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上去是不是有些拗口,解释起来也很简单。以乒乓球为例,世界在研究中国,反过来,我们也在研究全世界。
区别在于,我们研究别人,一般都是出现了极具潜质的对手。但无论他如何天才横溢,在我们这里,总能找到他的模版。
你的打法,你的脚步,你的所有战术特点,在我这都有,且论水平,比你更高。于是乎,一旦针对起来,往往极为有效。
反过来,全世界研究中国的顶尖球员,他们的战术风格,特点,都摆在那里。可你无论怎么研究,针对,就是打不过!
实力是基础,缺乏模版也是原因,你的针对性,永远比不上你的对手。他们知道你的上限在哪儿,你却根本不知道对方。
如今的定边军,在叶欢眼中,可以相当与后世国球的地位了。似铁骑营、陷阵军,虎卫军,太原军,就是那些顶级选手。
西凉铁骑,他们的模版,不就是六曲?或者说,对手的每一种战术或是综合,铁骑营都有加强的版本,针对性极强。
虎豹骑想走的路数,可能是六九两曲的联合,一样可以针对。
为了迅速提升徐州军的战力,关羽在朴刀手的训练上,剑走偏锋。但这个版本,叶欢和高顺在边军之时,就在一军身上用过。
嗯,其实最早的版本,应该是六曲,在普遍实力极强的情况下,打造一支王牌之师,更为突出,成为精兵中的精兵。
陷阵一军理念相同,走的路,却不尽相同。首先,边军之时,骑军的基础要远胜于步卒,叶欢打造六曲,相对更容易。
高顺选择的,并不是关羽的剑走偏锋,而是在全面提升一军的能力。效果可能不如六曲突出,但一旦成功,全军都能用。
这一点,张海龙是最早感觉到的,叶欢曾经告诉他,王牌之后是传奇。传奇之后自己练,张海龙找到的办法,却是重新回炉。
做到极致之后,重回开头,和武道之路,多么契合!叶欢全力支持自己的爱将,为之做了很多理论总结,不可否认的是……
高顺操练一军的那种办法,可能是最稳妥的,走的弯路最少。在曹军诸将眼中,陷阵难对付,难对付就在于他们不会犯错。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够积极?可在真实的战场上,面对一个不会犯错的对手,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唯有亲历才清楚。
而没有错误,就来源于雄厚的基础,陷阵一军的经验,被推广到了全军。这也是近年来,定边各大主力军不断进步的原因。
陷阵军如此,蛟龙军如此,无比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让他们在和朴刀手的搏命死战之中,依旧占据上风的原因。
也是周必敢于在许褚窥伺在侧的情况下,还能速战速决的原因。你知道我有多厉害,但却不知,我能做到什么样的地步。
站在许褚的视角,战前,他很难预测具体战况,但战端一开,就立刻看清楚了。至少眼前这场战斗,青州营会比朴刀手强。
不是强在个人战力,或是对敌军的杀伤,而是强大基础带来的韧性。以及,和虎豹骑友军之间的配合,那一刻,许褚很想念……
乐进李典二位将军,或是他们的得力下属,能有一个在现场。
朴刀手面对蛟龙一军之时的表现,在场面上看来,很完美了。他们死战不退,与敌纠缠,也是在为友军争取机会。
可许褚却宁愿他们能软一些,能向着虎豹骑的方向,后退作战。不过心中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朴刀手做不到这一点。
哪怕关羽在此,有此战术意识,麾下的士卒,却不一定能做到。强行为之,且战且退,在没有战力支撑的情况下,会崩溃。
强力武将的领导,会让一支军队,实力增强,反之也是一样。
具体情况,却有不同,比如关羽率领朴刀手,他心中自有无数战术,可以称得上精妙,但麾下战力不够,用出来适得其反。
骑射飞射,锯齿战法,难道许褚曹纯不会?只不过战阵之上没有经过千锤百炼,你对荆州军用用还行,对定边?
胸中有无数想法,碍于麾下的实力,无法施展,对战将而言,是颇为憋屈的。那么,让你在顷刻之间,换一支强军会如何?
比如,你让现在的关羽去带乐进的青州营,会比后者更加优秀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前者对麾下的了解,不如后者。
同样的事情,你让现在的关羽,去带高顺的陷阵。那么,他的发挥,还是比不上高顺,但一定会比带青州营强。
一样是对麾下不够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想要知道答案,得去问两个人,两个在此中,感受最深的战将。
白马营副统领,黄忠,冀州军大将高览。他们都是在加入定边军之后,就带兵出战,且能在战场上打出,精彩的战局。
相对而言,高览将军更为突出。因为他对龙骧军麾下的了解,就是从冀州进军到徐州的那段时间,没有黄忠掌控全军的过程。
原因之一是老生常谈,士卒够强,强到了在常规作战情况下,换谁指挥都行的程度。按后世的说法,放条狗在也区别不大。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定边军近乎完美的辅助作战体系,经验丰富的参谋,可以让新来的主将,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全军。
军中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军官士卒素质极高,刚才说的后世的那句话,可能有些过分。但高览将军,却有相似的认知。
广陵之战结束,高览麾下的龙骧军在战功评定之中,极为靠前,比之曲宁的先登二军,只稍逊一筹,前者嘛,却难免惭愧。
因为高览清楚,自己在指挥之中的亮点,有些乏善可陈。尤其到了最后激战,他主动配合胡风的玄武阵,更多是龙骧自然反应。
麾下的百战士卒,天生就能跟上同袍的节奏,了解他们的用意,与之打出精妙的配合,且很多变化,几乎不经过大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