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还没有资格与这个世界赌气
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 ,就是赌气。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会赌气不思进取,反着来;恋友对自己不好,我们就不理睬他,冷暴力;老板对我们不好,我们就会想着跳槽,等等。
安是一个大学生,因为高中的时候,父母逼他学习很紧,甚至动用了家暴,他心里有一个很大的阴影,幸好还是考上大学,可是在大学里,他的心理阴影还没散去,整个大学三年不断的逃课,不去参加社团,也没有谈过恋爱,他的生活只是玩电脑游戏,上上微博,贴吧,要不就是到点了去吃饭,直到大三的时候,同学出国的出国,保研的保研,他才开始慌了神。他在他们微博中写道:整个大学生活,我一直在跟父母赌气,用自己的不好来证明父母是错误的,可是到头来,才发现,我又一次受到了伤害……
相比之下,红是一个聪明的女生,红在一家公司做经理助理,老板是个中年妇女。既然做了助理,就少不了琐碎的日常杂务,扫地,倒茶,及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但是最要命的是她得忍受老板那一个中年妇女时刻变换的阴晴情绪。有时,稿子打慢了或打错别字了,老板会刻薄的说些难听的话,有时红上厕所,老板也会嫌弃她上厕所的时间长了,就这样一个难伺候的中年妇女老板,红一直隐忍着。一次红的朋友聚会,都是一帮年轻的姐妹,大家谈论的话题自然扯到工作和老板身上,当大家都听到红的老板是这样的一个人时,都异口同声的劝红换个公司,其中一个姐妹英说:“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赶紧换个老板,要是我早就炒老板鱿鱼了。”
哪知红说:“以我现在的资历和实力,到哪儿都是底层,还不如就在这家公司多多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大家都被红的话所折服,如今6年过去了,红已经被升为公司业务主干,在这个公司里,再也没有人敢像当初那样欺负她了,在这6年里,她一边忍受着老板的挑剔责骂,暗地里摸清老板的气性和学习公司的业务知识,终于蜕化成蝶,那个老板现在对红说话也是相当客气和尊重。而当初那个小姐妹英如今还是做着经理助理的工作。
我们年轻的时候,都不曾获得这个世界的通行证,谁没有受过委屈的时候,你曾想要的最好的待遇,最好的东西都归于你,可是你还未生长出独行世界的资本,又能要求世界以你为王,将最好的悉数呈上。安最后说:“我的赌气让我又一次受到了伤害。”而红最后感慨的说:“幸好,我当初没有赌气走掉。”当我们还没有资本与这个世界赌气时,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自己的事,提升自己。因为,赌气是要有资本的。
2、内心的觉醒,才是成熟的开始
今天无意中又翻看了《中国合伙人》,内心又燃起了对创业的激情。去年整个一个年,我一直都是在低迷的情况下坚守,虽然知道创业需要坚持,但内心的激情正逐步流失,这是很可怕的现象。
无可否认,《中国合伙人》是给所有创业的伙伴们一剂强心针,我们来说说成冬青,农村出来的“傻帽”,两次高考失利,然而却坚持第三次高考,这种缘于内心的执着,是他不甘于屈服命运的决心。他知道,如果第三次高考失败,他就永远在家头朝黄土背朝天了,为此,他刻苦学习,背下整个英汉词典。
在那样一种极度绝望的境地,他的努力学习,给我们一种感动,北大清华在他心中是一个遥远的梦,然而,他坚信自己一定会考进去的。现实残酷的,就像自己没有了立足之地一样,内心的渴望是唯一支撑他走下去的动力。这不正像我们这些创业者一样吗?前路漫漫遥遥无期,内心的激情,对创业成功的强烈渴望支持着创业者们熬过那一次次孤独落寞的时光。
成冬青是以新东方俞洪敏为原型的塑造的一个形象,可是我觉得现实中的俞洪敏更值得我们学习。他中庸内剑,平实无华,但骨子里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为什么现在中国这些人物例如俞洪敏,马云,都取得不小的成功,我觉得他们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他们都曾遭受过没有希望的境地,没绝望中苦苦坚持,上天当初没有给他们一点额外的照顾,但是正是这样,他们的内心觉醒了,懂得了只有自己闯出一条路子,杀出一条血路,才是自己的活路。为此,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思考,不断发展,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辉煌。
俞洪敏说:在大学四年,没谈过一次恋爱,是因为我有自卑综合症。自卑的反面是自负,而正确的人格是不卑不亢。自卑是对自己的内心不适应而贬低自己,自负是对自己不了解,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内心觉醒的人才会不卑不亢,因为他已开始走向成熟了。俞洪敏有一部书,叫《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当我在创办新东方学校,拿着白胶桶在北大贴小广告时,内心是忐忑的,害怕碰见我的学生,然而还是撞见了,他们不仅帮我贴广告,还帮我站岗,不让别人撕广告……看到这里,我竟然眼睛湿润了,一种为了理想而放下尊严,一种因为内心觉醒而丢掉了自卑。
3、你的孤独是缘于不适应特立独行
生活中,我们时常感觉孤独。孤独是一种感觉,可是却又那么讨厌的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它可以在你失落的时候出现,也可能在你难过的时候出现,甚至在你的幸福高兴后的时候突兀出现,挥之不去。
小菲是一个在武汉打拼的美丽姑娘,已经二十八的她还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因为忙于事业,而把自己的婚姻大事给耽搁了。这天放假,她早早的起床,去菜市场买了鱼和一些蔬菜,快到中午的时候,做了一大桌美味的饭菜,正当她一个人斤斤有味的品尝时,一个闺蜜电话打来了,说:小菲,在干嘛?
“我做了一桌子菜,正在吃呢”
“一个人吃饭啊,多么孤独啊,还不找个男朋友结婚,这么大的人,你的大事怎么办啊,要不我给你物色个吧……”嘟嘟……
小菲赶紧挂断电话,本来好好的一个心情,都被闺蜜的一个电话给搅合了,她联想着自己一个人在大都市的不易,受了不少苦,自己现在还是孑然一身,又想想闺蜜的话,不由的嚎啕大哭起来……
有时孤独,并不是自己的感觉 ,而是别人觉得你孤独,所以你就孤独了。我们一来都不允许别人孤独,二来拼命的宣誓:我不孤独。人是群体动物,在原始社会,人类正因为集体的力量才能抵遇猛兽,才能生存,人天生就有寻求集体保护的基因,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特立独行久了,就会孤独了,那么这时,人的报警系统就报警了:你得寻求集体的保护。
在这个崇尚自由宣扬个性的年代,每个人都在发现着自己最真实的部分,也可以这样讲,每个人都在向往内心最真实的需要道路上行进着,这个时候,特立独行就出现了。我们在为着自己的理想,而选 择自己最真实的人生,抛弃世俗的眼光和偏见,我们的特立独行必然招致一个前所未有的孤独。可是这是社会的进步,是这个社会对我们每个人的自身发展要求,我们无法做到不孤独,但绝不为了寻求自我而放弃特立独行,这是我们自身发展与这个时代脉膊相辉映的生活方式。
在我们的社会,创业的人最容易感受到孤独。所谓创业就是创造新的行业,你的每一步步骤都要仔细考虑,每一步发展都要思前考后,容不得半点马虎,而在此过程中,没有人能帮助你,只能自己孤独前行。“趁早”品牌创始人王潇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有一天,她和先生一起客厅看电视,突然,泣不成声的哭起来,先生不解,问发生了什么事?
她说:我觉得这些年,什么事都是自己一个人,特孤独。
先生问:不是还有我吗?
她说:就是一个人啊,一个人做所有的事。
……
是啊,王潇口中的一个人,大概意思是说:虽然老公也支持她创业,但创业中的所有事,决策都是她一个人在做,压力可想而知。
孤独这个词离我们越来越近,除了工作太忙,生活太累,社交网络太发达,大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社会越来越强调多元性和个性化。孤独是一个人在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阶段,只是我们太习惯“大同”,还不太适应自己,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并容忍他人的特立独行,那么我们的孤独感就会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