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要把微臣杀了,微臣也不能走,不能离开你!微臣一定要,留在你的身边,寻到解毒,雪凝白的方法,治好你的病,保住你的性命!皇后娘娘,没有人,能够取代你!”
“刘文儒,你何苦,这样执拗,这样冥顽不化?!”面对刘文儒的,痴情执念,石傲冰的,心智崩溃了。
她狠狠咬住,身上的被褥,不让自己,痛哭失声,强逼回去的,泪水却是,无法受控的,决了堤,“你知不知道?本宫宁可,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马革裹尸,报效大唐!本宫也,不情愿,像现在这般,苟延残喘,眼睁睁,看着自己,没有尊严的,一天天,苍老死去!”
个性中的,倨傲不驯,素来不容许她,石傲冰哭泣,然而,此时此刻,她哭了。
这辈子,她还不曾,如此纵情的,哭泣过,这是一种,束手无助的哭泣。
“皇后娘娘,莫要这般悲伤、这般绝望自弃!”
听着傲冰的,声泪俱下,刘文儒心碎断魂,伸手抹去,她颊上的泪水,又将那一双,枯瘦如柴的手,紧紧握在,自己的掌中,贴在心口,含泪苦苦,哀恳安抚:“皇后娘娘,请你相信微臣,微臣一定能够,寻找到,雪凝白的,解毒之法,治好你的病!即使,前方是,刀山火海,龙潭虎穴,微臣也愿意,为你拼死尝试!”
*
寻寻觅觅,求师访贤,好几日,刘文儒终于,打听到,在城外的,一座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里住着,一位长老,不仅医术高明,而且通古博今,学识非常渊博。
他常以,上古时期的,医圣扁鹊、华佗、张仲景自比,是一位,难得的医才。
打听到,这些消息,刘文儒喜出望外:也许,这位长老,知晓雪凝白的,解毒方法!
他决意,前往探访,这位医道前辈,拜师请教。
刘文儒走出了,幽州城,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没有,停下他,往前行进的脚步,更没有,动摇他,为了石傲冰,拜师求法的,执着信念。
好不容易,刘文儒爬上了山顶,找到了古庙。
然而,这一天,医道长老,恰好去,云游四方,不在庙里,道童也不知道,他大约,什么时候回来,刘文儒只能,扫兴而归。
过了几日,山上下起了,瓢泼大雨,狂风呼啸,冷得实在,令人难忍。
刘文儒不顾危险,冒着大风大雨,翻山越岭,又来到,医道长老的古庙。
只可惜,这一次,他还是,没有见到,医道长老本尊。
道童告诉刘文儒,医道长老,受朋友邀请,出去了。
刘文儒感到,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书信,托道童,转交医道长老,说明自己的来意,渴望得到,他的指点帮助,并表示,择日再来造访。
由此,又过了几日,石傲冰的病情,已不能,再继续,耽搁下去了。
为了拯救,心爱的女子,亦为了表明,自己的,一片诚意,刘文儒决定,第三次前去,拜访医道长老。
路上的行人,都纷纷,劝说刘文儒,认为他,两次上门走访,已是仁至义尽,却都未能,见到医道长老,想必此人,只是徒有虚名,故而不敢,前来相见。
“医道长老,乃是隐世圣贤。我若没有诚意,又如何,能够拜访,请教贤人?”
对于旁人的劝阻,刘文儒不以为意,只一笑置之,足下继续,不停歇的,直奔山顶的古庙。
这一次,医道长老,正在午睡。
唯恐打扰了,医道长老的休息,刘文儒顾不上,远途的疲劳,屏声敛气的,恭恭敬敬,站立在,庙门外等候。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医道长老方才,悠然醒来。
听到道童的传话,刘文儒急忙,走进庙里拜谒:“晚辈久慕,长老圣名,三次拜访,今日终能,如愿一见,实乃晚辈,平生之大幸!”
今时今日,刘文儒的,仁医仁术,在幽州内外,亦是名噪四方。
为免医道长老,有所避忌,不愿意,收他为徒,传授指导,刘文儒便,更名改姓,谦虚诚恳求教:“晚辈智术短浅,万望长老,不吝赐教。”
医道长老,精神矍铄,一头仙鹤,羽毛一般,雪白的霜发,梳理十分仔细,没有一丝凌乱,头顶新月形的光亮,颇具智者的风范。
孩童般,红润的面庞,一双棕褐色的深眸,诉说岁月的沧桑,刚毅坚定的眼神,令人不敢直视。
花白的长须,飘逸的,垂在颈前,一袭干净的,紫色粗麻布衫,衬托清瘦的身姿,好一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
刘文儒不由的,肃然起敬。
医道长老气定神闲的,端坐于,床榻上,对刘文儒的,谦逊恭敬,视若无睹,只微微,眯起眼睛,漫不经心的,上下打量,面前的,这位俊美,少年郎。
“去,把我的,鞋子拿来!”
忽而,医道长老高昂起头,手指着,床角一处,趾高气扬的,命令刘文儒。
医道长老的,傲慢无礼,让刘文儒愕然,莫名吃惊,但他还是,强忍住,心中的困惑,走上前,弯腰拾起,医道长老的鞋履,又毕恭,毕敬的,双手捧鞋,递予医道长老。
看着少年郎,手捧自己的鞋子,走上前来,医道长老的脸上,浮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不料,他却连手,都不肯,抬一下,只把脚,翘伸到,刘文儒的眼前,指了指:“给我穿上!”
刘文儒着实,又吃了一惊,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把,医道长老的鞋履,取过来了,那就替他,穿上吧,以示尊敬老者。
于是,刘文儒挺直上身,膝跪于地,小心翼翼的,为医道长老,穿好了鞋子。
这个时候,医道长老,看了看刘文儒,非但不道谢,反而仰面大笑,从床榻上,站起身,扬长离去。
医道长老怪诞,无稽的,言行举动,令刘文儒,惊讶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