不成?”
黄氏直接拒绝,“不成,我们家的束脩现在涨价了,总之没有什么束脩可以退给你们。”
老实巴交的农人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带着孩子走了。
黄氏双手叉腰,对着他们的背影“呸”了一口,“穷鬼还送来读什么书?当书是那么好读的?”
她骂骂咧咧了好一会儿,宋宝梅才悄悄探出一个脑袋,小声道:“娘……”
黄氏一听这个声音,立即就更不高兴了,“叫魂啊!”
宋宝梅吓了一跳,过了好一会儿才又道:“娘,我哥叫你。”
一听自己的宝贝儿子找,黄氏立即就换了一张脸,“知道了。”
她扭着腰,去了宋继文的房间,推开门,脸上立即堆上了笑容。
“儿子,你找娘做什么?是不是饿了?”
宋继文是一个有些胖的青年。
五官看上去还不错,就是眼下一片青黑,眼神也看着不是那么清正。
他看上去昏昏欲睡,一点精神都没有。
黄氏吓了一跳,“哎哟!儿子,你这是咋了?”
宋继文眼神有些闪躲,“没啥,就是看书看得晚了一些。”
黄氏一听立即就更心疼了,“儿子,你的身体比什么都要紧,以后看书别看那么晚,仔细把眼睛给熬坏了,要不娘再给你加几盏油灯?”
宋继文不耐烦听黄氏说这些废话,随即道:“好了娘,我都多大了,这些事情你就别唠叨了,唠叨得我耳朵都起老茧了。”
黄氏一听这话立即就道:“是是是,我儿子有出息了,有本事,娘不唠叨,娘不烦你。”
宋继文微微挺起胸膛,忽然想起一件事,“娘,咱家现在有的是粮食,你没事少出去转悠,特别是那边。”
宋继文也知道自家和大伯家断亲这件事。
不过当时那件事他可是全程都没参与的。
实在是宋继文从来都没有把长房的人放在眼里过。
即便是当年的宋文庭。
还不是因为他年纪小,所以宋文庭看着学问才强一些,等他长大了,宋文庭绝对是比不上他的。
黄氏一听就有些心虚。
因为上次分到的那块肉被狗吃了,村里每户人家都等着分肉,不可能会有多余的肉分给他们,所以黄氏觉得自己简直就亏大了。
所以她闲的没事就爱出去遛弯,跟人唠嗑,说长房的坏话,说周春梅的坏话。
她刚才回来前还在长房那边帮那刘氏说长房坏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