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昨晚在暗房里可不是这么说的,莫非公公只有在暗房才能说实话?”杨玉瑜眼睛扫过林徵婳和许修仪,轻笑一声。
“是,是淑妃娘娘宫里的晴雅前日来找奴才的……”富贵被杨玉瑜口中的暗房吓得反射性的瑟缩了一下,头深深的低下,犹犹豫豫的把晴雅找他的事说了出来。
“简直荒谬,难道公公的意思是本宫派人威胁你换了皇后娘娘的步撵,让皇后娘娘在御花园里出事。”淑妃冷笑一声,眼睛瞥向一旁的林徵婳,声音透着一股冰冷,“公公可要想清楚,到底是谁威胁的你。”
“不知淑妃娘娘宫里的晴雅前日是否去找了富贵公公?”许修仪抚唇一笑,白皙纤长的手上新染的丹蔻鲜红如血,十分刺目。
明明是热情如火的暖色,却让人从心底堆起一层一层的寒冰。
“回禀皇后娘娘,奴婢前日确实去找过富贵公公,不过绝非是富贵公公所说的那样换坏的步撵害皇后娘娘,请皇上,娘娘明察!”晴雅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富贵,本宫听闻你有一幼弟,不知他现在可好?”淑妃阴测测的声音传来,让富贵心狠狠一跳。
“淑妃娘娘,你这是何意,威胁富贵公公?”许修仪挑眉,她走到富贵的身旁,挑起富贵的下巴,温声道,“富贵公公,你别担心,皇上还在这呢,淑妃娘娘虽然是皇后娘娘的族妹,但是皇后娘娘向来都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她是绝对不会包庇心思歹毒的人,你有什么话就跟陛下直说罢。”
“皇后娘娘,您说,臣妾说的对吗?”许修仪回首对着杨玉瑜笑的娇俏可人。
放开富贵的下巴,许修仪的宽袖中的一串珠子一闪而逝,让注意到这一点的富贵瞳孔微缩,他悄悄握紧双手,看了眼一旁不停磕头的晴雅,冲着主位上的欧阳文轩说道,“启禀皇上,确实是晴雅以娘娘之命威胁奴才换撵的。”
“皇上,您怎么看。”杨玉瑜懒得再看这出闹剧,许修仪莫非以为所有人都瞎了不成,后宫又不是法庭,只要没证据就能逍遥法外。
“沈良媛赐死,淑妃御下不严,罚俸半年,都散了罢。”
“臣妾告退。”许修仪趾高气昂的看了眼杨玉瑜,眼中的得意不加掩饰。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杨玉瑜好整以暇的看着欧阳文轩,她不信他不知道谁才是策划这整件事的主谋。
“林家和许家还有用,”欧阳文轩看向杨玉瑜,为了安抚住这位小祖宗,“只要不死,随你怎么折腾。”
“……那就多谢皇上了。”杨玉瑜满意一笑,要是他说让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说不定她会半夜忍不住爬起来把他掐死。
…………
御膳房。
大厨们看着从坤宁宫撤下来的饭菜,都露出了焦虑之色。
自从皇后娘娘用了御膳房呈上去的豆花觉得好之后,皇后娘娘大部分的膳食就都是从御膳房呈过去的。
“今日的汤,又没怎么动?”
“那可不是,娘娘吃啥吐啥,据说皇上为了娘娘,愁得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幸好陛下向来明察秋毫是一代难得的明君,不然他们这些厨子早就人头落地,去地下见祖宗了。他们这些大厨,都是全国各地有名的高手,煎炸炒煮烹样样精通,唯独在娘娘怀孕这事情上给难住了。
前几日有个厨子做了盘点心,娘娘用了半盘,喜得陛下赏赐了几十两银子。哪知道到了第二日,娘娘又不喜欢了。为了能让娘娘多用些东西,不仅陛下绞尽了脑汁,就连他们这些厨子,也恨不得跪在娘娘面前问,您老究竟想吃什么?
再说了,能被招进御膳房的谁手里没有点绝活啊,现在有机会在皇后娘娘跟前表现,哪一个不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往里钻。要是有幸能得到皇后娘娘的青睐,那升官发财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自从御膳房里负责做豆腐的小路子因为给皇后娘娘呈了一罐豆腐脑和一壶豆浆得到了皇后娘娘的赏赐,御膳房的大师傅们开始挖空了心思想要在皇后娘娘面前表现一番。
倘若要是有幸能得到皇后娘娘的青睐,那升官发财也不是什么难事了。看看如今的小路子就知道,自从搭上了坤宁宫的线之后,又有谁敢再像之前那样对他呼来唤去,现如今御膳房里的小太监们哪个不得喊他一声路哥哥,便是那些已经混成了老狐狸的老太监们对他也是关爱有加。
所以大家伙都在卯足了劲想要讨得皇后娘娘的欢心。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皇后娘娘虽然有些挑嘴,已经有好些位大厨失败了,但是皇后娘娘并非是爱吃难得的龙肝凤胆,或者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一道菜非要有十七八道工序才肯下嘴。
要知道那些个失败的大厨们呈上去的菜,大部分不是一道菜要耗费了一大堆的原料,然后只取食材最精华的部分制成,不然就是那种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的精致菜肴。
相反,经过数十次的试探,御膳房发现,皇后娘娘她更喜欢吃食物的原味,这在皇宫里的御膳房中反而是最难得的。像是上一回,杨大厨做了一道开水白菜,先不提他所用的汤底单单老母鸡就用了好几只,就是那些珍贵的山珍野味也用了不少,就为了去配那几根素菜,结果皇后娘娘连瞧都瞧一眼,就让宫女们端下去了。
这让御膳房的总管太监们奇怪的是,皇后娘娘明明从出生起就没尝过平民百姓家的饭,怎么口味竟然会跟那些刚刚从民间选进宫廷的吃了十来年普通饭的宫女太监们相似?
估计想破了脑袋,这些总管太监们也想不到现在的皇后娘娘在二十一世纪已经吃了二十几年的普通饭。
不过,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皇后娘娘的这种习惯在后宫里倒是有了个简朴的好名声。
当然了,这些大部分都是宫女太监们私底下传的。
而对于后宫的嫔妃们来说,她们觉得这不过是皇后娘娘谄媚奉承皇上的方式而已,不屑一顾的同时,内心深处也不乏一些羡慕嫉妒恨,毕竟人都进了后宫,谁不想有个好名声,又有谁不想得到皇上的关注和宠爱。可是自从皇后娘娘回宫以来,皇上的心里眼里只有皇后娘娘一个人,就跟看不见她们一样,哪怕皇后娘娘身体不适,无法伺候皇上了,皇上也不会来她们的宫殿里。
可是再简单的菜呈上去也禁不住皇后娘娘吃啥吐啥啊。
这天午后,杨玉瑜突然心血来潮的说,想要吃面条,可苦了御膳房的大厨们,又要费不少的心思了。
御膳房的大厨们觉得其实费心思也不算什么事,要是主子们不要你费心思那才可怕,最怕的就是主子不肯用你了。不过,到了皇后娘娘这又不太一样了,皇后娘娘如今正是特殊时期,要是做的好,那当然是皆大欢喜,要是做的不好,脑袋搬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御膳房的总管刘太监听说是紫鹃来了说皇后娘娘想要吃面条,就把听传话的小太监叫过来,让他把紫鹃的话学一遍。
小太监道,“说是怕天热,汤面会糊,不筋道就不好吃了,让下好后先用冷水过一遍。还说不必准备卤,只要几样配菜就行。”
“哦,凉拌面啊。”刘太监心中倒是开始叫起了苦,越简单的饭越不好做啊,皇后娘娘这嘴怎么就越发刁钻起来了呀,“都要了什么些啊?说说吧。”
小太监就开始数着手指道,“紫鹃姐姐说了,这头一样是咱们御膳房现有的咸菜、酱菜、酸菜,能切丁的切丁,能切丝的切丝,每一种都要。再有就是现下时鲜的青菜,能生吃的就洗净切丝装盘,不能生吃的要用开水烫过后沥干水,只用细盐、酱油调味。哦,对了,紫鹃姐姐还说了,最要紧是绿菜不能发黄、发蔫。”
刘太监明白了,十分干脆的道,“行了,知道了,去把你孙爷爷和苏爷爷都叫过来,让他们一个去揉面做面条去,多做几种,粗的、细的,豆面的、高梁面的、细白面的,都要做。再让你苏爷爷去调几种料汁出来,讲明是吃面用的,甜的、咸的、油的、辣的都来点儿。还有西厢那边的,让他们该切咸菜的切咸菜去,该洗菜的洗菜去!”
小太监闻言麻利的去了。
御膳房顿时就热闹起来了,才酉时刚刚出头的时候,太阳都还没有下山呢。
很快,不到酉时正的时候,所有材料就已经都准备齐全了,面条准备了八种,各种调料用的酱汁准备了有十几碗,至于余下的配料竟然有四十多份。
刘太监来来回回再三检查好几遍之后,不但叫几个人专门给送到坤宁宫去,还叫了一个看着十分机灵的小太监跟着过去侍候,就是紫鹃来点膳时,负责传话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