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八十二章 飞奔而去
诸葛不要太亮2025-02-01 09:483,147

今日天晴,微风,空气干燥,能见度优秀。

天气,能代表着什么?在周必眼中,利于蛟龙一军的整体阵型作战,在副统领眼中,蛟龙水军可以做到,正常的极限速度。

在微尘清风之士的眼里,则是传递讯息的速度与安全程度,都会大大增加。除了飞鸽传书之外,至少还有三种,不同的手段。

烟柱,是其中的一种,能见度高的情况下,他比信鸽还要快。尤其是在密营之中,装备了千里镜之后,能看的更加清楚,

两百里的距离,最快的信鸽,可能需要一个时辰不到。但用烟柱,在晴好的天气之时,却能最大可能得做到,讯息同步。

微尘的密营,在周必与许褚交战之后的半个时辰,便收到了某处方向同袍发来的讯息,蛟龙一军,已经赶到唐河一代。

与之交手的敌军,乃是许褚麾下的虎豹骑,关羽麾下的朴刀手,敌军兵力,在一万五千左右,敌军方向,大致是荆州。

良好的天气状况下,烟柱的传讯是最快的,前提是两个密营之间,互相在可视距离之内,微尘内部,这个距离是,两百六十里。

其实扩大的三百里,只要天气晴好,依旧可以看见。但情报机构,永远是严谨的,为了防止出现误差,必须要有限制。

快,是优点,但与信鸽及光源传讯相比,他能传递的内容,就要稍逊一筹了。同样的一句话,前者操作,会更费功夫。

且在安全性上,亦有缺陷,为了保证烟柱的能见度,燃料是有特殊要求的。醒目之时,有利与己方,敌军却也能看得见。

对,他们很难看的懂,烟柱之中传递的具体讯息,却至少能够,做出某些防备。因此烟柱的使用,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针对眼下唐河之处的战局,最重要的是什么?快!一个字就能概括,敌军的兵力,不足以控制太大的范围,快,就是关键。

接收到讯息之时,这处密营之中,共有八人待命。荆州战场如火如荼,相邻的区域之内,所有的密营的人数都得到了增强。

蛟龙一军,虎豹骑、朴刀手。许褚、关羽、周必。当这些消息汇聚到一处,密营之中的人员,是有能力进行战局分析的。

与之同时,军情被用各种手段,传递向下一站,传递向荆州之处作战的定边主力军。另一个要点,则是要策应同袍。

对己方主力军的数据,情报人员亦是耳熟能详,蛟龙一军,全军上下满编,会有六千之众,他们则要面对敌军万五的兵力。

更重要的是,其中还有虎将许褚、关羽,曹军的精锐虎豹骑,徐州军战力最为坚强的朴刀手。和一军相比,实力占据上风。

敌军的目的,是要走水路,赶往荆州战场,对凉州骑施加,出其不意的攻击。这些不是判断,是周必明确写在军情中的。

微尘清风之士的专业是搜集情报,传递讯息,但在大战之时,战略要地的密营之处,也总不会少了大河之人的存在。

他们的专业,除了上述之外,更为擅长的就是战场分析。其中的很多新人,更是来自南山武院,且接受过参谋的培训。

十余年时间的建设,发展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专业理念,人员的专业素质,亦在不断的提高之中。眼下,战局,才是第一要素。

密营,要服务于军中主力,那么,在有大河之人存在的条件下,收到讯息之时,他会很自然的成为,密营的首领。

向十二队前来的方向,排出两名探子,恰恰是大河在分析战局之后的决断。代号二零七,他判断出了,敌军走山道的可能。

华夏有一句古话,难的不会,会的不难。说的其实,也是专业之事,判断依据并不难,荆州水军对上蛟龙水军?

论水战,谁又会是,蛟龙的对手?哪怕敌军实力强大,但在有蛟龙军尾随的情况下,还能继续顺顺利利的走水路到荆州?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会改变战术,或者改变行军路线。拓领之处,是有山道可以直通荆州的。

平常,就会有行商从此而过,相对而言,道路不算狭窄。一般的骑军,可能还会有点难度,但对曹军虎豹骑,限制不大。

身在密营之中,且极有可能成为战时的密营之首,与军中同袍合作。大河之士,首要就要了解,周围的地形特点。

不单单是道路是否利于行军,他还要知道,哪里利于伏击,哪里利于阻碍,何处又利于用虚兵之法,不一而足。

在军事方面专业,他会更清楚,自己了解的这些数据,对一个刚到不熟悉地形作战的主将,有多重要,可以说举足轻重。

这是站在大河的视角,说的已经颇为保守了。你可亦去问周必将军,上述的那些详细数据代表着什么?至少是数千精锐。

二零七分析军情专业,在最清讯息传来之时,他就不会离开密营一步了。战局需要他坐镇与此,随时进行分析,通报各处。

前往探查军情的两名探子,则是隶属清风。他们与微尘的职责,有不少重合之处,但要论身手,可能后者更高。

侧重点不同,微尘更在意的,是种种潜伏技巧,如何才能不让敌军发现,不让他们看出任何端倪。清风,更在意行动的技巧。

行动,与敌军之间的交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拥有过硬的身手,也就成了必备的条件,当然,这个身手,是相对的。

论武艺,周必将军能抵挡甘宁将军二十招,其实已经很强了,但要和曹军虎将许褚,徐州大将关羽相比,显然差的太远。

清风的身手,平均水平会在微尘之上,却是不能与暗影相比。不过,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专长,与军中的侦察营类似。

风无相,飘逸快捷,清风是经常要承担运送军情的任务的。那么,速度方面,侦查方面,他们都必须是专业的。

这种专业,体现在什么方面?很简单,距离密营十里之时,清风首先发现了十二队士卒,紧接着,对方也露出了戒备之状。

前者能先行发现后者,最大的原因,当然还是对地形的熟悉。同样的环境,再来十次,他们也应该甚至是必须做到。

而十二队的反应,也令清风的探子心存忌惮,感觉中,对方是不可能发现自己的行迹的,但他们的行动,又明明是在戒备。

从来者的动作、速度,装束包括表现出的警觉性上,其实大致能够确定,应该是自己的同袍,但以清风的本能,却没有应该。

那种油然而生的忌惮,正是本能的体现。倘若来得是乔装打扮的敌军呢?一旦放松警惕,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至于十二队做出的反应,则完完全全来自于直觉了,接受过山地飞龙的特殊训练,与身手一同成长的,似乎还有直觉。

原本他们就是百战老兵,对危险,有着一种天然的感应。而山地飞龙的训练,让他们的感觉更为加强,准确性随之提升。

没有间隔太长的时间,前方传来一阵,很有节奏的鸟叫。队长的眉头一凝,看向身边士卒,后者到了前方拢手在口。

下一刻,一阵惟妙惟俏的鸟叫便传了出来,仔细听,与之前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像是同类,只在节奏上,有所区别。

等他的鸟叫结束,安静一段时间之后,对面又传来了另一种鸟叫,如此往复,两次之后,对面终于有人现身出来。

向十二队走来的同时,他口中高声道:“清风所属,戊字三十七,镇守骡山密营,之前接到消息,前来接应。”

情报机构与军队见面对接,自然有固定的暗号,固定也是相对的,一般按照月份,一年之中,就会有十二个变化,保证安全性。

队长颔首迎了上去:“十二队九什什长,孔亭,奉周必将军之命,追踪关羽军而来,我等先行赶来与同袍接应,传递军情。”

听见十二队三字,清风之士的眉头微微一扬,苟图昌麾下,微尘清风暗影,都是以将军的死士自居的,十二队,则是将军亲卫。

亲眼见到将军的机会并不多,见十二队,也就等同于见到将军了。蛟龙军,在他们眼中是同袍,十二队,则多了一重意义。

“孔什长,需要传递如何军情,详细说之,我等立刻便为。”微微一笑抱拳为礼,接着笑容隐去,认真的道。

早在周必率领蛟龙军与许褚作战之时,唐河的消息已经传递了出去。清风所在的密营也接到了消息,还在不断传送之中。

眼前的十二队什长,他带来的消息,显然是最新的。其中也会包括周将军对敌军的后续判断,属于极为重要的那一类。

因此,传递军情,不能有任何的延误,早一刻,都是军机。

清风了解这一点,孔亭当然不会例外,当下上前,将他离开之时,将军的军令,和其时的战场态势,用最为简洁的语言说出。

其中的重点,当然是关羽引军而来,要走山道奔赴荆州,参与曹军与长公子之间的对抗。眼下,这可不是之前的推测了。

说话间,另外一名清风之士到了面前,也不打搅孔亭之言,在他说完之后,当即转身而走,向着密营方向,飞奔而去。

继续阅读:第三千四百八十三章 鹰愁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凤舞九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