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相随的主从,信任总是能在一点一滴之中显露出来。
无需多言,按后世的说话,至少能给你提供很好的情绪价值。
这是对叶欢,对天狼的参谋而言,陷阵军统领高将军出言的分量,怕是不在贾郭二位军师之下。他主战,证明此战一定可打。
那就够了,至于风险,战场上,还能有没有风险的事情吗?将军口中的五六日也很简单,双方之间的距离相隔决定的。
站在主位,叶欢也不断开动着脑筋,用的却不是主帅的视角,交给高顺,足够了。他要站在战将的视角,去寻找战机。
另外一个视角,就是老父亲了。对自己的儿子,身为父亲,谁能没有期待?尤其是眼下的形势,他很有可能一战成名。
相隔千里,的确帮不上什么大忙,但以定边军传递军情的速度,为长子多想几个有效的战术,针对曹操,他还是专业的。
帮不上大忙,只能提意见,战场相隔遥远,只能是这样。有没有作用?不用理论,多年以来,战场上的实战,会告诉你。
广陵之战为例,当庞统下定决心,要歼灭在此的所有曹军之时,是一方主帅的决断!需要极大的魄力与详尽的准备。
这两样,凤雏都不欠缺,但在做出决定之后,心中有所忐忑,却是在所难免。此时,收到贾诩和郭嘉的信件,你会作何感想?
尤其是二位军师,对战局的大致看法,都与自己一致,且让他放下包袱,尽情发挥。你是庞统的话,也会觉得心情舒畅。
心情舒畅有什么用?用处大了,尤其是主帅,会让他在心理上建立起初步的优势。这种优势,对后续的指挥,很是重要。
高顺给叶欢的信件如此,叶欢给叶信的亦是,老父亲对儿子,当然不会只有心理上的,主帅视角,蛟龙军乃是强援。
青州水灾的治理,蛟龙军在其中是居功至伟的,尤其是对百姓的救助。至少数十万百姓,因为蛟龙军的及时,幸免于难。
战功列在一等,叶欢心中早就确定了。他的定边军和其他诸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可以完全为了大汉的百姓战斗。
灾情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得到了迅速的控制,其中进度,甚至超过了叶欢能想象到的最好情况,也是令他极为自豪的。
定边军不但能打仗,天下无敌,生产也是熟手,如今,让他又看到了优秀的一面。十余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岂能不欣然?
于是乎,才有了蛟龙一军周必所部的调动,从眼下的军情来分析,叶欢觉得,这很可能就是自己的一招妙手,恰到好处。
但并非是什么神机妙算,也就是对战场态势的,一种分析。以叶欢自己多年的战阵经验,反正绝不会有打错就是了。
曹军一月前奇袭江陵,拿下荆州军的水军,和蛟龙军不同,他们在水上,也许实力仅次于前者,但到了陆战之时……
双方战力的对比,相差就不可以以道理计算了。当日甘宁陪在叶欢身边护卫之时,二人就此也有过一番详细的推导。
“将军,不是宁狂妄,换了蛟龙军在江陵,陈留青州,没有一军精锐齐出,不惜一切,便定然拿不下江陵水寨。”
这是甘宁之言,对麾下战力,他是有充分了解的,已然颇为谦虚。
“兴霸,你也不要藏着掖着,江陵那种仗,换了是你蛟龙军打成那般模样,本将军要是不砍了你这个统领,无法服众啊。”
叶欢对之极为认可,蛟龙军早在司隶之战时,便配属麯义的先登军参与大战。定边与麯义性情相投的不多,甘宁算是一个。
其后,还有叶欢为他出谋划策,教了兴霸不少,投其所好的办法。甘宁呢?对将军之言毫不怀疑,对强大蛟龙,更无比期待。
司隶之战,甘宁的确在麯义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作战心得,后者亦调控得当,给了蛟龙军很多实战机会,与甘宁亦建立友谊。
那是被叶欢视为自己协调属下关系的巅峰之作的,自此,蛟龙军在陆战能力上,有了极大的提升,慢慢追赶主力军的水平。
凉州一战,是他们实力的展现,面对韩遂闫行手下的西凉铁骑,周必指挥一军,打的是无懈可击,完成了主将的任务。
就算长公子叶信率军前来相助,甘宁未曾赶到之前,周必也是毫无争议的主帅。前者甚至为了让他锻炼,故意晚到了几日。
当然,晚到的仅仅是他,对战局也做过深入的分析。将军之前就经常这样干,给麾下看好的战将,压担子,增加压力。
唯一的不同,叶欢对麾下犯错的将领,总是会为他们详细指出失误所在。甘宁对周必,则是简单粗暴,不光说,更动手。
蛟龙军中,别的不敢说,挨甘宁打挨的最多的,就是周必了。不过就像定边军士卒常被将军揍过为荣一般,周必毫不在意。
他还挺喜欢甘将军的做法,道理说多了,就那么回事儿,被踢上一脚,打上一拳,他能记得更加清楚吗,如此,何乐而不为?
“邱将军,还是你说得对,看的准,要不,你给我一脚。”兖州之战和陷阵悍将合作无间,周必之言,令邱泽为之绝倒。
但想了想,再看看周必无比真诚的眼神,邱泽还真的就这么干了。除了甘宁,他是第一个,前者不但不怪,更与之成生死之交。
他在邱泽身上学到的东西,比起司隶之战,甘宁学自麯义的,只多不少。甘将军闻听此事之后,更送了一车晋阳佳酿与邱泽。
值得吗?当然值得,看看兖州之战中的大河对战,蛟龙一军面对曹军王牌,乐进亲领的青州营,在正面对战中,占据上风。
那是在甘宁亲自出手之前,没有断浪刀的武力加成,完全是硬实力的体现。一战之后,周必的感触和心得,与日俱增。
此次奉将军之命前来救灾,一军的表现,在叶欢眼中,是完美的。不打仗,救人他们也是一等一的,周必掌控战船,如臂使指。
看着自己麾下的战将越来越强,对主将而言,绝对是一件极为享受之事,叶欢眼中,高顺对郝昭如此,亦是一样的用意。
主帅能为他们做的,就是给机会,给权力。似周必这种战将,叶欢对甘宁说的是,哪怕你让他去作,也要给他作的机会。
“本将军让你去,一军再加两千步卒,全部听你指挥,要是没有敌情,你回来怪我,要是有了敌情,你打的不好……”
听了叶欢之言,不等将军说完,周必已经跳了起来:“将军,将军绝不会错,周必要是打不好,自行纳上这颗脑袋。”
不出意料,等他说完,甘将军又是飞起一脚,角度刁钻。
口中喊着,心中却是挺美的,按将军的安排,又是一路主将,且还是没有人节制的那一种,连个锦囊妙计都没有给。
从邱泽口中了解了很多,将军的性格,一般对张海龙臧空洪彪这样的才会如此。看来现在,自己能与三大王牌相提并论了。
那岂能不是荣耀,周必深感叶欢的信任。但与张臧洪相提并论,仅仅是将军的信任,论实力,周必知道,自己还有差距。
不过没关系,只要有足够的仗打,足够强的敌军,蛟龙一军会越打越强,一年之内,先要力争做到陷阵一军的九成。
即使以周必的狂妄,陷阵一军的九成,也是极大的目标。法乎其上,取乎其中,他还是放了一定余量的,八成五也差不多。
一军有多强,周必也许不能详尽的描述出来,兖州与邱泽的配合,他看见了太多,蛟龙一军与之,差距是全方位的。
我差的是陷阵一军,不是敌军。认清事实,并不影响周必觉得荆州水军菜,江陵那种战,要是他打的,都不好意思活着回来。
就在叶欢与青州临时作战室之内,研讨荆州战局之时,周必和他的蛟龙一军到了哪里?恰是参谋分析出的三条水路之一。
走秋水到唐河,麾下六千士卒,周必还将之分成了两路。一路带着战船,走荆州水路,那里,蛟龙军熟悉地形。
自从陷阵南调,坐镇宛城之后,第一个展开的,就是对周围地形的勘察。高顺的要求,向来严格,各项数据,必须清楚。
其中就包括荆州各地的水网,枯水期的水位多少,汛期多少,有无被截断的可能,周边的地形是否适合作战?适合什么兵种?
所有的这些资料,都会被汇总,转发各军。一般而言,是驻地较近的主力军,蛟龙军算是例外,他们有最为详尽的版本。
不仅仅是水战,陆战也是一般,在叶欢眼中,蛟龙军早就是一支综合性的强军了。水战是他们的基础,奇袭更是擅长。
经过广陵一战,于禁的太原军跨海而来,大大出乎曹军的预料,还有谁敢忽视,蛟龙军的奇袭之能,只要有河道存在。
他们就有可能,在任何时间,出现在任何一点之上,给敌军致命打击。前提吗,则是将军说过的,要具备两栖作战之能。
水军走南阳水网,周必自己了,则是直接率军穿越豫州。其实他完全可以走兖州,行军路线的制定,他是有想法的。
路程近,好走?和走兖州都差不多,周必最大的心愿,还是要为将军出一口气。程昱之计,在他眼中,多少有些那啥了。
和麾下稍作解释,就得到了全部士卒军官的认可。曹军不讲武德,战场上打不过,就用这般手段来对付将军,岂能容忍?
当年讨贼之时,将军率领定边军,调往冀州,叶欢走的是什么路?他要带着定边军,从百万黄巾之中穿过,看谁敢动。
将军的豪情,总会影响他的下属,周必在接到军令之时,地图已经出现在脑海之中。得到擅专之权,路线就随之确定了。
豪情,当然对战斗有一定的加成,但只靠豪情打仗,就是鲁莽了。十余年前的周必,可能还能用此二字形容,现在吗?
不管心中有着什么样的想法,他的出发点,首先就是对战局的考量。率军走豫州边缘,周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可以测试一下曹军的反应,广陵之战刚刚结束不久,之前曹军是将大部的兵力投入到徐州的,豫州之处,相对空虚。
从军情上看,自己的三千步卒,用八个时辰的时间,足以穿越。倘若敌军反应迅速要加以围攻,一时也很难调集足够人马。
真若如此,周必觉得,自己在付出风险的同时,得到的会更多。倘若只是军情之中显示的敌军,他不惧,一旦有新军出现……
那就必定是从某处调集而来,倘若是曹军的几大主力之一,单凭这条军情,周必就觉得值得了,他一定能送出消息。
“你到这里去……”将军的手指,在地图上微微画了个圈,虽然没有明确的解说,但以周必的战术素养,岂能没有想法?
擅专之权,一路主将,周必不会觉得自己就是当然的主帅了。将军让他率军前往,多半是要发挥,蛟龙两栖作战的奇兵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