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一个背柴禾的,老爷爷,进了门。老婆婆指着,黄精姑娘,对老爷爷说:‘这是一个,苦命的,讨饭姑娘。她的家乡,闹旱灾,爹娘都死了,讨饭到这里,咱们就,收下她,做闺女吧!’老爷爷看着,黄精姑娘,点了点头。从此,黄精姑娘就在,老婆婆的,家里住下了。日子一长。她便把,真实的身世,告诉了,老婆婆,和老爷爷。黄精姑娘遭难,跳崖没死,全靠吃草叶、草根,活了半年多,这下可让,老婆婆和老爷爷,大吃了一惊,都说她命大,造化大。
黄精姑娘的遭遇,渐渐的,就传遍了,整座村庄,村里的,神医华佗,也知道了,这件事。当他听说,黄精姑娘仅,吃草根,就能存活,这么长久的时间,他故而慕名,前去探访。走到村子的时候,华佗看见,一位姑娘,正坐在一棵,大树脚下,吃些什么,便悄悄的,向她走去。谁知,这个姑娘,耳聪目明,发现有,陌生人,向她靠近,就起身一跳,跃上了树梢。华佗走近,那棵大树,想向姑娘,问个究竟。谁知,这个姑娘,不等华佗靠近,又纵身飞到,另一棵,树梢去了。见状,出于直觉,华佗料想,这位姑娘,应该就是,人们传说中的,黄精姑娘。她逃到,深山老林,已经很长时间,不仅能,存活下来,而且还可以,腾飞上树,一定是吃了,什么‘仙草妙药’,才这般,水灵灵,身轻如燕。
华佗决心,揭开这个谜底。于是,准备了,可口的,饭菜、水果,放在黄精姑娘,经常出行的,山路上。一天,黄精姑娘恰好路过,她闻到香味,见四下无人,禁不住,拿起饭菜、水果,吃了起来。这时,华佗从,隐蔽处,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了她。黄精姑娘吓了一跳,惊恐的,丢下饭菜、水果,就要跑。‘姑娘别怕,我是一位郎中。只是想,请问你,之前吃过,什么东西,变得如此健壮,行走如飞?’华佗和蔼地说。黄精姑娘看见华佗,长得慈眉善目,不像是坏人,便告诉他:‘我在深山,树林里,吃一种,长得像鸡,一样的草根。’‘是什么草根?’华佗忙问。‘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但它的形状,像鸡头,就叫它,黄鸡吧。’黄精姑娘带着华佗,在山林里,找到了,这一种植物。华佗将,它的根茎,采挖出来,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觉得味道,清香甘甜,吃后身子,既暖和,又舒服,精力旺盛。
于是,华佗将,这种植物,带回家中研究,发现这种,植物的根茎,性味甘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生津,之功效。可治疗,脾胃气阴两虚、身倦乏力、消渴、肺燥咳嗽、咯血、病后气血不足、身体虚弱、口干食少,等病症。是一种,既能补气,又能养阴的,滋补良药精品。给老人家服用,身子骨亦会,渐渐变得,越来越硬朗。后来,因是黄精姑娘,发现的,这种草根,大家就将它,改名为‘黄精’。而那位,黄精姑娘,也被华佗,认作干女儿,跟随华佗学医,悬壶济世。”
故事说完了,碧荷又将,一块黄精,放入口中,细嚼慢咽起来。
“碧荷,你知道的,可真多,说的故事,也很好听!不像我,只会说一些,神魔鬼怪的故事。”
高武憨憨,傻傻的,嘻嘻嘻,直乐呵,接过碧荷手中,满满的,一篮子黄精,看着稀奇,又觉得疑惑,“碧荷,你喜欢,吃黄精,我可以,天天去给你,采挖回来。只是,你自己,一个人,需要吃,这么多的,黄精补气,养阴吗?”
眼前,好端端的,一个水灵灵,标致大姑娘,他实在,瞧不出,哪里有,气阴两虚的表现。
“谁说我要,补气养阴了?”
碧荷又一把,抢回高武,手中的篮子,噘了噘,潋滟樱唇,“我吃黄精,是为了让,体态轻盈。”
“你的体态,已经非常,轻盈了。”高武上下,打量着,碧荷窈窕,婀娜的身姿,仍是一脸的,诧异莫名。
“若想在,莲叶上,翩翩起舞,身姿体态,自然是要,愈加的,轻盈如燕,飘若鸿羽。”碧荷玉指,轻掩娇唇,长睫微垂颤动,粉面含春。
“在莲叶上……跳舞?”高武睁大了眼睛,半张着嘴,傻愣愣的,继续追问,“碧荷,你也想,如同皇贵妃,娘娘一样,在莲叶上,跳舞么?”
碧荷蓦然,低下了头,红着脸,一种软惜,娇羞之情,难以形容,细语呢喃:“皇贵妃娘娘说过,莲上舞,是要跳给,心上人看的……”
“呃……”
高武愣怔了一下,旋即,脑海中,仿佛灵光闪现,他回过神思,一把握住,碧荷的胳膊,欣喜若狂地问:“碧荷,你是想将,莲叶舞,跳给我看么?”
“天灵灵,地灵灵,一天三朝,过往神。过往神,有神灵,鬼使神差,下凡尘……”
未等碧荷,开口回答,高武的问话,药草园林里,忽然闯进了,几个披头散发,满脸花彩,浑身奇装,异服的,契丹巫神,“正乙真人”。
他们的手里,挥舞着,桃木棒,上蹿下跳,摇头晃脑的,嘴里还,不停的,念念有词。
“这……这是,做什么?”
碧荷紧紧,依靠在,高武的身侧,惊惧地看着,眼前的,契丹巫神,“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何,闯进药草园林?”
几个杂役小厮,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姑娘,这些巫神,说是近几日,在大街上,驱鬼做法,治好了,京城里,不少人的,癫狂之症。现在,他们觉得,药园子里,煞气太重,要来伏魔降妖!”
“荒谬!”
听到这些话,碧荷不由的,愠恼气懑,“皇上、皇贵妃,和官府,早已三令五申,告诫大家,生病求巫,不求医,是愚昧无知,迷信的行为!为何还有人,如此执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