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那年风起2016-08-17 14:494,210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建安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三。城门大开,功勋归朝,君民同庆。

  叶明除却带回凯旋的之音,还献上西夏城池。建安与西夏不和,昔年战乱不休,民生疾苦。十四年了,建安君臣百姓终于又扬眉吐气了一回,皆载歌载舞,喜迎接军师。

  蘅香别院,悠扬四溢

  泠泠的细流源源不断的向湖中灌入,静如镜面的水镜开始泛起了淡淡涟漪。层层涟漪之中有一女子独上高楼,洞观苍茫。

  “小姐,管嬷嬷吵着说一定要见你,发了疯似得拉都拉不住,你看是不是……”书香拨开珠帘,走了进来向沈蘅道。

  终于忍不住了?沈蘅的手指轻轻的在窗户上细细敲打道:“已经三天了,不但是我们等不及,想必他们也是迫不及待了。既然都想守得云开见月明,那我们也不玩那云深不知处,单刀直入好了。也免得夜长梦多!”说完转身看着书香道:“带我去见她!”

  沈蘅整了整衣冠,自觉大方无遗之后便从桌面之上拿起了一本厚厚的书出了房间。

  柴房之内,漆黑如墨,一盏昏灯送来破晓的光明。只见一个年过半百的婆子被五花大绑的丢在一旁。

  “管芹,建安三十五年十二月入府为仆,建安四十年正月升任一等管事,至今足有二十三个年头。你本为我府中老人,受众人拥戴,但是你太令我失望了!”沈蘅将手中的书本丢到管嬷嬷面前,语气愤怒的看不出一丝牵强道。

  门外的几个家仆刚将管嬷嬷身上的绳子松开,管嬷嬷便疯狂的要扑上来,几个小厮心急手快,当下便将管嬷嬷按下。

  “老奴冤枉!小姐开恩!老奴……”管嬷嬷借机扯下堵着自己嘴巴的东西对沈蘅哭喊道。不等他说完不知身后谁在她的小腿上踢了一脚,当下便无力的跪倒在地。

  沈蘅依旧是一脸野火燎原的样子看着她,心中道是对管嬷嬷如今的表现很满意。果然不逼她一把,永远都不知道什么叫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你是说我冤枉你?”沈蘅示意几个小厮推后,走近一步亲手将那本被她丢在地上的厚本捡到管嬷嬷面前,咬牙带齿道:“建安四十二年四月,你借府中管事之职谋取私利,强行将自己儿媳安入府中;同年七月,你连同府中四名女仆私开府库,偷得玉器倒金换银此十二年间,你共犯七次,倒卖玉器十三件,铜器八件,珠宝首饰三套,总值白银三千一百二十一两”

  “建安四十四年中秋,你和几名府中嬷嬷共饮酒,醉酒之后满嘴胡言,大嚼我母亲张氏往日是非;还有府中曾连续有三名丫鬟无缘无故失踪,而这三人都曾与你有交集,有所是非争执。而且后又在你的住处的树下挖出了三居女性死者的尸骸。经查证,正是那三人无疑!可是后来这件事却被无缘无故的打压了下去,直到如今还是一片风平浪静!”

  沈蘅只是草草的将手中的册子翻阅了一番,今早那赵管事送这个东西来的时候她还觉得意外。看来昨夜琴香那一台苦肉计用的还挺有效果。如今的赵管事怕是真的认为沈蘅会站在他这一次边,迫不及待的送来这个催命符,只不过催的是谁的命还是由沈蘅决断。

  沈蘅也觉得这个赵管事也算个人物,为了取得他的信任她可是废了好一番心思的去讨好,只不过他还是太冲动了些。若是没有眼前的这个东西,她还真得在苦费一番心思才能完善布局,所以来的好,不如来的巧。

  看着管嬷嬷的脸色越来越白,脸上的青筋也越来越明显,完全就是一副不到黄河心已死的模样。

  “身为沈府家仆,竟枉顾主子对你的信任。中饱私囊、监守自盗、造谣家主、草菅人命,这罪你是认还是不认?”

  管嬷嬷捡起地上的本子,一页一页的翻看,没翻动一叶她的神情都会越发狰狞。上面所写关于她的罪行大大小小足有一页,连与下人之间的口角争斗也是毫无遗漏,字字诛心,铁证如山。看的她目瞪口呆。

  “老奴斗胆,敢问小姐这本册子是何人所著?”

  沈蘅听她问起,心中觉得越发高兴,但依旧嘴不饶人道:“放肆!本小姐问你问题,你只需回答是与不是,你问册子何人所作,是不是想趁机报复?不过你没有机会了,因为你必死无疑,而且我也不怕告诉你,这本子就是赵管事给我的,原本赵管事还想给你改过自新和重新做人的机会,只不过我可不像赵管事那般宽宏大量放纵你!”

  “赵郊?果然是这个老狐狸!”管嬷嬷冷冷的笑道。多年来他和赵管事之间的斗争都是平分秋色,如今他只不过是多了沈蘅这把刀而已,而仅仅就是这么一把刀,足足可以将自己置身万劫不复之地。

  “看来我们没什么好说的了!来人!将管嬷嬷和罪证送官府整办!”

  说完沈蘅头也不回的向门外走去。

  “小姐留步!请再听老奴一言!”沈蘅前脚迈出门槛,后面的管嬷嬷又叫唤了起来,然而沈蘅不作搭理,继续向门外走去。

  “小姐!相信我!赵郊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小人!你不要被他利用,不然你会后悔的!”

  “小人?心狠手辣?”沈蘅突然应声,转身走了回去,神情很是不满的为赵管事不平道:“何为小人,何为心狠手辣。今日你这般口不择言,如若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不介意在给你添一个污蔑的罪名!”

  见沈蘅回头,管嬷嬷紧张的神情也渐渐变得平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赵郊,几十年前你都斗不赢我,如今也一样。

  管嬷嬷:“小姐,我做的孽我认,但我不服!我不服小姐的偏私,更不服小姐姑息养奸。如今小姐听信赵郊谗言被蒙在鼓里,我也于心不忍。而且在府中,绝对没人有比我更了解赵郊为人,他就是个心狠手辣,贪得无厌,好色贪杯的卑鄙小人!”

  沈蘅:“管嬷嬷,说话做事要讲究真凭实据。我是看在你在我府中还有些分量才不愿将事情捅大,若是如此我也不介意让你所做过的勾当公之于众,让你尝尝遗臭万年的滋味。”

  “老奴所言,字字肺腑!老奴房内的那张竹塌之下有一叠用来张垫的宣纸和收藏在老奴手中的账册。上面是我搜集用来威胁赵郊不敢对我轻举妄动的资本。上面有他欺辱压沈府名下庄子的下人的证供和走私公账,挪用公款的罪证。”突然管嬷嬷对着屋顶漏出了一个诡异的笑:“赵郊留了一手,我也留了一手,我今日的种种都在他预料之中,但不在他意料的是小姐今日还肯听老奴一句劝。”

  听完管嬷嬷的一番交代,沈蘅觉得大功告成。这就是典型的“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当他再从管嬷嬷手中拿到那些东西的时候,她又觉得感慨万千。这样的东西她查到猴年马月也不一定能拿到手,果然了解敌人的还是敌人的敌人。三日整风,是时候结束了!

  沈蘅看着手中的东西又觉得太容易了些,便道:“东西确定真实无假?”

  书香应声道:“铁证如山,确定无疑!只不过这中间出了点小插曲,就是有人先行一步闯进了管嬷嬷的住处,幸好被琴香和画香及时给截住,所以有惊无险!”

  “想不到竟然还有人比我们先行一步,看来府中之人还当真另类。管嬷嬷招供还不到一刻钟那边便得了消息,看来这次整风运动还正是乘风破浪啊!”

  沈府正院

  家仆如云,纷纷列队。有的人神情涣散,一蹶不振;有的人神情肃然,精神饱满;而有的人神色慌张,心怀鬼胎。沈蘅正坐在上方,居高临下的望着众人道:“我姓沈,是如今沈府的主人”

  声音清灵,不含感情,有的只是一个作为主人的威严。赵管事恭敬的现在下方看着这朵令人趋之若鹜的出水芙蓉,心中的那点小算盘瞬间被打个个稀巴烂。原以为沈蘅会直截了当的处置了管嬷嬷,倒不曾想她又给众人上了整风这一出。这还是三四前那个不懂人情世故,只晓梳妆打扮,吃喝行乐的,贪睡晚起的无知女子吗?在看那个昨夜的挨了八十大板的女子又安然无恙的站在他眼前,只感觉形势不妙,图谋失算了。

  沈蘅扫了扫众人开始变得肃敬的的神情道:“十多年来的人,十多年来的事,今日都会一一清算,有功加冕,有过当惩!一会书香的话便是我的话,你们不需要在我面前好冤,这个没用,我办事凭的是真凭实据!就由我来开个头。”

  赵管事看到沈蘅将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只觉得一阵寒战。今日他的确失算了,这个二小姐的确不好拿捏,如今他才是砧板上的肉

  “敢问赵管事,监守自盗,搬弄是非,嚼弄舌根,仗势欺人,压榨奴仆,草菅人命按府归如何处置?”

  赵管事一听大喜,搬弄是非、嚼弄舌根这些都是他像沈蘅列举的管嬷嬷的罪状,想来如今是要给管嬷嬷顶罪了。忙道:“监守自盗当以一罚十,归还公物,再断双手;搬弄是非,乱嚼舌根子当拔舌;仗势欺人,压榨奴仆当由主子自行发落;草菅人命当交由官府处置。”说完赵管事只觉的浑身一阵酸爽,发誓回去要痛饮三杯,不醉不归。

  沈蘅听完赵管事的回答,嗤鼻一笑,看向三香:“赵管事说的可否记清了,还不照着办?”

  正当赵管事准备引吭高歌的时候,三香向他扑了过来,狠狠的将他拿捏,他正想骂娘就听沈蘅将一堆宣纸丢和一本账簿丢在他面前,赵管事顿时蒙圈脑子一片空白。

  “赵郊,建安四十年倒卖府中玉如意一对,价值千两;建安四十一年,仗着沈府管家之势,压榨庄中农仆,逼良为娼,欺辱妇女,草菅人命罪行累累,令人发指;建安四十五年起,不满现状,私自接着府中人脉倒卖私盐,做假账,吞噬府中库银。”

  顿了一口气沈蘅道:“昨日因与管嬷嬷起口角之争,怀恨在心,又在我面前搬弄是非。是可谓监守自盗,搬弄是非,贪赃枉法,无所不及。砍足拔舌就不必了,也不和你要以一罚十,你把府中的缺补上就行了,听说你上月才纳了一房美妾,应该不缺银两吧,我粗略估计了一番,大概也就二十五万两左右,我给你一天时间,管事是砸锅卖铁,谴妻散子,少一分都不行,而且这个官我还送定了!”

  沈蘅毫无吝色的一口气说完,完全不给人争辩的机会,此时只听赵管事道:“小姐,你不能这么做,我可是皇上……”

  “不管你是哪里来的,在我这里也就只是个奴才,今日我得了陛下赏识,我倒不介意向陛下从下讨要一个。”

  听到陛下赏识四个字的时候,赵管事焉了,他就算是皇帝赏的,但也终究是个奴才,主子完全有权决定你的去留,而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管事生涯也该结束了,等着他的或许是牢狱,或许是砍刀。

  “你们可以认为我这是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因为我的确也就是这个意思!我得做事原则,要么是不错,要么就是大错!”沈蘅对着众人说完这些也就潇洒的转身而去,完全不理会后面哭天喊地的赵管事和神情同步的众人。

  众仆人对这个刚回来的二小姐有了新的认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是一朵奇花,一种长在沙漠之上的带刺植物。不以人言乱耳,性子冷硬如刀。

  书香将最后的通牒颁发了下来,赵郊没收家产送官公办,除却安慰受害者之外,随之亲信也大量发卖。但出于意料的是管嬷嬷只是被送到了偏僻的庄子里荣养,并不曾对她挥刀相向。十方之家,半去半留。

  三天两夜,整风落幕

继续阅读:第40章 好事成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烽火王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