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实权
桃笺2017-10-30 22:373,329

  萧谨这句话说出来,殿内一时俱寂,诸人都没了声音。半晌,皇帝才缓缓地道:“果然是祝霄?”

  萧谨叩首道:“人已押至,陛下一看便知。”

  敢把人带到皇帝面前来,自然就不怕皇帝验看,这十有十成是真的了。皇帝冷冷地看了万通一眼,沉声道:“你在何处找到此人的?”

  萧谨略一迟疑,道:“臣昨夜前往北镇抚司探望同僚徐少青,离开之时却见有人将许多桐油干柴运入牢狱之中,不免有些疑惑……”

  胡说!胡说!万通心中疯狂地大骂。什么看见有人将桐油干柴运入牢中,根本都是子虚乌有!这着火纯是偶然之事,且是在萧谨走后才发生,他也不过是一时起心因势利导,何曾着意筹划过,又哪里来的运什么引火之物?

  只是他刚刚才在皇帝面前拿出了许多证据,证实这火是有人故意为之,这会儿若再自打嘴巴说是偶然走水,且不说自己没脸,就是皇帝也不肯相信的。

  萧谨却还在说:“后来臣离开北镇抚司,心中始终无法放心,果然半夜之时镇抚司便失火,且火势甚大——陛下,北镇抚司的牢狱皆是青石砌墙,生铁为栏,并无多少可燃之物,若有也不过是狱中铺了一层稻草,此刻天暖,连被褥也无多少,又怎会起了那般大的火呢?臣心中担忧,便悄悄去看,却见一辆运夜香的马车直往祝府后门去了。”

  京城之中自是有运夜香的马车,走街串巷,天明之前出城。但北镇抚司与祝家根本不在一条线上,运夜香的马车绝不该出了北镇抚司又绕一圈前往祝府。

  殿内鸦雀无声,梁芳心中暗叫不好,不由得又埋怨起万通来——不过是换一个祝霄,怎的就不能做得天衣无缝,偏偏又叫姓萧的抓住把柄?何况他不是说姓萧的去了宋家再未出来么?敢情派去的人都是些瞎子,姓萧的都跟到祝府去了,这些人竟丝毫未知,简直是废物!

  然而此时他也不能开口辩解,只能听着萧谨续道:“此马车在祝府停留了两个时辰,天色将明方出了祝府,往城门而去。臣跟随出城,在离城二十里处,发现车中人乃是祝霄。其人已更换商人服色,携带大量金银,并有侍女相伴。”

  皇帝笑了一声:“运夜香的马车,竟在祝府停了两个时辰……”这是有多少夜香要倒这般久?

  没人敢回答。皇帝瞥了万通一眼,淡淡向萧谨道:“接着说。”

  萧谨应声道:“臣仔细盘问,方知有人买通北镇抚司中人,私下纵火,趁乱将一名乞丐换入狱中。乞丐被活活烧死,祝霄则脱身回家。因陛下已有判决,祝霄不能再留于京城,祝家已为他办好假文牒,先往他处居住,以图日后。如今假文牒臣已收缴于此,但纵火之事,臣职司不在北镇抚司,探望同僚尚可,却不能缉拿盘问,故尚无实证。”

  皇帝又笑了一声:“你虽无实证,方才万指挥使却拿了证物来,确是有意纵火无疑。”

  万通的脸先是胀得通红,此刻又泛起白来。他这真正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皇帝必定已经认定根本就是他有意纵火,趁机换出人犯,然后再将罪名扣到萧谨头上。

  虽说这都是真的,可——可这纵火之事,真的不是他有意啊!

  “陛下,臣——”万通这会儿也只能撇清自己了,“臣实不知,竟有人敢买放人犯……是臣失职……”他一边说,一边在心里盘算,究竟可以拿哪个人出去顶罪。

  其实他真想把徐少青推出去,可是萧谨已说了自己昨夜就是去探望徐少青,他这时再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在栽赃了,更不必说皇帝。

  皇帝幼年遭变,登基之后很是励精图治过一番,只是近年来身子不好,才有些怠惰下来,将朝中之事交付臣子之手。只是皇帝不勤于政事,却不等于便可随意欺瞒,今日之事,若是深究起来,全已是明晃晃的欺君,纵然有万贵妃这个姐姐在,这罪也是逃不了的。

  于今之计,只有把这哑巴亏咽下去,认了有人纵火,只是把自己择出来,免了这个欺君之罪才好。

  “嗯——”皇帝并不看他,淡淡地道,“你的确是失职。”

  万通心里顿时松了口气。皇帝这般说,便是看在万贵妃份上不打算深究了。一个失职,在别人那里是了不得的大罪过,在他这里却算不得什么。

  “是是,臣实在是——”

  万通尚未说完,皇帝已续道:“想来你平日里太过忙碌,北镇抚司那边也难得顾及,才被人捉空做了手脚。”

  万通刚顺着答应一声,忽然觉得不对:“陛下,臣——”

  皇帝不容他再说:“既是如此,朕看便另着一人,专管这北镇抚司诸事,也为你分劳,免得再生事端。”

  万通张大了嘴巴合不拢来。皇帝这一句话,竟是将他手里北镇抚司的职权分了出去。须知锦衣卫南北两镇抚司,下各辖五个卫所,这一分,就是将他手中之权分掉了一半啊!何况北镇抚司专理诏狱,虽则南北并称,实则北镇抚司还要略胜一筹的。

  “陛下……”万通已不知说什么才好了,半天才找回舌头,“臣有失职之罪,请陛下重罚。但,但臣一心为陛下效力,恳请陛下允臣戴罪立功,臣必定尽心竭力,将两镇抚司重新整顿,再无懈怠!”

  皇帝不置可否,却看向萧谨道:“依你看,北镇抚司该由何人主理才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殿内众人谁不知道皇帝是有意提拔萧谨?万通恨得牙痒,却不敢在皇帝面前辩驳,只得悄眼去看梁芳。

  梁芳也是心中着急,忽然想到一事,连忙悄悄往东边指了一下。万通先是一怔,随即明白过来,梁芳是说萧谨如今还是太子的武师傅,并不宜掌管北镇抚司。

  当初汪直荐萧谨为东宫之师,万通不知在背后骂了多少句,如今却是要感激汪直了。这太子的武师傅若与在书房里为太子授课的那些师傅相比,其实也就是个陪练侍卫一样的角色,但既然挂了太子之师的名头,便当以此为重,若说为了锦衣卫的权势便弃了东宫,那却是万万不能的。

  万通顿时在心里想出了一篇说辞,只等萧谨毛遂自荐,便要说出来反驳他,却听萧谨躬身道:“陛下,臣心中倒有一人,行事持正,堪当此任。”

  皇帝“哦”了一声,觉得他不像是要自荐的模样,不由有些意外:“何人?”

  萧谨道:“袁彬。”

  袁彬此人,却是锦衣卫中的传奇人物。他在正统年间即为锦衣卫,土木堡之变中,英宗被俘,身边侍从逃散,袁彬却始终随于左右,于瓦剌军中极力相护。若无袁彬,英宗能否回朝,尚未可知。

  如此忠臣,英宗复位之后自然委以重任,便是今上继位,亦是加官晋爵,只因年纪长了,如今在前军都督府做个佥事,亦是养老之意。

  萧谨举出这个人来,皇帝既有些意外,又觉得也有几分妥当:“只是袁佥事年纪长了……”

  萧谨道:“袁佥事为人稳重,正因年长,处事办案皆经验丰富,正堪主理刑狱之事。至于年长——北镇抚司尚有人手可供驱遣,便是臣,为太子授课之余,亦当尽锦衣卫之责,凡有缉捕之事,自不容辞。”

  怀恩在一旁暗暗点头。虽说皇帝显然是有意提拔萧谨,但毕竟萧谨年纪尚轻,这几年自校尉连连升迁至副千户,已然是擢拔过甚了。这里头固然有他自己屡立功绩的缘故,却也至少有一半是借了汪直的势。

  如今他若真掌北镇抚司,便要再升一级,未免太过招眼,亦容易招人忌恨,反弄得自己根基不稳。且万通绝不会眼看他得势,少不得要使些绊子。若是萧谨此刻掌了北镇抚司却一时无法服众,被万通捉到空子闹出什么事来,只怕这位子不曾坐稳就要让出来了。

  自来升迁易为,罢黜难过。人自高位下来,不但要看人白眼,怕还少不了有人落井下石。倒不如先让一步,将袁彬推了上去的好。

  袁彬此人,确是性情持正,稳重宽厚。以他之资历,哪怕在北镇抚司不必亲力亲为,只挂个闲名,亦能压得住阵脚。而他与万通素来不甚对付,又是萧谨举荐,上任之后自会维护萧谨,万通也休想轻易做什么手脚。

  以萧谨之能,如今差的只是站稳脚跟。袁彬年纪已长,又能在北镇抚司呆上多久?待过得几年,他以病老乞休,萧谨自然便能提上来。到那时他根基已深,独当一面,谁又能撼动了他?

  年纪虽轻,却并不急功近利,不但能干,且耐得住性子稳扎稳打,乃是大有前途之人。若说之前,怀恩多少还因汪直之故,对萧谨有些反感,此时却是大为改观。

  皇帝也微怔了片刻,笑了起来:“此言有理。只是袁佥事年长,原该好生休养,如今却又要让他出来任事,朕心中也有些不忍。你如今年轻,又知晓北镇抚司事,当尽心竭力,勇于任事,不可令袁卿太过劳累。”

  这话听起来像是怜惜袁彬,实则一句勇于任事,却是将北镇抚司的实权给了萧谨。至于袁彬,既然不可太过劳累,自然是坐镇中央主持大局即可了。

  萧谨躬身拜倒:“臣,谨遵陛下教导。”

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四章 亲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