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江门辨风雨 牢狱诉衷肠(1)
玄同懒懒2018-01-19 20:012,988

  国丧吊唁期间,大都城内,门户避业七日。奉命护卫都城安防的容棠宇几日前于宫中拜唁了东璃王后,便被国后萧氏特命调配护防,一连几日皆宿夜在城外边防营内。几日外防,却心不在焉的频频出错。他身侧的副将妄自揣测其心思,以为准驸马的他因国丧担忧宫内的公主忧思成疾,便很善解人意地主动提出替防一日,好令容棠宇去趟宫中,以慰公主佳人之忧心。

  遍地落黄的秋色,如同大都城内众人哀恸一国之主溘逝的心思,久久不肯散去。马背上担忧安容之危的容棠宇驰骋着骏马入了城,满眼望去皆是横飞的白练与那紧闭的门户。习惯了繁华之闹的容棠宇,一时间竟不太习惯如此的大都城。见满城的百姓如此爱戴国主,作为臣子的他更该成全了这份忠义之心。为了不扰百姓对东璃王的悼心,容棠宇慢了骏马蹄下的千里之行,踩着枯黄的落叶,一路往将军府慢行而去。

  若在平常,容棠宇入城后,回到将军府,怕是半盏茶的工夫都不需得。然今日事宜特殊,待他到自家府门前时,已是花了半柱香的工夫。容棠宇下了马,将千里骏马的马鞍交给了下人,自己则跨着大步迈向府内。

  “容将军,还请留步。”容棠宇身后传来一道恭请之声。

  容棠宇驻了脚步,回身望去,却是个生面孔,遂客气道:“阁下是……”

  “张春”对方迎身上前:“大唐淮西王身前贴身侍卫”

  容棠宇对淮西王身侧的李劲倒是有几分印象,对自称是淮西王面前之人的张春倒是第一次见,心中难免起疑道:“阁下何以明得身份?”眼下东璃王薨逝,新王还尚未继位。若此时大唐之中有人借淮西王的身份行不轨之事,而后栽赃,怕是令安容在东璃国的处境堪忧。所以他不得不防。

  张春见容棠宇对自己的身份起疑,冷然一怔后,随之会意的笑道:“将军顾虑的极是,是在下唐突了……”张春为明身份,从怀间掏出淮西王李真的信件,交与容棠宇。这封信是淮西王李真的亲笔书信,是特意留给张春见容棠宇之用。

  容棠宇接过书信览之,信中清楚言明留下侍卫张春是为暗中保护安容在东璃国的安全。若是安容在东璃国有任何意外,张春会协助一道将安容安全带回大唐。望着书信中的内容,容棠宇不得不佩服淮西王李真的深谋远虑,也感激他会有如此安排。既然对方身份无疑,容棠宇对于先前的怠慢许了几分歉意:“抱歉,刚刚有所怠慢……”

  “将军无需介怀”张春到底是大唐王爷手下当差的,对于这种小小的误会完全不放在心上:“想必将军也明了近来郡主在东璃的处境……”

  容棠宇摆手打断了张春的话语,抬目扫视了府前的状况,面色一凝地抬手请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大人与我一道入内详谈。”

  南地的雨水蓄了数月,在六皇子璃逸晟连番操劳下,老天怕是也过意不去,竟难得的有了怜悯的心思,在六皇子璃逸晟抵达最后一个灾地吉栈时,瞬时收了收捉弄东璃的心思,停了多月的雨水。

  望着暗沉的天日,璃逸晟眉头蹙然一紧,有着几分不安地说道:“离京数月,怎近日眉头总是跳动个不停?”

  一旁的心腹侍从为其宽心道:“怕是主子连日来的奔波,太过疲累所致。”

  璃逸晟却是摇了摇头:“近日总会梦见京中的父王母妃……”总有一股子不安压在他心头:“明日一早派人往宫中送封家书”

  暗夜十分,永乐宫内,为东璃王入了殓王陵而回的国后萧氏终于沾上了座椅,还未坐热,便听太监江福来禀:“娘娘,容妃宫中的麻姑求见娘娘……”

  “一个下人见本宫作甚,不见”倦累了多日,国后萧氏失去了一国之后的仪态道。

  “那麻姑令奴才将此书信交与娘娘……”江福将书信呈了上去:“娘娘……”

  国后萧氏瞬了一眼后,而后接了过去,打开后,面色暗自一青道:“让她进来回话”

  那麻姑是大唐淮西王身边的人,在宫内数年,她却浑然不觉,真是失察的很。现今这麻姑有恃无恐地仗着大唐人的身份来自己面前,难道就不怕自己一个泄愤,杀了她不成!

  麻姑入内时,国后萧氏阴沉的目光瞬也不瞬地望着自己,却不发一言。麻姑是宫内服侍多年的老人,礼数规矩还是懂得,便跪于殿前请安道:“给王后娘娘请安”。此行若不是为了能陪在小郡主身侧,以她昔日大唐人的身份,她是断不会给陷害自己主子的人请安的。那日见主子安容因毒之事入了冤狱,麻姑第一个怀疑的人便是这后宫内拥有最大权力的国后萧氏。这也是淮西王临行前,暗自叮嘱自己需提防的人。麻姑将这数月前太子于云阁内被先王暗自罢黜之事串联在一起,便明了了国后萧氏此番作为意欲为何!

  “请王后娘娘成全”麻姑磕头在地请求道。

  “成全?”王后萧氏挑起眉颇为意外的问道:“难不成是要让本宫将你与你那入了大狱的主子关至一处?”

  “娘娘圣明”麻姑却是此意。

  “一个将死之人也值得你这般忠心不二?”国后萧氏不屑地耻笑道。

  “娘娘可别忘了我家主子大唐人的身份,我家主子可是作为两国友好之谊的见证,可不同于这后宫的普通后妃。”麻姑抬起自己大唐人该有的高高在上的目光:“先王薨逝,新王还未继位,娘娘便急着此时与大唐撕破了脸面,于东璃可未必是件好事吧。”

  “你胆敢威胁本宫?”国后萧氏面色暗冷的瞪着对方,怒意满满道:“你就不怕自己走不出这殿门吗?”

  “奴婢既然敢独身前来,当然是做来了万全的应对。”麻姑目光瞬时一紧:“若是今夜奴婢死在了王后的永乐宫内,明日一早奴婢的人便会带着奴婢的亲笔书信直达大唐……届时,怕是东璃的新王还未来得及登基,便得先来应对这外患之围了吧。”

  “你想如何?”国后萧氏强压怒火,克制着问道。

  “奴婢一来便说的很清楚,去到牢中陪在我家主子身边,直到王后娘娘将她送出东璃,让她回到大唐。”麻姑胸有成竹言道。

  “你好大的口气”国后萧氏却不为所动笑道:“你以为就凭你这几句话,就能将本宫唬住吗!”

  “娘娘错了,奴婢可没那本事。”麻姑突然睨笑了起来:“娘娘可知六皇子璃逸晟为何能那般顺当揽下清除旧党的大功吗?”

  国后萧氏目光沉了片刻,猜测的问出口道:“难不成大唐敢在我东璃暗自动手脚?”国后萧氏显然没料到大唐的狼子野心已明显的昭然若揭。若真如这奴婢所言,那安容也好,大唐也罢,将来都会是东璃的大患。

  “娘娘可要知道于我大唐而言,哪个更有利于我们扶持,我们便会与之更为亲近一些。”这些全是淮西王临行前特别交代给麻姑知晓的事情,目的就是在万急之下保住安容在东璃的安全。麻姑既然已经豁命至此,便更加不怕起来道:“那晚云阁之内,先王的罢黜,奴婢可是听得真切……”

  麻姑的话已表至此份上,以眼下不稳的内局,国后萧氏再无动于衷也是不可的了,遂顺水推舟言道:“既然你这般忠心护主,本宫不成全了你这份爱主之心,在先王面前也说不过去不是?”

  麻姑躬身谢道:“多谢娘娘成全,奴婢先行告退。”麻姑往外走出几步后,而后转身望向国后萧氏言道:“娘娘,若是奴婢和主子在狱中出了任何意外,怕是萧廷将军一家几十口人也不会有好下场。”麻姑为了护送安容安全离去,在自己出面见国后萧氏之前,将一切应对都策了一番,确保万全。

  望着那麻姑只身离去时的高昂之姿,握在国后萧氏手中的那佛珠被其攥的紧了又紧。近日为忙碌先王薨葬之事,她有许多未察觉之事都尚未来得及去细究深想,却被这小小的宫婢先了一步,将自己置于难地,着实令她震怒。那奴婢说的也没错,这新王尚未登基,根基又不稳固,若此时得罪了虎视眈眈的大唐,给那远处的六皇子璃逸晟一个可乘之机,那她这一连串的计谋便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于她而言,怎可甘心!

继续阅读:第九十三章 江门辨风雨 牢狱诉衷肠(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红尘劫之红门泪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