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战将,在此已经达成了共识,这几年士卒战力的提升,亦与此有关。只不过,找到问题的代价,似乎是大了一些。
万人之下我无敌,高顺称赞邱泽的这句话,周必也认。叶欢最欣赏他的地方,就在于他看得清自己,也承认别人的强大。
“那是高将军抬举我,将军高看我,定边军中,战将如云,什么时候轮到我无敌?战绩好,那是一军的兄弟们够硬。”
邱泽不是个谦虚的人,但对高将军的夸奖,他是不认的。原因恰是对周必之言,陷阵一军太强大了,打出什么战绩都应该。
不过在后来的汉中大战,邱泽率领飞熊军的将士,一样打出了光芒四射的战绩。在周必眼中,那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老周,人要有数,张海龙将军也说,能指挥五千士卒,达到极致,已经够了。人是有上限的,与其多多益善,不如求精雕细刻。”
邱泽是这么说的,周必也是这么做的,为此还挨了甘宁一顿拳脚,说他不思进取。但周将军认定的事情,从来都是坚持。
我肯定不是典韦将军,张辽将军,张飞将军那样的将才,做好自己的事情,足够了。这一切,都体现在日常的训练之中。
目下,周必指挥列出玄武阵的蛟龙一军士卒,两千余人。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会大大减轻指挥的繁琐程度,增加威力。
许褚亲领骑军进行攻击,开始的牵扯和佯攻,周必几乎不用具体指挥。虎豹骑能够用出的战术,他们训练过很多次。
哪怕许褚在骑军之中有不少创新,蛟龙军士卒也能应付裕如。他们在训练中的对手,可是六曲九曲这样的军中王牌。
那些家伙,从上到下,对战术战法的革新,是从未停止的。且在张将军的鼓励之下,什么样天马行空的想法没有?
同样的牵扯,六曲九曲能比虎豹骑做的更加迅捷,且隐藏在背后的后手也更多。前者,他们尚能针对,后者的压力就更轻。
很多压力,现在是自己给自己的,将领临阵,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士卒将校一样。做到最大的谨慎,才能先为己之不可胜!
至于反击,弓手和轰天炮直到现在,还是有所保留的。他们并未拿出最强的战法,敌军还只是在试探,我岂能出全力?
将军没有军令,我们就这么打着,我的反击,取决于你能给我带来多少的压力。除非军令有变,否则一切都是随机应变。
缠死许褚关羽,是周必的既定战略,来到唐河之前,他早就给长公子之处送出了军情,现在最大的目的,拖延时间。
试探我的弱点,想找玄武阵的薄弱之处?正合我意,本将军有的是时间,跟你慢慢耗,你最好一直试探下去,不要总攻。
倘若放在平时,双方的实力相若,周必甚至不惜自行露出一点破绽,引诱敌军来攻,争取更大的战果,眼下,则不会。
周必的心思,许褚知道吗?答案是,不重要,或者说,不是第一顺位的重要。试探是必须的,他也必须击溃眼前的蛟龙军。
牵扯,变阵,拉动空间,虎豹骑已经可以熟练掌握这些战术动作,在虎痴眼中,亦比广陵之战有了进步,但敌军亦更稳。
几番交战下来,许褚更加确信自己对敌军战力的判断,眼前的蛟龙军,至少不在胡风统领的丹阳军之下,亦是百战精锐。
奇兵到此,是为了增援荆州战场,而不是在唐河之处,与蛟龙军纠缠的。许褚心中很是明确,佯攻下去,恐怕也不会有效果。
一般士卒在骑军的牵扯威胁之下会犯的错误,蛟龙军一定不会。他们在随着自己的用力程度,不断变化,兵有水势。
水,看上去柔弱,却能随着你的力量变化,变换形态,再大的力量,也无法破坏。随着你的攻击越来越强,反击也越来越大。
兵有水势,这是许褚以武道上的见识入兵道得到的答案。带着这个视角,去看定边军那些强军王牌作战,收获会更为巨大。
眼下,不是学习的时候,时间对曹军而言,亦是要紧。但许褚之所以还在佯攻,不采主攻之势,真正的目的还在……
再战片刻,蛟龙军袭来的方向上,出现了敌军战船的身影,最前方的一艘,带着尖锐的撞角,速度加起,有若离弦之箭。
周必率军推进的这段时间,蛟龙军后续的战船,终于到了。许褚看见的那只快船吗,是改装过的艨艟,专为撞击所用。
水军交战,弓箭为先,那是说双方在距离尚远之时,要靠远程的力量压制及杀伤敌军。到了蛟龙军,又多了轰天炮。
那么,水军常规交战的手段是什么呢?在双方对射之后,占据优势的一方,会迅速接近敌军,用挠钩将之牢牢锁死。
接下来很简单,放下栈桥或是木板,登上对方的战船,短兵相接。在汉末,这便是水军之间交战的常规模式。
蛟龙军的楼船和斗舰之上,有威力巨大的轰天炮,在他的落石覆盖之下,想要砸沉敌军的战船,并不是太困难之事。
因此蛟龙军的出现,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汉末水军的交战模式的。只不过这些都存在于叶欢的脑海之中,机会不多。
蛟龙军平日在大河上的练习,也是有所节制的。他们可以在训练中,不计自己的损伤,但战船,士卒将领舍不得啊。
好好的战船,把它砸沉,看着比割自己的肉都难受。于是乎,拼拼凑凑就成了首先,不能砸沉,只能砸伤,修好之后再来。
轰天炮主攻,作为蛟龙军的常规战术,威力巨大。但一般都是在大河之上,似唐河这般的河水,还不足以承载楼船。
斗舰亦要小心翼翼,防止吃水不足带来的搁浅。之前周必和副统领就已经确定,唐河水战,水鬼和小船才是主战的力量。
弓箭依旧是首选,加上小型轰天炮,压制敌军的远程。但接近敌军之后,挠钩锁船的战术,却有所变化,加了一个程序。
那便是,撞船!利用己方速度最快,最为坚固的战船顺水冲入敌阵,直接撞翻撞沉敌军的战船,破坏他们的整体阵型。
想要达到以上的战术效果,靠原本汉末的水军常规作战模式是不可能的。造船术相近,想要撞毁敌军同等体积的战船,很难。
且就算是以大欺小,你将之撞毁之后,自身也有可能收到不小的伤害。在波涛汹涌的江河之上,便是极为危险之事了。
再言好不容易精心打造出来的战船,谁愿意拿它去冒险?造上一艘战船,原本就是价值不菲的,比骑军战马还贵的多。
钱,对叶大公子而言,向来不是问题,材料,他也多的是,技术?更有器物阁的支撑,蛟龙军的新战术,基础便在于此。
最先的那艘撞船,用了足足千斤以上的六锻钢,加固个个部位。运用的器物阁新技术,也有十七种之多,兼具速度与强度。
试验之时,有了足够的速度,它不仅可以轻松撞翻走轲,撞沉艨艟,便是对楼船斗舰,也有极大的威胁,完全满足战术需要。
钱,技术,思路,叶欢目下都不缺。强要问大公子现在缺什么的话,他一定会回答你,人口,多多益善,越开越好。
假如现在能给我两千万的精壮,大汉的发展,会比预想之中还要快上十倍。叶大公子是多么希望,能有大汉极盛的人口?
可惜,人口的增长,是个长期的过程,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
远远的看着敌军战船的速度,许褚心中已然在暗暗吃惊了,这几日他都坐在荆州战船上快速行军,对战船速度,也有了解。
蛟龙军的那艘头船,看大小,是艨艟,但看速度,荆州水军最快的快船也比不上。今日风小,也无激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做到的?当然是保密,只能告诉你,头船之上搭载的动力系统,一定是这个时代的巅峰,嗯,是超越时代的科技。
许褚的直觉向来精准,他是惊讶,看在荆州水军的士卒将校眼中,则就是不信了。那种速度,大江上,顺流而下也未必有。
换了荆州水军的战船,倘若是如此快的速度,那么别说两军交战,自身都有解体的危险,蛟龙军,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
不管眼前的战船有多么超越你的认知,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刚看着还有三四里的距离,下一刻,似乎就只有几百步了。
许褚的目光,还在蛟龙军的后续战船之上,他必须看清敌军后援的数量,与他接下来的战术息息相关,之前的佯攻……
也是为了等待敌军后续的出现,许褚可以肯定,敌人一定不止眼前这些蛟龙军,那不是叶欢用兵的风格。
果不其然,蛟龙军的援军到了,看着河道之上蜿蜒的船队,许褚推测,敌军的数量,当也不下三千,那才是蛟龙一军的主力。
一般而言,定边军主力军每一营的人数,在四千左右,每支军队的一军,则都是加强配置。多的,甚至可以达到五千精锐。
兖州之战时的陷阵一军就是例子,实力越强,兵力也会越多。
蛟龙军则更是特例,他的人数,比一般主力军更多。之前的阻击,随后的周必,加上眼前的后续,不下六千之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