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元家,沈初七一手牵着骡子,另一只手挽着宋文庭。
路上,两人就挽手这件事交换了意见。
最终,嘴拙的宋文庭说不过沈初七,只好红着脸让她继续挽着自己。
只是想起刚才在元婶家看到的,他的神色越发怪异。
沈初七瞥了他一眼,好奇心犯了,“怎么了?”
宋文庭吓了一跳,支吾道:“没,没什么。”
这话连家里的狗都不信,沈初七当然不信。
“不信,快说。”
宋文庭:“……”
他干咳了一声,神色无奈,“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沈初七:“那就从头说,慢慢说。”
宋文庭:“……”
“可能是没休息好,看错了,没事。”
宋文庭越是这么说,沈初七就越好奇,“不行,你必须说。说话不能说半句,吊人胃口非常不道德知道吗?”
宋文庭:“我何时……”
他很快就在那双明亮的眸子中败下阵来。
“我只是觉得奇怪。”
沈初七笑着问:“哪里奇怪?”
宋文庭沉默片刻,鼓起勇气,“刚才我们去元婶家你看到了几个人?”
沈初七眸子微微眯了眯,“不是就元婶一个吗?元婶家比咱家小一点,他家人应该比咱家少。”
宋文庭:“……”
“算了,没什么。”
沈初七心里有个猜测,随口道:“那个孩子也太调皮了,好几次往元婶身上扔东西。”
宋文庭眼睛一亮,沈初七又道:“如果我是元婶,这样的熊孩子必须抓起来打屁股!”
宋文庭品了品“熊孩子”三个字,觉得十分贴切。
对,这样的熊孩子必须抓起来打屁股!
不过他是读书人,向来妥帖稳重,“打屁股”这样的俏皮话,他说不出口。
因此,他不由尴尬地干咳了两声。
“是啊,不可过于纵容。”
沈初七确定了心里的猜测,不由勾起唇角。
元叔和元婶原本不是小池村的村民,而是距离小池村一个山头,某个山坳里的小村子的村民。
几年前的那场大雨把整个山坳都给淹了。
整个村子损失惨重,死了不少人。
幸存者大多投奔亲戚去了。
元叔一家在小池村正好有个远亲,就搬了过来,还给儿子娶了本地的媳妇杨氏。
“我曾听人说,元婶的儿媳得了大病,无法生育……”
还没沈初七开口,他又道:“大概是亲戚家的孩子。”
可若是亲戚家的孩子在元婶家里玩,却时不时朝元婶扔东西……
未免太没教养。
不过,宋文庭不是个刻薄的人,哪怕对方只是个孩子,他也说不出口。
沈初七却一脸了然地笑了笑,随口转移话题。
“文庭哥,你会赶骡车吗?”
一句话问得宋文庭脸又红了。
“这,我…从未赶过……”
他是读书人,从小读的是圣贤书,从不撒谎。
沈初七见他满脸窘迫,不由笑道:“那我来赶。”
宋文庭的脸更红了,忙拒绝,“这怎么行?”
沈初七指了指板车,手掌撑着一角,轻轻一跃,就跳了上去。
“那你试着赶吧,我就坐在后面给你指路。”
宋文庭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其实沈初七也不知道原主的娘家怎么走。
因为原主是被打晕了送过来的。
不过她知道,以小池村为基准,甜水村在北边。
当然,就整个大周而言,不管小池村,还是甜水村,都属于南方。
但或许是甜水村更靠近北边,受北边旱灾影响大一点。
当然,原主被继奶奶卖掉这件事跟旱情一点关系也没有。
也不能说完全没关系。
原主的四叔就是借口干旱,地里收成不好,所以想去镇上支个豆腐摊卖豆腐。
恰好,小池村有户人家想买个童养媳的消息传过来,对方愿意出一千个钱!
原主就被撺掇着卖了。
原本,两个村子隔得那么远,宋家想买个漂亮能干的童养媳,怎么都轮不到原主。
只是周春梅一心觉得对不起儿子,不想辱没了他,因此对女孩的模样,性情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
那个时候,牙婆都快烦死周春梅了。
牙婆姓吴,跟周春梅有亲戚关系,两人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
碍于这些个原因,再加上她也怜惜宋文庭的遭遇,因此,办事格外尽心。
最终,她在距离小池村两个山头之远的甜水村找到了原主。
……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家乡。
但沈初七记忆中,原主家人也去过桂花镇,所以从小池村先出发去桂花镇,再从桂花镇出发去原主的娘家甜水村。
只是这样一来,路上就要耽误很多时间。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宋文庭诧异,“你不知道回家的路?”
沈初七自然开口,“嗯,来的时候都在昏睡。”
宋文庭想起她提过是被打晕送过来的,顿时尴尬地干咳了一声,转移话题,“道上好似多了不少人。”
沈初七扶着板车,勾起唇角,语气幽幽,“是啊,人很多呢。”
路上的行人其实不算多,但这个时代人口少,这里又是村镇民道,路上能看到三五个同行却不认识的人,都算稀罕。
这三五个行人面黄肌瘦,身上背着小包袱,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流民。
夫妻两人对视一眼,十分默契地想到了北方旱灾,灾民正在不断南迁这件事。
不由心情沉重。
宋文庭赶骡车的速度不快,经过一对母子时,对方拦住了骡车。
“后生,你们可是去县城的?”
宋文庭微微撇开脸,歉意道:“老人家,我们去桂花镇。”
对方又问:“桂花镇在哪儿?去那能到县城吗?”
宋文庭正要开口,沈初七已经抢先一步开口了,“大娘,您跟您的儿子要去县城吗?”
大娘身边的少年闻言,不由微微低下头。
大娘立即道:“对,去那边投奔亲戚去,小姑娘,你知道县城怎么走吗?”
沈初七笑着道:“我们没去过县城,不过到了桂花镇可以雇车,也可以跟商队去县城。”
老人家听了非常高兴,“谢谢!太谢谢你们了!”
沈初七笑了笑,“您别客气,您和您公子上车吧,我们顺路带你们去。”
宋文庭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却没有开口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