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碧桃,却并无多大影响,只是抿了抿嘴角的笑意,安安静静的站在杨夫人身后,一边轻手轻脚的帮杨夫人顺着脑后的秀发,一边一字一句如实的回答杨夫人的问题。
等到碧桃帮杨夫人帮头发梳好了,杨夫人的问题也问的差不多了。
“赵姑娘那儿,你多费点心,姑娘家孤身出门在外也不容易。”碧桃没有想到夫人会这么关心只是暂住在将军府的赵姑娘,想来大约是夫人心善,见不得姑娘家受委屈吧。
“是,夫人。”碧桃把杨夫人扶到黑漆铺猩猩红坐垫的玫瑰椅上坐下,接过一旁小丫头奉上的安神助眠茶放在了杨夫人的手边。
“绿萼,你带她们下去吧,碧桃留下。”
“是,夫人。”绿萼福身,带着身后的小丫鬟们出去了。
杨夫人端起手边的安神助眠茶小小的抿了一口,这才接着开口说道。
“你办事向来妥帖,我也放心。”
碧桃依然安静的垂首站在一旁,并未因为杨夫人的夸奖而沾沾自喜。因此,她也就错过了杨夫人眼中的满意。
“碧桃,你在我身边伺候的日子也不短了吧?”
“我记得,那年我怀玉儿的时候,你娘把你领进来,本想着,好好教一教,以后调到玉儿身边伺候,没想到……”想到女儿这些年受到的委屈,杨夫人就忍不住迁怒书兰。
“是碧桃没有那个福气。”碧桃云淡风轻的说着,只是在杨夫人看不见的地方,一抹失望与痛苦从她的眼中划过。
“那如果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你眼前呢?”
“夫人?”碧桃闻言震惊的抬头望向杨夫人,不敢相信自己刚刚听到的话,不过她很快就回过神来,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顺势又把头低了下去。
从碧桃四岁那年被她母亲领进将军府的那一天起,她身边的人包括她的母亲都在向她灌输着一个信念,她是小姐的人,为小姐而生的。当年小姐舍弃了她,挑了书兰在身边伺候,她心里不是不难过,可惜她只是一个丫鬟,人微言轻。后来,小姐病了,一直都是她在小姐身边照顾,那是她最快活的几年,只是小姐进宫时还是选择了带书兰。原以为这辈子,她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小姐身边,没想到如今……
“奴婢愿意,”不过是转瞬间,碧桃的心思就在心里过了一遍,她迫不及待的答应了下来,也不去管这里头的异样。
对于碧桃而言,只要能陪在小姐身边,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也一往无前。
为了表示忠心,让杨夫人放心,碧桃甚至虔诚的跪在地上以首叩地向杨夫人起誓,终身不嫁,誓死保护小姐。
就这样,碧桃自梳不嫁,成了坤宁宫的掌事姑姑,接手坤宁宫上下大小一应事务,陪了杨玉瑜一辈子。
…………
通过工人匠人们的不断赶工,终于在一个月的限期内完成了所有工程,镇远候府赶在腊月之前挑了个吉日将将军府的牌匾摘下,换成了镇远候府的牌匾,镇远候府至此正式落成,进入大众视线。
经礼部和内务府协商,皇后省亲的日子定在了腊月初一,即镇远候府宴请宾客的日子,这是杨家封侯之后第一次以镇远候府的身份出现在京城勋贵和文武百官面前,也是皇后娘娘归宁省亲的大事,因此大半个月之前杨夫人就开始吩咐杨管家以及将军府的上下管事们准备开了。
自十一月二十三起,就有内务府总管太监出来安排省亲流程,受礼、开宴、退席、休息等等的时间地点,都需要一一核实调整。
因为是本朝头一次恩典皇后省亲,没有前例可以遵循,因此礼部负责典礼的官员只好翻出历朝皇后省亲的案例,经过多方讨论妥协,这才总结出省亲方案。
又有专门负责礼仪的官员,带着底下的小官吏们,指示杨家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外面还有负责京畿治安的金吾卫和工部官员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杂人等。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这一夜,杨府上下通通不曾入睡。
除了本应该是省亲主角的杨玉瑜,她现在的身份是因病寄居在杨府的客人,为了避免加重病情,她只需要在未名居好好休息就可以了。
腊月初一,这一日,东长安街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都是京城里的达官贵人。
这可是皇后娘娘省亲的大事,京城里所有顶尖阶层的王公贵族纷纷借此机会派人前来贺喜,而那些没有资格来的也都亲自带了礼物来这里道喜,只是杨忠虎夫妻也没有空招待这些人,只让门房处的小厮暂且收下礼品并且登记下来人的身份,待日后一并回礼。
杨府内,有资格迎接圣驾的只有杨忠虎夫妻和他们的独子杨玉瑞,一早他们就按照品级穿着打扮。
从卯时初刻起,杨夫人领着几个丫鬟在镇远候府门口等候,杨忠虎则带着杨玉瑞并几个比较有长进的族人在东长安街街口等着。至于前来镇远候府贺喜的客人们,男宾有杨管家和杨氏一族的族长杨忠虎的堂伯杨萧一起接待,女客则是请了杨萧的大儿媳妇和杨夫人的娘家大嫂来帮忙。
等了两刻钟,就有宫里的太监奉旨前来,告诉杨忠虎等人,皇后省亲时辰要推迟了,因为皇上会陪着皇后一起归宁,让杨家诸人回府等候,届时会有小太监提前通知他们。
巳时初刻,外边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跑马声,有十来个小太监都喘吁吁跑来。一直守在东长安街街口的小厮会意,连忙回府通报,“来了,来了”。
杨忠虎得知后,各自按方向站好,一时间往日热闹非凡的东长安街寂静无声。
一队队仪仗队过完之后,后面方是十六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雕龙御辇,缓缓行来。紧随其后的是十二个粗使太监抬着的金黄绣凤御與,杨忠虎等人连忙退到道路一旁跪下。
早就有几个太监飞跑过来,扶起杨忠虎夫妻来。两架御辇被直接抬进大门,进入仪门往东面去,在镇远候府正院前停下,由朱公公跪请欧阳文轩二人下御辇。
来参加宴会的宾客们纷纷跪地请安,待欧阳文轩表示今日乃是镇远候府的大喜日子,与名同乐,众爱卿无需多礼。
底下的文武大臣直呼皇上仁慈,君臣双方又是一番互相谦让,这才各自入座,男女宾客由主人家各自带走。
杨府准备了不少的节目,请了京城里出名的戏班子,还有耍杂耍,演猴戏等等。
“皇后”则陪着杨夫人和在座的夫人小姐们对京城如今时兴的华服首饰妆容打扮进行一番点评,接着她就适当的稍稍露出疲惫感,杨夫人配合的提出带她去休息,一旁的夫人小姐们纷纷附和。
当由书兰假扮的皇后在杨夫人的陪同下,往桃花坞去了的同时,杨玉瑜也以身体不适想要休息把碧桃打发出去,循着上次去桃花坞的暗道已经提前进入桃花坞的里间等着了。
等书兰到桃花坞的时候,主仆重逢,喜极而泣,(主要是书兰见到她们家小姐太高兴了),杨玉瑜又耐心安慰了书兰一番。杨玉瑜这才拉着书兰到一旁的紫檀描金山水罗汉榻上坐下,本着知己知彼精神,杨玉瑜向书兰询问了她不在宫里的这段时间里发生的诸多大小事情。
听到书兰描述淑妃等人天天往御书房里送补药汤水糕点,甚至私底下的宫女太监还有后宫嫔妃们都在暗暗流传着欧阳文轩不能人道的消息时,杨玉瑜很无良的哈哈大笑开了。
她不知道的是正是这则流言救了她和书兰,苏贵妃本来都已经安排好了,打算在宫里散播皇后娘娘在外漂流多日,可能不洁的谣言。不过由于欧阳文轩的及时出手,苏贵妃这才收手,命令手底下的人按兵不动。
等到杨玉瑜二人互诉衷肠完毕,她们才开始换装,至于假书兰早就被绿萼以请教针线为由带走了。
“书兰,”杨玉瑜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把事情告诉她,“以后你就是赵姑娘了,娘亲会为你……”
“什么赵姑娘,小姐你在说什么呀?”书兰疑惑不解的打断了杨玉瑜,甚至有些慌张,“我们等会儿不是要一起回宫的吗?”
看着书兰脸上的慌乱,杨玉瑜觉得如果自己否定了她,她可能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了。
尽管如此,杨玉瑜还是硬着头皮残忍的拒绝了书兰,心里则不住的埋怨欧阳文轩居然让她来做这个坏人,“书兰,你不能和我一起回宫了,你要留下来假扮赵姑娘来掩人耳目。”
“书兰,你放心,娘亲会为你找门好亲事的,我也会帮你的,到时候我再帮你准备一份丰盛的嫁妆。”杨玉瑜艰难的把剩下的话说完。
“不要,我不要嫁人,我也不要什么嫁妆,我只是留在小姐你身边,”书兰很激动,她起身跪在杨玉瑜的脚边,“小姐你不要赶我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