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军有两栖作战之能,单单是水战与步战?这样理解,在汉末不能算错,但要知道,荆州的水网,很多都是小河流。
率军穿越豫州,令周必失望的是,他没有遭遇太多的麻烦。曹军对他的到来,只是用斥候远远观察,居然不加以堵截。
周必知道,那是有前提的,他的蛟龙军,没有攻击豫州境内,曹军的任何要塞所在。看上去,他是在急行军赶往某处的。
心理战,无处不在,蛟龙军大摇大摆的从豫州边缘穿过,代表着什么?曹军对此,肯定会有很多的推测,可能多种多样。
在周必也是一般,敌军到底是因为大军在外,兵力较为空虚,只是监视自己并不动手?还是故意这般,让他验证自己的猜测?
可能性一多,想的就多,想的太多,对主将亦是一种负担。此处便是很多定边军军官经常挂在嘴上的,只要你想就行。
知道想法多的后果,周必当然不会太过纠结,他的判断,已经发给将军,同时将军情传递给,身在南阳的凉州骑同袍。
自己要去的位置,最近的定边军主力是谁?无疑是长公子率领的凉州骑,抛开他的身份不谈,位置也是当然的主帅。
豫州距离南阳,虽然还有一段距离,在周必眼中,他的穿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兵力侦查。蛟龙的意见,可以给公子做参考。
只要是军情,就不会没有用,很多时候,只是时机不到而已。
暴露自己被曹军发现,周必就不怕曹军一直跟着他?监视蛟龙军?这种担忧,是存在的,敢于如此,亦会有所应对。
用斥候远远跟踪,在豫州境内,或许还可以,可一旦进入荆州,周必手中是有大杀器的,将军给的一队十二队士卒。
将军的亲卫队,在定边所有军官士卒眼中,都足以与精锐,不,王牌直接划上等号。护卫将军的,岂能不是百里挑一?
叶欢给周必一队士卒,当然不是无的放矢,他们是在与山地飞龙的对抗之中,成绩最好的一队,之后,亦有无数苦练。
别的军队,骑军要擅长骑战,水军要擅长水战,步军要长于步战,优势定要突出。十二队吗,则要全方位,全兵种,无死角。
不管任何的战况之下,敌军用出何种战术,都要应付裕如。比如山地飞龙这样的特种作战,用来斩首,往往极为有效。
可以说,十二队的这队士卒,不会比山地飞龙的小队差多少。出豫州之前,周必就将其中的四个小队,分散开来。
放在全军的末尾,任务也很简单,保证蛟龙军行踪的安全。出了豫州,我的踪迹就不能让你掌握了,尾随斥候,必须干掉。
隐藏行迹,周必的很多手法,是和洪彪学的。但他还从未见过,这位教导自己的师父,最多,则是一封厚厚的亲笔信。
如何找到敌军隐藏的斥候,将之挖出来击杀,洪彪和他的三曲在此,是专家级别的。加上山地飞龙之能,可谓相得益彰。
这是一重保险,周必还有第二重,他率军所走的,全是水网纵横的地带。且很多次,他都会借助夜色对行军的掩护。
河道狭小的河流,小溪,按蛟龙军的说法,那是朋友。作战之时,很可能会成为他们的绝大助力,有时甚至不下与援军。
现在还在夏末,以蛟龙军在大河和海中锻炼出来的水性,寻常的河流根本难不倒他们,哪怕负重数十斤,也不会影响。
不过周必率军穿越重重水网,躲避敌军的监视,靠的,可不只是精熟的水性。恰恰相反,不到必要之时,他是不会用的。
那靠什么呢?看看蛟龙军士卒扛着的黑色皮筏,你就清楚了。将军说过,有了它的存在,蛟龙军才真正的拥有,两栖作战之能。
皮筏,在凉州之战,已经运用在蛟龙军中。它的出现,对蛟龙在大河的驰骋,格外有效,装备军中之后,深得士卒喜爱。
有了它,在登陆之时,你就很少会受,礁石的威胁。除非是极为尖利的那一种,不过长流水流冲刷,前者概率并不大。
而在来自安南的“橡胶”被器物阁精研,用于军中之后,皮筏的优势,更加明显。密闭的内层之外,再多了一层密闭。
如此一来,就算外层被尖利的礁石割破,也能保证不会沉没。
装备的作用,总是要通过实战来检验的,广陵之战,又为蛟龙军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数据。皮筏运用在登陆战,效果更佳。
相比木船,他的弹性更好,质量更轻,最重要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不到百斤,两名士卒可以负担。
到了要运用之时,只需将之平铺展开在地上,找到气嘴,用专用的鼓风机,三人合力鼓气,盏茶功夫,便可以充满。
一艘充满的皮筏,可以同时装载五名士卒。周必率领的这一路,有三千精锐,携带三十余艘皮筏,足以应对各种水网。
有了皮筏的出现,大受蛟龙军上下欢饮,士卒之中,随之又多出一个专业兵种。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将同袍送过河流。
相比于泅渡,它还能更好的保存士卒的体力,且宽阔一些的河流,运用皮筏的速度,并不比泅渡慢上多少,还在不断改良。
不比泅渡慢太多,绝不是皮筏的速度慢,而是蛟龙军士卒在水中的速度实在太快。叶欢试过,都赶上你在陆上小跑了。
汾水,是唐河的支流,很多小溪小河,在此汇聚。汛期水深能达到六至八丈,这要是换了别的主力军,多数要搭建浮桥。
但周必显然没有这个麻烦,在士卒娴熟的操作之下,三千人的蛟龙军渡过汾水,仅仅用了小半个时辰,说快如游鱼不过分。
周必常言,论急行军或是长途行军的能力,蛟龙一军和陷阵一军之间还有差距。但要在其中加上几条河流,那就未必了。
他比的,是蛟龙军,一般这个时候,敌军的那些强军都很少会登场。因为几乎所有最强的兵种,全在定边,比就比最强的。
十二队小队分散,搜索敌军隐藏在各处的斥候,周必率军,利用密集水网地带的掩护,加速行军。敌军很快,失去他们的踪迹。
行军要快,要在稳定的,保持战力的基础上,做到最快,因为无数次说过,时间,作为决定战局成败的因素,无比重要。
周必在穿越豫州之后,便用上了全力,在复杂的水网之中,不断穿梭。他要争取早上两天,到达将军指示的地点。
蛟龙军全力以赴,士卒们埋头赶路,这一番行军,比之训练之中,还快了几分。而一般努力的人,总会得到一些运气。
过了汾水,接近唐河,距离目标,尚有一百八十里。此时,周必开始控制节奏和速度了,因为,战事有可能随时到来。
行军之中的休息,也是极有讲究的。南山武院之中有明确的战力,严纲将军统领的白马军,当时是所有骑军中最快的。
这个“最快”要打个引号,因为论绝对速度,三大王牌,尤其是臧空的九曲,才是最快。但他对严纲,也很服气。
区别,当然来自于战马上。早在前往中原讨伐黄巾之前,叶欢在边疆,就有稳固的马场了,定边军的战马质量,天下独步。
就是同为大汉顶尖骑军的白马义从,也难以与铁骑营相提并论。但严纲每每就能做到,在速度上,不逊于三大王牌。
张辽、张海龙、臧空、洪彪,无数铁骑营的军官士卒,对此有着无数的猜想。他们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被敌军超过。
那怕是某一项被敌军超越,在骄兵悍将眼中,也是奇耻大辱。
幽州之战后,严纲加入定边军,担任白马营统领。这个秘密才被揭开,原因就在休息的安排之上,前者总能将马力用到极致。
秘密一旦分享,就不是秘密了,得到消息,铁骑营的速度立刻提升。但严纲也丝毫不愧,补充白马营的,全是一等好马。
那一次补充,严纲就是第一,谁也不会与之相争。当整补完成之后,前者领之纵横驰骋与北疆战场,令鲜卑闻风丧胆。
骑军和步卒兵种不同,士卒的身体素质也有所差别,但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尤其是蛟龙军的两栖作战,门道更多。
休息,是其中之一,伙食,也是极大的保证。锅饼,是最普通的,现在往往会加上各种腌制的肉类,鱼类,保证热量。
且对蛟龙军而言,随时都可以就地取材,加以腌制。为什么不是新鲜的鱼肉?也不尽然,有六种鱼类,可以吃新鲜的。
内中,毒王张离禽滑,都做了不少贡献。饮食安全这个名词,由叶欢提出,迅速推广全军,以至于庖厨营,还有试吃之责。
说起来,这还是庖厨营抢来的任务,遇到战事,我们每每都在最后出战的序列,这是军令,就更要在其他方面,给同袍便利。
其后,军中又有严令,庖厨营中,主烹之人,不能用于试吃。所有的军规,都是在实战中积累经验,一步步完善的。
休息之时,你以为周必会啃锅饼,这么想就错了,他吃的是,新鲜的蒸鱼。肉质肥美,汁水多多,吃饱的同时,亦是美味。
士卒?周必都能吃上蒸鱼了,士卒们就更是如此了。有意见?有意见也没有用,将军在战时,都是这么干的。
日头已经西沉,一边吃着蒸鱼,周必在不断观察着周边的环境,再过片刻天黑,他还要观星了,确定今后几日可能得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