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二皇子即将到达燕城
瑭恩2017-02-08 14:153,275

  萧统在街市转了一圈后,准备回丰水村,却发现街上的药房里涌进了许多人,他们都在购置药材。

  萧统觉得有些奇怪,他站在药房处,听着那些人嘈杂的议论,有人说燕城里快弥漫瘟疫了。

  瘟疫?

  萧统不知次谣言从何而出,却分明看见燕城的百姓因此而慌乱不已。

  药材忽然紧缺,药房趁机提价,富人不在乎银子,但是穷人便买不起,一股恐慌在百姓中间越来越浓地弥漫开来。

  萧统不知瘟疫只说从何而出,但他看看大街上的人,除了他们脸上的慌乱,倒未曾见到几个真的有病色之人。

  随后,燕城流行瘟疫的说话很快传到了将军府。

  将军府里的人,包括赵元隆,白居仁都有些意外。

  作为太子,燕城出了瘟疫,赵元隆自然觉得责无旁贷,正好白居仁在将军府中,赵元隆得知他医术高超,也顾不得派人去传唤,便亲自往夏余音的院子里来了。

  赵元隆还未到夏余音院子,早有下人来通传,白居仁急忙出去迎驾。

  “小音儿无碍吧?”待白居仁参拜完毕,赵元隆先是询问了夏余音的情况。

  “回大皇子,音儿无碍。”白居仁简单回答。

  赵元隆点了点头,而后问道:“今日盛传燕城瘟疫横行,你可知此事?”

  这件事,白居仁也是刚刚听将军府的下人说起过,所以他点了点头。

  “依你看,为何会出瘟疫?”赵元隆不懂医,见坊间传闻甚嚣,只以为是真的了。

  “但依草民所见,城中并无流传瘟疫的迹象。”白居仁并不相信此传言。

  “此话怎讲?”赵元隆问道。

  “史上爆发过多次瘟疫,之前皆是曾有异状发生,且一旦出现瘟疫,便会大规模爆发开来,但依草民所见,燕城里平静如初,并无集体生病之况。”白居仁解释道。

  赵元隆想了想,又问:“那为何会有此语传出?”

  “本来民间素来便喜以讹传讹,此事估计也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白居仁微微笑了笑。

  赵元隆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他看了看白居仁,此人即使见了他这个皇子,依旧是面色淡然神态自若,眼见着便是不凡之人。

  “假若燕城真的有瘟疫,以你之力,可否阻止瘟疫横行?”赵元隆又问了一句。

  “若真遇上此事,草民定当尽全力。”白居仁如此答道,却并未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抑制住瘟疫。

  赵元隆笑了笑,回头对随从吩咐:“于闹市贴个告示出去,若燕城出现瘟疫症状之人,速速送往将军府,这里有药可医治。”

  随从听了,急忙下去办了。

  “若真的出了事,便要有劳郎中你了。”赵元隆语气虽轻,却等同于命令了。

  白居仁对赵元隆施了一礼,“草民责无旁贷,定当尽力。”

  赵元隆点了点头,未在多言,转身离开。

  白居仁目送赵元隆的背影远去,心里却对这无端的关于瘟疫的空穴来风的消息感到迷惑,如何会有这种流言呢?

  他又怎知,这流言正是从他白府传出来的。秋燕失踪,虽然是经过管家之手秘密埋葬,但秋燕之前病恹恹的样子,还是被白府前去送膳的婢女看在眼里,之后,秋燕忽然不见了,那婢女猜测着便是死了。

  隔了不多久,白府又不见了一个婢女。

  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事。下人之间开始窃窃私语,什么病,连他们妙手回春的白公子都救不了?莫非是瘟疫?死了一个又一个……

  话就这样从白府透了出去。

  起初也只是闲话,因为大家都安然生活,并无瘟疫迹象。岂料,这一次夏余音忽然昏迷,有人不禁道:瘟疫莫非真的来了?

  此语一出,迅速在市井传开。一些人为求安心,便去药房抓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备着,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越来越多的人冲向药房,此事不是真的也越发变得真了起来,瘟疫来了,便由此让更多人信了。

  燕城的民心有些乱了。

  **

  萧统看着满大街毫无病态的人,他们竟会相信如此低级的谣言,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却也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趁燕城民心动乱,北胡发起进攻,定会事半功倍。

  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萧统决定回丰水村修书一封,而后让自己的近身侍卫秘密传回北胡。

  然而,走到城门的时候,却见许多人围在城楼处,围着告示栏指指点点,萧统走过去,眯着眼睛往告示栏里看去,便见到应赵元隆意思拟写的告示,在百姓六神无主之时,官衙即刻出了告示,且那告示上还有赵元隆的印章,便更为使人信服,看过告示之后,许多百姓的情绪已经平静了下来。

  既然大皇子在燕城,也便等同于皇上在燕城,有天子之威镇着,如何会有瘟疫呢?

  于是,在燕城兴起了半日的抢购药材的风气戛然而止。

  流言也很快消散。

  萧统未曾想到此事解决的如此之快,之前他以为顶多官衙出份告示,安抚民心,但真相未明,这类告示只会让流言越演越烈。

  而这份告示,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让有瘟疫症状的人去将军府诊治,如此一来,便给了百姓安心丸吃,更何况,压根未曾有瘟疫症状之人。民心很快安定也就不足为奇。

  想不到这赵元隆处理问题倒也机智果断,若再心怀天下,将来指不定是个明君呢。

  之所以说指不定,是因为大康现在的皇上,从前也是明君,只不过这些年国泰民安,而皇帝渐老,倒不怎么务朝政了,终日沉迷酒色,有些不大要好了。

  此时,正是大康各种弊端渐渐显露之时,赋税渐重官员贪婪,百姓日渐怨声四起,军中饷银被一再克扣,若遇强敌,定会状如散沙……

  任萧统如何分析,此刻都是最佳时机。

  “听人说,将军府的小姐也无碍了,压根不是什么瘟疫,尽是造谣。”告示栏前,有人如此说道。

  萧统的思绪被打断,此刻在这里听到夏余音无碍的消息,他竟有种如释重负之感。

  “有那个白郎中在,将军府的小姐当然是无碍的,而且我还知道,若咱这燕城真的有了瘟疫,只要白郎中在,就不会有事。”又有人说道。

  白郎中?白居仁……萧统在心里冷哼了声,果然,是他在夏余音身旁诊治。

  “白郎中也真乃神人一个了,可惜还未曾有个一儿半女,不然这医术没个传人真是可惜了了。”人群中有人摇头叹了句。

  众人随即附和。

  萧统没心思听这帮人将白居仁捧得跟神一般,他转身出了城。只要得知夏余音无碍,他便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他还要回去,收拾地里的庄稼,以备明日之需。

  这几日,因着将军府忽然住进赵元隆等诸多随从,每日所需的菜也有所增加,明日他还需再来送菜。

  **

  彼时,二皇子赵长治已到了临近燕城几十里之处,再有两日,也便抵达了燕城。

  赵长治骑着皇上御赐的千里闪墨,虽经一路跋涉,却未曾令他有丝毫蒙尘之色,他剑眉朗目,鼻梁高挺,嘴角微微翘着,状似亲切,但那嘴角抿着的微笑又分明是冰冷的。

  此刻,越来越临近燕城,想到燕城里的夏余音,想到燕城里的赵元隆,赵长治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也只有他知道他眼里的笑意是为何。

  赵长治此次来,未带任何一个妃子,他出门时,素来不喜带个女人在身边,碍手碍脚,拖累行程。

  此次来燕城,赵长治所带之人皆是他在京城的得力之人,一水的武功高强的忠勇之士。大皇子也在燕城,兄弟二人此番要在边疆相见,也算是老天赐予他们兄弟二人特殊的缘分。

  皇子,素来都是见了面看着亲热,却是并无多少手足之情。

  赵元隆和赵长治不是一母所出,赵元隆为皇后所生,而赵长治的母亲是皇帝的宠妃。

  他们二人年纪相差不大,因赵长治打小伶俐,得了父皇不少夸赞与疼爱,甚至还一度萌生了废长立幼的念头,但因赵元隆为皇后所出,嫡亲长子,身份何等尊贵,因此遭到众臣一致反对。

  皇上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却也不得不顾虑满朝文武的意见,此事便就此搁置了下来。后来,再大臣们的坚持下,终是立了赵元隆为太子,算是尘埃落定,再无动摇。

  但因为赵长治的出众,又经历过这么一出,赵长治因此颇为赵元隆所忌讳。

  待赵长治长成少年之时,身上的锋芒所剩无几,他呈现出了淡泊悠然之态。他开始喜欢吟诗作赋,结交了许多满腹经纶的才子,终日以写诗著文为乐事。

  赵长治的王爷府中,多的是文人骚客,姿色艳丽的歌舞姬日夜纵情作乐。

  见到赵长治变成这样,赵元隆反倒放下心来,沉迷风花雪月中的人,不足为患。

  这也是夏余音为何不喜嫁给赵长治的原因之一,她跟在他后面玩乐尚可,但是若嫁给他,看着他整日作乐,身边莺莺燕燕围着,那该多闹心?

继续阅读:65是谁告的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萧郎依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