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七十一章 昂首挺胸
诸葛不要太亮2025-01-25 13:453,090

六千之数,对蛟龙一军而言,恰恰是其该有的兵力。

看清这一点,许褚不再犹豫,率军开始对周必的玄武阵,发动强力的攻击。敌军的后续,他相信自己已经看清了。

还有没有,许褚也不敢确认,但那不重要,不影响虎豹骑的强攻。

再有后续,想就有用吗?倘若是张海龙的六曲和臧空的九曲联手而来,那么唐河的战局,就是自己要落荒而逃了。

虎豹骑的进攻加强,带给蛟龙军的压力立刻大增。原先主要待命,只在关键时刻发动攻击的器械队,攻击速度立刻加快。

弓手的箭矢,威力和数量也都要比之前更强,敌强我则强。

“嗯,许老虎你也算见机精准,不过,现在我的后援到了,想要一口吃下我蛟龙一军,我要看看你有多好的胃口。”

周必心中想着,口中指挥的同时,眼光不住看向后续的战船。

虎豹骑发动强攻,战场的气氛立刻变得炽热起来,双方士卒都开始全力以赴。不断有骑军士卒逼近玄武阵周边,与盾阵交手。

他们会中箭倒下,或者被轰天炮的石块击中,人仰马翻。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挡虎豹骑的冲击决心,犹豫畏惧只会害了自己。

玄武阵攻守兼备,但之所以以北方神兽为名,最重要的还在防御。高顺当时的构思,就是步卒最强的坚阵,超越以往。

一味的防守,永远是被动的,守中寓攻,才能更好的防御。玄武阵的种种攻击手段,都是因此而来,主旨则从来未变。

应该说在唐河的地形条件下,玄武阵时最适合周必的作战阵型。面对数千虎豹骑士卒的进攻,蛟龙军的阵脚扎的极稳。

在许褚和军中将校眼中,付出代价是必然的,还有时间。哪怕兵力处在优势,想要摧枯拉朽的击溃敌军,也是做梦。

毕竟他们见过了太多定边军的强大,尤其是对手一心防守之时,不但守势沉稳,你还要防备他无处不在的反攻击。

和虎豹骑与蛟龙军玄武阵的交手相比,唐河之上的对战,就会呈现一面倒的局势了。首先就是撞船,飞快的直达敌阵之中。

在距离敌军船队六十步之时,撞船之上,乱箭齐飞。一时间无数的箭矢腾空,将距离最近的敌军战船,尽数覆盖其中。

荆州军水军军官士卒,是一阵皱眉。因为看敌军撞船的大小,再看看空中飞舞的无数箭矢,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多弓手?

来不及想,因为除了箭矢之外,那艘离弦之箭般的撞船上,很多敌军士卒开始从两侧跳入水中,观其落水,水花不兴。

不用猜了,一定是水性及其熟练的“水鬼”,其中的一些,入水连水花都没有,你就是丢一颗石子下去,可能都比之大。

水鬼,在河流之中进行水战,他们会是最有效的战术之一,尤其之前方今率领的士卒,已经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有效的战术,就该不断采用,且加强其中的威力,此乃必然。

至于让荆州水军吃惊的箭矢数量,则是通过战船之上最新的“弩机”发射出来的。士卒拉动绳索,瞬间十五箭齐发。

且在前十五箭击发的一息之后,后十五箭就能跟上,如此往复,一共可以操作四次。六十支弩箭,二十具弩机便超过千支。

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设计出了“连弩”,嗯,也有说是黄月英的。如此利器,叶欢有器物阁在手,怎能不研究?

但他的理论,却被濮阳落推翻了,对,你没听错,被推翻了。

当然,不是第一次提出就遭到否定。濮阳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研究之后,给主家提出了意见,连弩,浪费箭矢。

叶欢原本就是个极其善于听取麾下意见的人,有了濮阳落之言,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提出意见之时,濮阳落自己是有些惭愧的,因为她没有完成主家交代的任务。主公主家一字之差,意义却有所不同。

就似暗影清风一般,对叶欢的称呼也是主家,他们都是死士。不同在与,濮阳落没有任何的危险,主家为她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叶欢看在眼里,自然不会见责,濮阳落说的是对的。看上去,连弩可同时瞬发十箭,威力巨大,但准度呢?如何保证?

保证不了准度,岂不是浪费箭矢吗?再言,到底有没有连弩,他也是演义上看来的。而濮阳落不是没有做出来,而是……

有可能的原因是,连弩的确是诸葛亮发明出来的,但其中亦有背景。那就是蜀国的弱小,保证常备兵员都十分的困难。

百万不到的人口,供养十万大军,诸葛亮不是穿越者,叶欢深知做到这一点有多难。那么,连弩对蜀国,是有重要意义的。

如今的自己,带甲数十万,治下百姓近两千万,比之当年的蜀国,不知强盛了多少。但那就是,能随意浪费的理由吗?

于是乎,叶欢欣然采纳了濮阳落的意见,停止了连弩的齐射研究方向,转向连发的精度,由此也诞生了定边军的秋月弩。

主家从善如流,对自己的意见十分重视,且能承认他是异想天开,濮阳落的意见是对的,并给与了厚重的奖赏。

站在濮阳落的角度,欣慰的同时,那种惭愧的感觉更浓烈了。她并没有放弃连弩的研究,想要为主家达成心中所愿。

很多时候,当一项研究进入困境之时,需要的,往往是灵光一现。黄月英加入器物阁之后,就给濮阳落带来了这灵光一现。

恰逢此时,蛟龙军革新战术,甘宁想到的是,有今日蛟龙军的战船质量,他能不能突破之前固有的作战方法,做出革新?

各军主将,与主公都有通信之权,大多数的情况下,交流的都是军中之事。甘宁的设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叶欢的支持。

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提高,精铁更多的被运用在战船上,牢固程度得到了飞跃性的进展,也给甘宁的新战术,提供了基础。

眼下的难点在于,如何保证撞船能用最快的速度,有效切入敌军阵型?弓箭的掩护,是必不可缺的,那么,问题来了。

撞船的体积,不可能太大,想要拥有最快的速度,亦不能搭载太多的士卒。没有太多的士卒,何以保证弓箭的威力?

此时,叶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连弩。撞船之上的弓箭,是掩护作用,掩护战船挺进,对精度的要求,会有所降低。

它只需要确定一个敌军所在的范围,让他们进入防守状态就够了,至于杀伤和精度,不是不重要,而是相比速度,是次要的。

甘宁有想法,叶欢找到了濮阳落,详细对后者言及连弩装在撞船之上的可能性。精度和杀伤力,并不是主要的方向。

主家有了思路,濮阳落对连弩的研究,没有放下,由于黄月英的加入,还有了突破。之前没有上报,濮阳落觉得还不够。

再经过一番精心的研究之后,便有了此时装载在撞船之上的弩机。它和连弩的原理是差不多的,却加上了更多的机关。

操作简单,一名士卒便可以击发,在他瞄准之后,落下绳索的同时,十五支弩箭射出,另外十五支弩箭则代替前者的位置。

如此反复,最早可连发六下,只要操作弩机的士卒经验丰富,就能在六息之内,发射九十支箭矢,且覆盖一定的范围。

第一次看到成型的“弩机”,叶欢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什么弩机,这不是后世的“左轮”吗?只不过,体积大了很多!

结构也更加的精细,濮阳落、黄月英,器物阁的一众工匠,用巧夺天工的设计,让见多识广的叶欢,不免瞠目结舌。

当时,主家就“神游天外”了,然后一阵大笑,响彻全场。对此,出了黄月英还有些惊讶之外,众人对此,早就司空见惯。

叶欢想到了什么?很简单,后世的华夏,有一支能令世界颤抖的强军,火箭军。咱这个弩机,岂不就是火箭的雏形?

等火药的研究上了一个台阶,给箭矢加上能填装火药的箭头,那么再齐射出去,就不是仅仅控制范围那么简单了。

想像一下那个美好的画面,你要是叶欢,你也得开心的大笑。

再经过几次精益求精,将弩机设计的更为精细,叶欢派人将实验完毕的样品,送到了蛟龙军,甘宁闻讯,亲自来接。

当天上了战船,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如何?不用看威力。

负责测试的蛟龙军弓兵营统领名为帅猛,测试之后,甘宁将“样品”交给了他,之后的每天,他都是和“样品”一块儿睡的。

训练之时,但凡士卒用重了一些力气,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嘴里还骂骂咧咧,一群败家玩意儿,不行给我滚远点。

过分吗?被打的士卒,都不这么认为,他们全力支持自己的统领。这“弩机”,太值得稀罕了,弄坏了,全军上下都得心疼。

珍逾生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弓兵对弩机的爱护,毫不为过。有那么一段时间,弓兵在器械队面前,那是一个昂首挺胸。

继续阅读:第三千四百七十二章 泰山压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凤舞九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